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琳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14.114
摘 要:自然辯證法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相互聯系的,這些聯系也是一分為二的,具體到語言學習領域,英語學習與德語教學之間也存在著辯證的聯系,我國的絕大部分高中生都學習英語,英語的學習經歷對后續的德語學習存在著很大的影響,既有幫助作用,也有不利影響。我國的德語教師應借鑒自然辯證法的相關原理,有效利用學生對英語的熟悉程度,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降低教學難度,提升德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關鍵詞:英語學習 德語教學 辯證關系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b)-0114-02
自然辯證法認為,任何事情都是相互聯系的,這些聯系也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帶來積極作用的正向聯系,也有造成消極影響的反向聯系。具體到語言學習領域,英語學習與德語教學之間也存在著辯證的聯系,學習德語的學生,自身的英語基礎,既有可能給他們的德語學習帶來一些積極影響,也會帶來一些不利的影響,這就需要授課教師進行正確的引導,合理使用這種辯證關系。從德語的教學角度而言,在進入大學階段、開始專業語言學習之前,我國的絕大部分高中生都學習的是英語,英語的學習經歷對后續的德語學習存在著很大影響,既有幫助作用,也有不利影響,對專業教師而言,就應采取一些措施,排除英語學習對德語教學的不利影響,引導學生早日攻克德語這門語言難關。
1 英語學習對德語教學的不利影響
1.1 英語學習思維對德語學習的影響
傳統的學習觀念認為,德語是個小語種,適用范圍遠不如英語廣泛,故我國適齡兒童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初步接觸英語的學習,有的兒童在幼兒園階段就在教師的引導下接觸一些初步的英語知識,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我國中小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生涯基本上都會持續12年的時間,這12年還是語言學習的最佳時期,長時間的統一學習,英語的學習思維、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已經深入到每位學生的骨子里,英語學習思維對這些即將開始其他專業語言學習的學生的影響,肯定是根深蒂固的。對教師而言,英語單詞的發音規則、拼讀技巧、語法因素,都會給這些學生對德語語言的學習帶來不利影響。
1.2 英語德語的差異性也會對德語教學帶來不利影響
英語和德語在語音、拼讀、詞義、用法、語法規則等領域都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些差異就對這些學生的德語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都會帶來不利影響,根據一些教師長期的教學實踐經驗來看,學生只要以前學習過英語,英語語言的一些因素都會干擾德語的教學和學生對德語的學習。有些單詞,在英語和德語中,拼寫是一樣的,但發音完全不同,有些學生往往就不由自主地用英語發音來拼讀德語單詞,比如大學生student、電腦compute、收音機radio、沙子sand、加plus等這些單詞,最初學習英語的學生,往往脫口而出的都是英語發音,這種不利影響就需要教師花上一定的時間來糾正,慢慢培養這些學生的德語學習思維與學習習慣。
2 英語基礎對德語教學的有利因素
2.1 英語和德語同屬于拉丁語系
從語言學的起源角度而言,英語和德語同屬于拉丁語系,是經過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慢慢進化、分化而演變成為英語語系和德語語系的,這兩種語言具有同宗同源的關系,在語義、語音、詞源等領域都有著一定的相似性,德語的學習者由于具備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對拉丁語系的發音、用法就有了一定的了解,他們在對德語學習時,就不存在入門難的問題,學習英語的經驗就可以對德語的學習有所幫助,對教學而言,德語教師就可以辯證的利用這個同源關系,利用學生對英語的熟悉程度來降低德語教學的實施難度,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英語德語有些音標的相似性有助于學生掌握德語發音
