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琴
【摘 要】區(qū)域活動能為幼兒提供寬松而又自由的空間。為了能讓幼兒大膽地想象,我們把剪紙活動與區(qū)域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地選擇剪紙內容和合作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
【關鍵詞】剪紙 民間藝術 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2.196
剪紙是中國民間傳統(tǒng)藝術,根植于民間,目前已被國家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保護。幼兒園開展民間剪紙教育,意在弘揚中華民族文化,傳承民間剪紙藝術。剪紙因其直觀、形象、艷麗、多變的圖案,方便、簡單的工具材料,符合孩子學習的特點,而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幼兒通過自己動手、動腦,可以創(chuàng)造出變化出千萬種的圖案,能滿足幼兒的求知欲,發(fā)揮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還能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正如前蘇聯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蔽覈麅和逃谊慂Q琴先生說過:“小孩應有剪紙的機會”??梢娂艏埢顒訉τ變浩浒l(fā)展的重要性。我結合我園的園本特色——剪紙,把剪紙活動貫穿幼兒的一日活動,有課堂教學、區(qū)域活動、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等。
一、課堂教學
在中班剛開始時,可以提供模板讓幼兒臨摹后再進行剪,這樣可以讓幼兒體驗到剪紙成功后的喜悅感;但隨著剪紙活動慢慢深入,如果總是停留在臨摹階段的話,就不能體現幼兒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就不是我們教學的最終目的;所以,如何進一步地挖掘幼兒的潛能、發(fā)揮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便成了應該解決的問題。
(一)教師主導型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以示范講解法為主。此方法是一種常用的手法,通過教師用比幼兒大三四倍的示范紙,準確熟練的示范和講述,讓每位幼兒都看清剪紙的方法技巧,在這個過程中,還可根據具體情況將示范步驟、內容等設置提問,從中使重點、難點和關鍵性問題迎刃而解,又減少了個別輔導的負擔。這種方法較適合在剪紙教學中使用。在開展某一系列新授課時,用此方法效果較好;而且教師剪出來的作品使他們也產生剪漂亮作品的興趣。興趣是一種內在的動機,幼兒有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的活動才是積極、主動、輕松的,才能充分展示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并體現在創(chuàng)作的作品中。
(二)師幼互動型教學方法
借助師幼對話與活動,為幼兒營造一種輕松、自由,且利于交流的氛圍。教師與幼兒共同操作,共同解決問題,獲得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方法,但必須在幼兒掌握了一定的基礎知識并具備一定的判斷能力下,或具備一定的基本技能和相應的剪紙操作能力的基礎之上。中班幼兒已經可以開始運用此方法。
二、區(qū)角活動
區(qū)域活動能為幼兒提供寬松而又自由的空間。為了能讓幼兒大膽地想象,我們把剪紙活動與區(qū)域活動又機結合起來,讓幼兒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根據自己的喜好,自主地選擇剪紙內容和合作伙伴,主動地進行探索,以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在語言區(qū),我也搜集一些有關剪紙的歌謠、故事、民間傳說、剪紙藝人的簡介及剪紙作品的圖書,讓幼兒在看看說說中進行剪紙活動,這時教師要充分提供豐富的材料、工具、資料等,以萌發(fā)幼兒動手剪紙的愿望,給不同層次發(fā)展水平的幼兒提供自主選擇和主動參與的機會。教師事先先把準備好的剪紙步驟圖,展示在黑板上供幼兒欣賞。幼兒在自主活動下,教師要進行適當指導,既要有目的地幫助幼兒掌握一種剪紙技能。還要鼓勵幼兒毫無拘束地表現自己的內心情感,重視每個幼兒的個性及藝術創(chuàng)作,并及時給予贊揚。如“你剪的這個小朋友太可愛了,你能舉起來讓大家欣賞一下嗎?”“這是你的作品嗎?你真了不起!”由于給予每個幼兒被認可的快樂,使他們在獲得經驗的同時,逐步形成良好的意識,使他們因此而更加喜歡剪紙活動,更富有創(chuàng)造勇氣。通過作品展示交流,分享成功的快樂,體驗成功的感受,從而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三、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為了讓幼兒感受、理解剪紙作品中的美,可以為幼兒營造了濃郁的剪紙藝術氛圍。加強幼兒美的視覺感受。培養(yǎng)幼兒對美的敏感性,引發(fā)幼兒對美的向往。例如,在幼兒天天過往的樓道墻壁上,貼上民間特色十足或者民間故事的剪紙作品。在班級里,可以貼上幼兒的剪紙作品,與幼兒交流大家對剪紙活動的看法。讓幼兒欣賞、觀察、操作,使孩子們身臨其境,讓教師走進幼兒的世界,感受到有情趣的、歡樂的氣氛,激發(fā)幼兒去發(fā)現、去探索、去創(chuàng)造的興趣,提高感受美的能力。
剪紙活動并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也不是單一的剪紙教學。剪紙是一種實用性強、表現力豐富、流行最廣泛的民間藝術。它歷史悠久,在我國有著深厚的傳統(tǒng)基礎,體現了中華民族最基本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情趣,具有鮮明的本土藝術特色,它不僅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讓幼兒在生活中受到美的熏陶,而且還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并且繼承里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所以,我認為在幼兒園開展剪紙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嘗試把“剪紙藝術教學”放到“藝術教育”整體中實施多領域滲透,以收到相輔相成之效。如:剪紙活動《三只蝴蝶》以故事《三只蝴蝶》貫穿活動,先故事《三只蝴蝶》導入,然后讓幼兒將蝴蝶粘貼成故事的形式,結合蝴蝶剪紙作品學習故事,在活動中真正體驗了成功的快樂,發(fā)展了剪紙能力,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能力。新《綱要》中也提出各領域的相整合,將剪紙融入到其他各個領域,也從各個領域中挖掘創(chuàng)意剪紙的潛能,多角度完成活動。讓幼兒通過剪紙活動中去感受美,也讓教師在幼兒剪紙活動中發(fā)現幼兒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