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瑩 鄧濤
摘 要 本文對基于“輸出驅動假設”的警務英語課堂教學策略進行了探討,將傳統的側重輸入的警務英語教學轉變為輸入與輸出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探討符合教學規律并注重提升學生語言能力與專業能力的教學策略,以期培養出適應當今國際發展趨勢的高素質警務人員。
關鍵詞 輸出驅動假設 可理解性輸出 警務英語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6.06.045
Abstract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output driven hypothesis" Policing English teaching strategies were discussed, the traditional focus on the input of Police English teaching into the input and output of the combination of teaching. To conform to the rules of teaching and improve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teaching strategies, in order to cultivate qualified police officers in line with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Key words Output Driven Hypothesis; comprehensible output; police English teaching
隨著高科技尤其是通信技術的發展,一方面,人們的生活質量和效率得到快速提高;另一方面,經濟犯罪、走私等有組織的犯罪也隨之與日俱增。中國經濟日益發展,我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也越發密切,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來到中國,必然會引起涉外警務案件的增多和處理難度的加大,這對我國的警務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形勢下,開設警務英語課程,幫助學生掌握警務英語的使用在警察院校的英語教學中顯得至關重要。
1 警務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由于警務英語在涉外公安實戰工作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警務英語教學的重要性。大部分公安院校都開設了警務英語課程,以江西警察學院為例,第一、二、三學期開設的是大學英語課程,第四學期則開設了警務英語課程。在經過三個學期的大學英語學習后,學生們的閱讀能力,英語聽力與口語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基本的英語能力培養無法滿足畢業之后涉及的涉外警務的工作需求。因此,在大學英語課程之后開設警務英語課必不可少。目前,在警務英語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著以下問題:
(1)學生對警務英語課程設置的認識不明確,目標不清晰。警務英語課程的開設不僅涉及到英語語言方面的學習,還涉及到警務專業知識方面的學習,學生往往掌握不了本課程的重心,在學習過程中,可能將英語語言的學習僅僅當做工具,對所涉及的警務知識進行生搬硬套的翻譯與理解,很難將兩者合而為一。
(2)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按照以往陳舊的經驗認識,學生們會萌發出在國內進行警務工作中英語無用的錯誤想法。并且由于公安院校的特殊性,學生們花費較多時間在體能訓練及各類專業科目上,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僅以通過考試作為主要目的,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消極懈怠的情緒時有發生,學生普遍缺乏學習英語的主動性。
(3)教學方法單調,無法激勵學生學習的興趣。警務英語的學習本應以英語作為工具,加強學生在涉外警務中的實踐能力,課堂教學中本該側重于實踐課程。以江西警察學院為例,從事警務英語教學的教師大部分是英語教師,雖然具有良好的英語語言教學經驗,但是對警務知識了解不夠充分,難以有效地組織課堂教學。在調查中得知,大部分教師在組織警務英語課堂教學時仍以教師教授為主,學生缺乏豐富的實踐體驗,導致教學效果不夠理想。
2 輸出驅動假設理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針對二語習得理論有幾位學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設理論,分別是Long(1983)提出的互動假設,Krashen(1985)提出的輸入假設及Swain(1985)提出的輸出理論。輸入假設認為在語言學習過程中應該重視教師的輸入功能,以生動有趣的可理解性輸入活躍課堂氣氛。我國傳統的英語教學模式受輸入假設影響較大。不過,很快Swain對輸入假設提出了質疑,認為其忽略了可理解性輸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輸出假設。Swain認為在二語習得過程中,可理解性輸出尤為關鍵,并歸納出其具有四大功能:(1)提高語言的流利度和自動化程度;(2)檢驗語言假設;(3)增強對語言的意識程度,發現學習者所想與所能之間的空缺;(4)培養對元語言的反思能力。①2008年,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文秋芳教授在輸出假設的基礎上提出了輸出驅動假設。文秋芳認為輸出假設強調的是在二語習得過程中,輸入的作用性;而輸出驅動假設關注的二語教學效率問題,從這個意義上說,輸出驅動假設是一個二語教學假設,而不是二語習得假設。②輸出驅動假設有三點內容:(1)從心理語言學角度,該假設認為輸出比輸入對外語能力發展的驅動力更大。一個沒有輸出驅動的學習過程,即便有高質量的輸入,其習得效率也有限;(2)從職場英語需要出發,該假設提出培養學生的說、寫、譯表達性技能比培養聽、讀接受性技能更具社會功能,尤其是口、筆譯技能;(3)從外語教學角度,該假設認為以輸出為導向的綜合教學法比單項技能訓練法更富成效,更符合學生未來就業需要。③