語言的學習,最為根本的就是掌握這門語言的發音規則,首先得學會怎么發音;其次再進行后續學習,當然,發音也是困難最大的一關,除了需要發音準確之外,還需要對發音規則進行精確把握。英語德語在字母與語音領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學生的英語語音基礎對德語的入門學習就有所幫助,教師只要稍微引導,學生就會很快把握德語的語音規則。英語單詞有26個字母構成,這些字母也是構成德語單詞的基礎,只不過德語僅僅多了一個輔音字母和三個變化元音字母。輔音字母中,英語與德語的發音幾乎完全相同,比如b[b]、p[p]、d[d]、t[t]、g[g]、k[k]、f[f] 、l[l]、m[m]、n[n]、x[ks]等,只要教師稍加引導,指出其中的規律,學生一學就會,省去了一定的學習時間。
2.3 語法的一些相似性也有助于德語教學的實施
英語與德語在語法領域,差別很大,德語的語法更為復雜,尤其是不同的語法環境,就涉及到謂語動詞的變位情況,每位教師都把德語語法的教學作為教學難點,學生也會花大力氣來解決這個難關。其實,英語與德語在語法領域,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相同的語法規則就有助于德語的教與學。比如,名詞單數前面的修飾冠詞,英語和德語采用定冠詞和不定冠詞,而且這兩種冠詞所表達的含義也基本一樣;英語與德語都會出現動詞不定式、有些時態也很相似,如一般過去時和過去完成時等等,這些對學生比較熟悉的知識點,教師在德語教學時稍微指點一下,學生就會觸類旁通,很快熟悉德語的學習規律。
3 合理利用英語學習思維,實施德語教學
3.1 恰當使用英語思維的有利影響
教師在德語課堂的教學中可以合理利用英語的有利作用,防止其干擾影響,通過自己的講解與引導,讓學生自覺融入到德語學習環境之中,慢慢養成德語學習思維,擺脫對英語思維范式的依賴,教師一定要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用具體例子來說明并引導學生自覺地進行德英對比,從中發現相同與不同,重點強調德語領域的知識,通過對比來加深學生對德語的學習印象。
3.2 對于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識點,教師可以強化訓練
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德英對比,學生容易理解、接受和掌握的內容就可簡化,如連接從句的連接詞,教師可以通過英語中連接從句的連接詞that的對比,可使學生馬上理解和接受這個連接詞。再如kein,一般學生不容易理解和接受,只要對比英語的no學生就明白了。需要指出的是,教師在這里要強調的是kein與名詞的性、數、格一致關系。在es gbit這個短語上通過there is(are)對比就容易理解了。但容易產生干擾的是格的要求,這是教學難點,要多加練習,可采取漢譯德、造句、填充等多種形式練習,但目的是要解決es gibt的需要加賓格(即第四格)這個問題。學生只有通過教師的引導,采取有針對性的練習,才能迅速理解這些知識點與難點。
3.3 針對英語德語的差異,事事從簡到難的教學
有些內容,德語與英語完全不同,不僅難度大且集中,這就需要分散安排講解。例如:德語的形容詞修飾名詞作定語,這與英語不同的是,德語有性、數、格的詞尾變化,要與被說明的名詞一致,而英語沒有,德語的詞尾變化還涉及到隨冠詞、物主代詞、指示代詞、數詞等等的不同而不同,因此集中講解效果不好。教師最好安排幾次講解,先將最基本的有冠詞的形容詞變化進行講解,然后再講解帶有與冠詞類同的物主代詞、指示代詞等的形容詞變化,最后講沒有冠詞時的形容詞變化,這樣分散難點、由簡到繁,不斷加深擴展,可使學生不受英語形容詞無詞尾變化的干擾影響,學生不會因德語形容詞詞尾變化復雜而感到厭煩。
總之,自然辯證法的原理在英語德語的教學中同樣適用,教師就可以有效利用學生對英語的熟悉程度,實施有針對性的教學,降低教學難度,提升德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參考文獻
[1] 陶學儉.試析英語知識與德語教學[J].同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3(2):104-110.
[2] 張繼云,邱暢.德語可分動詞與英語動詞短語對照[J].德語學習,2005(1):55-58.
[3] 姚海燕.英語專業的學生如何對比性的學習二外德語[J].亞太教育,201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