石成芳
中圖分類號:G6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6-0094-02
近幾年相繼參加北師大和陜西師大的培訓中均有相關專家涉及到讓教師消除倦怠快樂工作的議題,對我觸動很大,讓我深思,受益匪淺,下面就“讓老師們帶著快樂來工作”的觀點和所悟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感悟專家理念,建立職業尊嚴,形成思想引領
北京師范大學朱旭東教授說:“現在幼兒教師職業認同度不一定高,但做為一名幼兒老師應提高專業認同感,在自己的工作領域中要充分體會到每一個專業行動和行為都具有意義。”北京師范大學教授錢志亮說過:家長和國家的信任強化了教師的責任:學生家長沒有把自家的存折交給教師,而是把比存折更重要的孩子交給了教師——托付的不僅是孩子的一生,也是兩口子晚年的生活質量乃至家庭、家族的希望!教育的邏輯其實很簡單:教育=愛+責任。因為沒有了愛的教育=折磨一群學生+折磨自己;不負責任的教育=毀掉民族前程+毀掉子孫!這些來自社會及家長的滿滿的信任和黨和國家交給的這份重大的責任,我們沒有理由說幼兒教育職業沒有尊嚴,我們必須盡好老師這份沉甸甸的責任,實現成功需要、成就需要以及在工作中發揮自己全部潛能的需要,完成為每個孩子的后繼學習和終身發展奠定良好素質基礎的目標,從而贏得家長社會的尊重,從實現教師責任和使命中獲得幸福和快樂。
二、創設溫馨環境,建立公平制度,施行以人為本管理
做為管理者要千方百計的為老師們創造一個十分溫馨的幼兒園內外環境。給老師們一個遐想的空間和時間,讓其放松、愜意。“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建立以事取向的管理風格,在一種嚴格的紀律規則的約束中,滲透家庭般的溫暖,學會走心路用愛多溝通,保護自尊心,讓面子留足。適時搭建一個讓老師瘋狂發泄和展示自我的平臺,讓其徹底放松,以空杯心態,將不快樂和干擾放在一邊,百分之百投入當下,享受現時獲得的快樂和幸福感。
三、打造個性愿景,搭建追夢舞臺,引領教師夢想成真
幼兒園的愿景是幼兒老師成長的動力。教育理念是幼兒園的魂,是目標方向和愿景。很經典的《打獵的故事》《毛驢的故事》《三個建筑工的故事》描述的是沒有目標的幼兒園好似打獵的老大、老二;沒有愿景的幼兒園就如繞著磨盤轉了十年的毛驢;沒有夢想的幼兒園就像建筑工地的第一個建筑工。因此,必須注重走以人為本的內涵發展之路,引領教師明確本幼兒園的神圣使命及5-10年的發展愿景,強化滲透到血液里去,懂得這個發展愿景與個人成長的密切聯系,讓每個人充滿希望和自信,自覺自愿設計和規劃個人5-10年與己與園發展互生互長的愿景或成長目標。有目標工作就有了方向,有出發點和落腳點,讓老師們明確“我知道,我該干什么”,再適時提供給老師一個放飛夢想的舞臺,讓老師們認識自我、戰勝自我、超越自我。駝負千斤,蟻背一粒。一個人只要竭其所能,盡可能最大限度的實現自己力所能及的目標,那么他就是對自己負責,就會煥發出極大的創造性,最終走向成功。這種對教育事業的不斷追求中獲得地成長與進步,能給人帶來巨大的滿足和充實感。這便是工作給予的內在回報,是讓自己在不斷完善和成長中得到的價值需求的滿滿的自信與快樂。
四、善用激勵,點燃激情,盡享專業成長的愉悅
美國哈佛大學管理學教授詹姆斯認為如果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發揮不過20%—30%,如果施加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可以發揮到80%—90%,甚至更高。園長要適時通過內部激勵、外部學習激勵,成果分享展示、學歷進修、面對面欣賞激勵、信函鼓勵等讓老師感覺自己的成功與價值的體現。優質的激勵機制,可喚起教師自信與激情,能最大限度地揮灑激情,用飛揚激情發掘工作中的快樂,實現專業成長,按自己的規劃目標點燃夢想,化作團隊的力量,與幼兒園的夢想一起飛翔。
五、心懷感恩,敬業奉獻,體驗價值收獲的快樂
作為單位的一員,只有心懷感恩,才能快樂工作。首先,對工作應懷有一顆感恩之心,因為崗位為我們展示了廣闊的學習與發展空間,工作為我們提供了挖掘潛力和實踐才華的平臺,工作讓我們學到知識,開闊了視野,結交了朋友,豐富人生閱歷,讓我們體會到持久芬芳的快樂。其次,感恩于各級領導的重視和支持,有效建立信心和自尊,確立自我歸屬感;感恩于同事的理解和幫助,獲得真摯的友情,確立自我認同感。感恩于家長的信任和尊重,體驗到工作的價值,確立做教師幸福感,感恩于孩子的不斷發展與成長,心中裝滿幸福與快樂,確立當教師的自豪感。我們雖然喊不出:“給我一個支點,可以撬起整個地球”的豪言壯語,但在工作過程中收獲的對教育方式方法的理解和感悟,教學中出現的新發現、新突破,孩子每一點進步的小感動,這些價值的體現都會讓自己的內心充滿愉悅,享受到工作的樂趣,提升了心情快樂指數。
快樂是一種感悟,快樂是一種心態,快樂是創造的結晶,快樂是奉獻的收獲。愿我們的老師們都能帶著快樂來工作,在工作中體會到快樂與幸福!并且將我們的快樂與幸福傳遞給可愛的孩子們,讓他們個個擁有健康、快樂、幸福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