3 以輸出驅動假設為理論基礎,探索警務英語教學策略
將輸出驅動假設運用于課堂,教師應側重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即在需要使用英語的警務工作中,能夠較好地進行說、寫、譯。本文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高級警務英語》第四單元“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為例,說明在輸出驅動假設理論的指導下,如何進行課程設計。
(1)課前準備,促進學生主動輸出。本單元的主題是“犯罪現場調查”,受大量影視劇及文學作品的影響,學生對此類話題熟悉而且非常感興趣。在進行課前預習階段,可以建議學生觀看美劇《CSI》(《犯罪現場調查》),熟悉相關情景與語言知識。通過觀劇激發學生對本單元知識的探究欲。
(2)課文閱讀訓練與語言輸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輸入與輸出。輸入可以增加學生的語言知識點,彌補不足,使學生能夠學會使用專業的警務語言進行表達。在進行課文閱讀與講解的同時,教師可以凸顯課文中的專業詞匯,如conviction(證明有罪),clearance rate(破案率),criminal prosecution(刑事起訴),profile(指紋圖),evidentiary(證據的),增加這些重點詞匯的使用頻率,使得學生能夠了解到相關詞匯的意義與實用性。此外,教師在知識傳達時應避免僵硬的填鴨式灌輸,可以采取互動的方式,如在學生閱讀完課文后采取問答的模式加深學生的印象。如 How many questions should an investigation report include? And what are they? 或是 Could you tell me how to lift a fingerprint on the scene? 通過此類問題的問答,學生不僅掌握了文章的大意,了解了在犯罪現場調查時應注意的問題,并且掌握了大量的新鮮詞匯與表達,提高了警務工作中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3)小組討論與語言輸出。學習完詞匯與文章后,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將學生以4~6人為一組分成若干小組,教師提供一些問題,如 Do you know how to collect the shoe or tire impressions? Why should we set up a police line around the crime scene? Or What should we do if there are some eye-witnesses? 每個小組可以選擇小組討論的問題,在討論的過程中,每位同學都需要作出回答并且記錄要點。討論結束時,由小組代表進行總結并向全班進行匯報。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重復課文學習時的所學到的知識要點和相關詞匯,并且通過口述加強印象。這是學生學習后語言輸出的一種方式。最后,由教師對學生的小組討論進行點評與總結。學生從教師的反饋中得到語言輸出的肯定。小組活動是合作學習的最好體現方式,合作學習具有兩個特征,一個是每位小組成員都需要對活動負責任并作出自己的貢獻;另一個特征則體現在小組成員的互動上,通過互動達到預期的活動結果。④
(4)情景練習與語言輸出。讓學生根據單元內容,模擬相關情景。如可模擬調查盜竊現場的情景,兩位學生分別為A角(an experienced officer)和B角(a recruit)進行調查模擬。通過資深警官和新晉警官的問答,掌握在調查盜竊現場時應注意的細節與問題,重復相關的警務用語,使學生能夠了解、熟悉、掌握并熟練運用,從而達到語言輸出的目的。
4 結語
警務英語教學在生源,培養目的,教學內容與方式上都具有鮮明的學科特點,因此在教學管理方面給教師造成了嚴峻的考驗,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不斷創新。輸出驅動假設運用于警務英語的課堂教學,強調了學生在將來警務工作中的語言輸出質量,將英語的實踐能力運用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與警務英語的教學目標相一致。教師應在警務英語的教學中將輸出驅動假設靈活應用,制定出符合警務英語學科特色的教學模式。
課題名稱:基于輸出驅動的警務英語教學模式研究。項目編號:JXJG-14-19-4
注釋
①②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思考與建議[J].外語界,2013(6):14-22.
③ 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與英語專業技能課程改革[J].外語界,2008(2):2-9.
④ Hedge,T.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