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楊
摘要:在西方音樂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歌劇和音樂劇是兩種獨具特色的舞臺劇組織與表現形式,在不同的階段,歌劇與音樂劇分別占有重要的藝術地位。但是,隨著西方音樂的發展,歌劇逐漸被隱沒、淘汰,取而代之的是音樂劇的發展與盛行,同樣是音樂體裁,何以會出現此種情況呢?本文很好地回答了此問題。首先,闡述了西方歌劇、音樂劇的相關內涵,繼而詳細比較了西方歌劇與音樂劇的藝術特征。最后,得出了西方歌劇與音樂劇發展對我國音樂劇發展的重要啟示,以饗讀者。
關鍵詞:西方歌劇 音樂劇 藝術特征 比較研究 啟示
音樂劇是當今國際舞臺上最受人關注與青睞的一種舞臺劇藝術表現形式,然而,曾經在西方流行了兩個多世紀的歌劇卻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不再炙手可熱,即不再成為現代作曲家、作詞家、觀眾等持續關注的熱門焦點。歌劇消亡,音樂劇成為西方音樂歷史的領軍“人物”,必然是某種規律和趨勢所致。那么,究竟是何種原因推動的呢?毋庸置疑,二者在藝術特征上的異同可能是最能說明這一問題的有力證據了。
一、西方歌劇與音樂劇相關內涵闡述
(一)歌劇
西方歌劇從誕生到發展,從發展到鼎盛,再從鼎盛到沒落,經歷了四百多年,也就是說,歌劇的發展貫穿了四個世紀,是當時西方音樂發展史上一顆最為耀眼的明星。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大量優秀的歌劇作品如雨后春筍般出現,這極大的奠定了歌劇藝術在當時藝術領域的獨特地位。誠然,西方歌劇依然在發展,但對其定義的概況卻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毋庸置疑,在歌劇的不同發展階段,專家與學者對其有不同的定義,然而,在歌劇定義的發展長河中,筆者認為以《歌劇概論》中提到的最為全面、廣泛和中肯:歌劇藝術是一門有布景和服飾的舞臺表演藝術。雖然,歌劇始終以歌唱與舞臺為表現形式,但其和那些同樣是清唱,而沒有化妝、布局、表演,但卻有豐富故事情節等大型的音樂劇有所不同,它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特征。
(二)音樂劇
歌劇的發展是西方音樂藝術史上的一朵奇葩,伴隨著歌劇的發展、鼎盛和萎縮,一種新的舞臺表演形式,音樂體裁音樂劇逐漸誕生,并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勢進入觀眾視線。音樂劇在發展中海納百川,融合了多種細枝小流,如輕歌劇、音樂戲劇、歌舞雜耍和滑稽表演、福利秀等等,直到發展成為獨特而具有魅力的現代音樂劇。從音樂劇的發展過程中看,匯聚各式表演藝術的豐富藝術形式,如音樂喜劇、戲劇、諷刺劇、歌舞片段等等。誠然,西方音樂劇藝術表現形式繽紛多樣,總能給予人更加酣暢淋漓的感受,因此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從某種程度上說,西方音樂劇吸取了西方歌劇發展的一些優點,而在未來的發展中,音樂劇定然會棄其糟粕,取其精華,實現更為繁榮飛速的發展。
二、西方歌劇與音樂劇藝術特征比較分析
(一)歌劇與音樂劇藝術形態的不同
