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明飛
【摘要】 很多教師和學生總認為數學課是刻板教條的,數學教學不像其他學科那樣有很強的趣味性.其實這是對數學以及數學課程的誤解,在數學課程里有許多有趣的數學現象也是美不勝收的,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者沒有創設讓學生去探索發現的空間.因此,在小學數學的課堂上應給學生預留一定的生成空間,讓學生有機會進行思考,獲得創造性的發現,同時讓數學課也活動起來.
【關鍵詞】 活動;學習興趣;發展個性
皮亞杰在研究中發現:兒童在從事某種活動時,會在動手和動腦中不斷進行探索,在活動中改變和重組自己的認知結構,從而產生更大的興趣投入活動中來.小學數學的教學應一改以往刻板的教學模式,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讓學生參與到數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參與探討和嘗試的機會,在自主活動中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也讓刻板的數學課堂變得活躍起來,變成讓學生自由翱翔的天空.
一、運用多種方式,創設快樂學習環境
贊可夫曾經主張:學生的情趣生活對于數學的學習相當重要,我們可以通過調節學習氛圍的方式調動學生學習探究的積極性,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可供教師選擇的方式有很多,其中合理運用電教媒體進行數學教學,就能夠創設一種寓教于樂的教學環境,讓數學課堂變得生動活潑.在運用電教媒體時可將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以形象化的形式表現出來,幫助學生進行理解.首先,在新課導入時運用多媒體的技術,以視頻的形式進行導入,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比如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時,可以播放一段超市購物的視頻,把學生帶入情境之后,他們就會為收銀員出謀劃策,也感覺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增強了學習的信心.其次,有些不容易理解的數學概念可以利用視頻資源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比如學習“行程問題”時,無論是相向而行還是追趕及過橋問題,都可以通過視頻進行模擬,有效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
二、做好定向引導,促使活動有序開展
課堂的時間是有限的,課堂教學設計必須有序展開.在一節課的教學內容設計時一定要對學生做好定向的指導,這樣學生就會明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以及之所以參加活動的原因和應該達到的目標.活動的過程中,他們就會主動地觀察和搜集資料,促使活動有序開展.例如,在教學圓的面積公式推導時,就可以利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在剪拼的過程中討論交流,最終推導出圓的面積計算公式.不僅讓數學課堂生動有趣,更讓學生知道推導的過程,理解得會更加深刻,也更容易記憶.再比如對 “小數的性質” 教學時,在做定向指導時可以把操作討論交流作為教學活動的目標,與生活實際相聯系,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在比較中明白0.2米、0.20米以及0.200米的長度,還可以比較0.40和0.4的大小.在明確目標后讓活動有序展開,以實際操作的方式認識到小數的性質.目標的確定有利于學生的思維活動沿著目標展開,從而獲得解決問題的有效策略.
三、創設活動氛圍,提升策略落實效果
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在活動過程中產生錯誤屬于正常的情況,正是由于錯誤的發生才會不斷地改變他們的思維方向,向著正確的路徑前行.錯誤其實是兒童成長的必然過程.因此,我們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即使出現錯誤也不要責怪學生,不要挫傷他們的進取心.相反,我們應創設活動的氛圍,鼓勵學生說出自己不同的見解,在討論交流中提升策略落實的效果.例如,在教學“體積和體積單位”時,可以事先準備好兩個盛有相同體積水的量杯,新課導入時為了引起學生對新授內容的興趣,可以選擇兩塊不同體積的石塊輕輕地放入杯中,讓學生觀察水面上升的高度,在不同上升高度的分析中引起了學生對新授內容的探究熱情,在不斷的質疑中帶入教學.再比如在教學 “圓柱體的表面積”時,可以創設一個情境,讓學生對圓柱體模型進行觀察和觸摸,再以剪紙的形式對圓柱體的側面積進行展開.在觀察與思考過程中與長方形的面積計算結合起來,問題便迎刃而解.
四、注重總結評價,調控學生探究熱情
教學實踐證實: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及時總結與評價,有利于調控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數學課堂上已經給予了學生一定的自我思維的空間,他們往往會在探究中獲得發現,甚至是創新性思維.教師要及時評價,或贊揚或鼓勵,讓他們體會到發現的快樂并增強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在適當的時候適時調控會讓學生保持良好的進取心態,更加深入探究,探究的范圍不斷拓展開來.例如,在學習面積計算時,對于長方形、三角形等有規則的圖形進行計算時,學生都沒有異議,可是對于不規則的面積計算時就有了不同的聲音.比如說計算江蘇省的地圖面積時就把大家難住了,各種不同的方法都有,這時教師應予以鼓勵,讓學生不斷進行探究,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后來竟然有一名學生想到把整塊圖形剪下來以稱質量的方式和規則的圖形進行比較來解決這一難題,可謂空前絕后.可見,及時的評價可以促進學生思維的發展,調控學生的探究熱情無限向未知領域延伸.
綜上所述,學生的思維是無止境的,給學生一片空間,他們就會描繪出一片藍天.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應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發展和想象的空間,不斷激發學生的探究熱情,挖掘他們的潛力,讓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在數學活動中張揚自己的個性,讓智慧閃爍光芒,知識得到升華.
【參考文獻】
[1]成小燕.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高效策略[J].學苑教育,2011(12).
[2]董國順,霍素平.突出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發展[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2(2).
[3]潘美林.讓個性在“嘗試”中張揚[A].江蘇省教育學會2006年年會論文集 [C].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