歌劇與音樂劇首先有著藝術形態方面的不同。誠然,二者均屬于舞臺表演藝術,從屬于綜合藝術類別,且二者的綜合性都較強。就西方歌劇來說,其主要綜合的藝術元素有音樂、舞蹈、詩歌、繪畫、建筑、文學、歷史等等。這種高度綜合,形式多元,內涵豐富的藝術形式使西方歌劇持續散發著獨特魅力。就西方音樂劇來說,其綜合性雷同于西方歌劇,但音樂劇的綜合性更高,藝術形式更多元,所體現內容更加廣泛、現代、深刻,幾乎涵蓋了現代社會所有門類的藝術類型,即除了歌劇所包含的元素之外,音樂劇還囊括了雕塑藝術、幽默藝術、滑稽表演、魔術、聲光藝術、雜技、影視藝術等等,其更深切地體現了本身“海納百川”的特征。除此之外 ,二者藝術形態的不同還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歌劇和音樂劇相互關聯。在歌劇發展中,音樂被稱為核心因素;在音樂劇發展中,劇本同樣具有核心的價值。再者,歌劇追求布局完整,而音樂劇更傾向于情節控制,推動情節發展。最后,歌劇表演中音樂是表現手段,其任務是通過表現音樂達到藝術表演效果;而在音樂劇表演中,音樂劇情節的推動與發展較音樂表現更為重要。第二,音樂創作上的相異。無論是音樂創作結構、音樂創作風格、詞曲的創作等,音樂劇和歌劇都既有著相同的聯系性,又有著相異的效仿性??傊?,從藝術形態上看,歌劇和音樂劇形態相異,但又有著相似性,要想比較二者的藝術特征,首先應從藝術形態上加以區分,繼而循序漸進,從各個藝術元素逐步推進,真正透析西方歌劇和音樂劇二者的藝術特征。
(二)歌劇與音樂劇藝術表現形式的不同
除了藝術形態的不同,西方歌劇與音樂劇在藝術表現形式上也有著相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演唱方面。西方歌劇采用的演唱方法十分獨特,最有藝術感染力和心靈震撼力,這種唱法被成為美聲唱法,該唱法被一些人認為是演唱界的“陽春白雪”。美聲唱法從發聲和演唱風格上均有著嚴格的規定,于是,久而久之,關于美聲唱法發聲藝術的研究成為一種時尚,并在這一背景下,一個新的美聲發聲技術體系逐步形成。而音樂劇的唱法一般較為復雜,也沒有固定的硬性規定,隨意性較強,一般采用美聲唱法和流行唱法相結合的方式,唱法更加靈活。從唱法上,歌劇更專業,但音樂劇的表現力更強,更能吸引現代觀眾的興趣。第二,舞蹈方面。舞蹈是運用肢體語言展現美感的一種舞臺表現藝術,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舞臺美感源泉,故無論是在歌劇還是音樂劇中,舞蹈元素都有涉及。但不同的是,舞蹈之于二者的重要性不同,在歌劇表演中,舞蹈是可有可無的,只是作為色彩性和過渡性的片段。而在音樂劇中,舞蹈元素占據著重要地位,被稱為音樂劇表現的三大核心元素之一(另外兩個分別是戲劇、音樂),故在音樂劇表現中,作為一種重要表現手段的舞蹈不可或缺。第三,舞臺美術方面。對于現代觀眾來說,舞臺美術設計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其是否能夠興致高昂地看完整場節目。舞臺美術在歌劇和音樂劇中均具有極強的表現力,它能巧妙烘托舞臺氛圍,并創造性地表現主旨。一般來說,舞臺美術包括背景、道具、化妝、服飾、燈光等元素,總的來說,相對于歌劇來說,舞臺美術對于現代音樂劇的表現力更為重要。第四,對演員的要求。歌劇要求演員具有高超的演唱水平,最好是著名歌唱家,而對舞蹈要求不高;音樂劇則不僅需要其有高超的演唱水平,對其自身形象、表演、舞蹈等都有所要求。
(三)歌劇與音樂藝術特征的相似與相異性
從藝術形態、藝術表現方面來看,歌劇與音樂劇相互聯系、借鑒,又有所不同。具體來說,西方歌劇與音樂劇的藝術特征的相似與相異性,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首先,二者藝術特征的相似性。第一,音樂劇繼承并發展了西方歌劇高度的藝術綜合性,也就是說,二者均具有高度綜合性,但是音樂劇是更高層次、更高程度的綜合性藝術體現。第二,都需要音樂與戲劇的結合。無論是歌劇,亦或是音樂劇,在結構上,二者均是音樂與戲劇的結合,這兩種元素不可或缺,共同推動西方歌劇與音樂劇發展。第三,歌劇與音樂劇在發展中均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隨著歌劇的發展,舞臺表現力更強,給人酣暢淋漓的視覺聽覺盛宴成為必然;而隨著音樂劇的發展,現代音樂劇場面更加擴宏大,藝術表現力更加震撼人心,更令人流連忘返。其次,二者藝術特征的相異性。西方歌劇與音樂劇呈現出的差異性是有目共睹的。藝術形式明顯不同。音樂劇綜合性更強,無論是在綜合內容、綜合方式、綜合程度上,都較西方歌劇更為搶眼,這使得音樂劇實現繁榮發展成為必然。誠然,歌劇和音樂劇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故其本身呈現出的藝術特色和文化特質,特別是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代音樂劇的藝術特色又附著了一些其他特點,例如商業性、通俗性、靈活性與多元性,特別是商業特質也愈加明顯。音樂劇的商業性不僅體現出該藝術形式的一些藝術特征,同時也包含著音樂家、表演家等的藝術理想,更附帶著一些商業性的利益與價值,這也是現代音樂劇的明顯特征。
三、西方歌劇、音樂劇發展對我國的一些啟示
西方歌劇、音樂劇發展對我國現代音樂劇發展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具體來說,主要有三方面的啟示:第一,音樂劇創作要基于音樂劇特征,凸顯計劃性與目的性。發展與創新音樂劇,首先要明白音樂劇是什么,音樂劇的基本特點是什么,音樂劇的藝術特征是什么。首先要澄清的是,音樂劇不是簡單的歌舞劇,它是音樂、舞蹈、舞臺美術等的巧妙融合與滲透,即各個要素要巧妙搭配,安排妥當??傊?,音樂劇創作既要立足音樂劇本身的特點,又要多元、靈活與創新,最終成長為具有中國特色的音樂劇。第二,把握好音樂劇的商業化特征。商業化是目前西方乃至我國音樂劇發展的主趨勢,多途徑推動音樂劇的商業化運作成為音樂劇發展的重要課題。要做好這一點,除了要認真做好音樂劇音樂、情節構造、舞美等方面之外,還要逐漸滲透商業化氣息,進一步向商業化運作靠攏。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把握好音樂劇藝術與商業化的尺度,在認真做好藝術的基礎上考慮商業化,切忌過于追求商業目標而影響音樂劇的質量,導致作品的粗制濫造。第三,培養專業化、創新能力強而又不拘一格的音樂劇人才。豐富的人力資源是音樂劇發展的前提與基礎,借鑒西方音樂劇培養人才的經驗,培養出真正為音樂藝術獻身的高素質人才,夯實音樂劇發展隊伍。例如,可以廣招人才,不拘一格,任人唯賢,壯大音樂劇發展隊伍等等。
綜上所述,隨著現代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歌劇與音樂劇,一個傳達傳統音樂思想和精神,一個又滲透著現代文明的狂熱、時尚氣息,是現代舞臺藝術和現代藝術發展的領軍者,為整個舞臺藝術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誠然,西方歌劇與音樂劇發展與藝術特征比較給予了我們很多啟示,我們要在借鑒西方歌劇以及音樂劇發展先進經驗的前提下,進一步發展我國的歌劇和音樂劇,重點是現代音樂劇的發展與創新。毋庸置疑,我國音樂劇的發展尚且處于緩慢發展的階段,只有做到取長補短,謙遜求教,才能使舞臺劇和音樂劇發展綻放絢麗光芒,最終推動我國音樂藝術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旭華.西方歌劇與西方音樂劇藝術特征的比較[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6年.
[2]于欣瀅.西方歌劇的藝術表現形式[J].大眾文藝,2011,(11).
[3]李合勝.西方歌劇角色藝術及審美特征的銜接與轉化——以《魔笛》為例[J].戲劇之家,2015,(19).
[4]劉潔.西方音樂劇研究綜述[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6,(03).
[5]田雅麗.試論西方音樂劇和中國戲曲的異同[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