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廣宏
摘 要:在“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提高軍隊研究生教育質量,是當前軍隊研究生教育面臨的緊迫任務。提高研究生教育質量的對策是:以軍隊院校為施教主體,注重教學方法模式的創新;以部隊訓練為實踐運行主體,做好院校與部隊聯教聯訓工作;以軍事職業教育為反饋延伸主體,全面提升拓展研究生的能力素質和職業素養。
關鍵詞:“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軍隊研究生教育;對策思考
中圖分類號:G64;E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073-02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健全軍隊院校教育、部隊訓練實踐、軍事職業教育三位一體的新型軍事人才培養體系”。而在新型的高素質軍事人才培養中,研究生教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在“三位一體”新型軍事人才培養目標的指導下,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種方法手段,提高軍隊研究生教育質量,培養造就高素質軍事人才,是當前軍隊研究生教育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以軍隊院校為施教主體,注重教學方法模式的創新
軍隊院校教育側重基礎理論的學習和基本技能的教育,具有較強的目的性、系統性、專門性和強制性等特點。遵循“教為戰”的戰斗力生成標準,在“三位一體”培養體系內,軍隊院校教育在研究生的培養中處于基礎性和先導性的重要位置,是研究生成長成才的關鍵基點。具體來說,軍隊院校研究生教學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構建以獨立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為主的教學,突出研究生主體地位
在研究生教學過程中,教員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樹立現代教育思想,突出研究生的主體地位,采取啟發引導、案例戰例分析、研討等多種方法手段最大限度調動和引導研究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其自覺能動地學習。在教學準備階段,將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問題和本專業前沿理論,以及參考書目等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自學。正式上課時,教員引導研究生討論、交流,對討論中的難點、疑點問題進行輔導答疑。通過這種靈活而富有彈性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研究生獨立自學、深入鉆研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突出研究生個性發展,激發研究生創造潛能
創新能力是高素質軍事人才的必備素質,而良好個性與創造性高度相關。因此,在對軍隊研究生的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采取多種方法手段培養和塑造研究生的優良個性。要針對每個研究生的軍種、單位、崗位、經歷閱歷,以及將來崗位任職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培養目標,精心設計適合每個研究生特點的培養方案、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充分挖掘每名研究生的潛能和創造能力。
(三)加強師生交流,突出研究生思維能力的培養
教員和研究生之間經常進行思想交流和“碰撞”,是提高研究生的創新意識和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師生之間應經常就本專業理論上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廣泛交流,通過不同觀點的激烈“碰撞”,迸發思想“火花”,開闊研究生的思路和視野,增強研究生的創新意識。與此同時,導師在探索學科前沿理論時,有意識地為研究生“留有余地”,并適時啟發誘導,以此激發研究生參與學科前沿理論研究的熱情,強化研究生的思維能力。
二、以部隊訓練為實踐運行主體,做好院校與部隊聯教聯訓工作
在 “三位一體”培養體系內,部隊訓練實踐是知識轉化為能力、實踐與理論結合的重要渠道。經過部隊訓練實踐的鍛煉,研究生能夠準確地發現自身能力素質的欠缺和存在的不足,從而牢固樹立學習理論知識、研究實際問題、提高能力素質的意識和行動自覺。為此,軍隊院校要不斷強化“為訓施教、以教促訓”意識,緊密跟蹤部隊教育管理和軍事訓練實際情況,面向部隊未來可能擔負的任務,與部隊通過聯合教學、聯合訓練和聯合保障,開展針對性訓練,突出研究生實踐操作技能的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做好聯教聯訓工作。
(一)加速構筑研究生聯教聯訓培養平臺
構筑聯教聯訓培養平臺,增強其實用性,是促進研究生聯教聯訓效能發揮的當務之急。一是建強院校教育平臺。院校是研究生培養的主渠道,是人才生成的主基地,在聯教聯訓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繼續完善各項政策制度,進一步強化依托院校實施部隊間的對抗演習、演練活動,并讓研究生全程參與演習、演練活動。二是打造部隊崗位實踐平臺。要根據研究生培養的不同專業,有重點地選擇不同戰略方向、不同兵機種、擔負不同任務的部隊,建立固定的教學基地,為實現研究生聯教聯訓工作的常態化發展奠定基礎。
(二)科學確定聯教聯訓培訓內容
為確保聯教聯訓研究生培養內容的科學性,應嚴格按照新的教育訓練大綱對軍事訓練內容進行規范,牢牢把握研究生培養目標,充分考慮部隊實際需求。一是多方參與,聯合設置教育訓練內容。院校要深入一線部隊調研,了解部隊人才能力狀況,分析研究生培養需求;部隊要主動作為,掌握院校研究生教學情況,積極把院校教學內容與部隊作戰訓練工作結合起來;院校部隊要緊密結合,在確定教育訓練內容時,強調相互參與,彼此提出需求,切實克服“兩張皮”現象。二是動態發展,不斷優化教育訓練內容。要緊盯戰爭前沿,弄清國內外軍事理論與實踐現狀,分析預測其未來發展,為確定聯教聯訓研究生培養內容提供指導。要領悟大綱要求,嚴格落實標準,以指導聯教聯訓研究生培養內容確定。要建立院校部隊間的會商制度,雙方定期討論軍事理論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教育訓練帶來的新影響,研究部隊作戰訓練中遇到的新問題給院校研究生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確保教育訓練內容的先進性和針對性。
(三)建立健全聯教聯訓人才培養機制
院校和部隊應在總部和主管部門的統一領導下,共同研究出臺切實可行的聯教聯訓研究生培養機制,從源頭上打破封閉、破除壁壘,規范聯教聯訓的實施。一是建立計劃安排與協調機制。部隊應將聯教聯訓納入總體訓練任務規劃中,在部署年度訓練任務時,計劃安排部隊、基地承擔院校研究生實踐教學和研究生學習等聯教聯訓任務,并針對研究生聯教聯訓的目標、內容、組織形式、質量評估等,制訂具體實施方案。在結成聯教聯訓對子的院校與部隊之間,設立實體機構,加強聯動會商與溝通交流。二是完善人才交流機制。要著眼院校和部隊人才隊伍發展現狀,院校研究生導師定期到部隊代職鍛煉,部隊干部定期到院校擔任教官,為研究生授課。就是說要對符合條件的人員,可直接交流使用,以此加大院校與部隊的交流力度。這既是聯教聯訓的一種形式,也可以打通院校與部隊壁壘,為聯教聯訓在組織協調上和師資力量上提供人才保障。
三、以軍事職業教育為反饋延伸主體,全面提升拓展研究生的能力素質和職業素養
軍事職業教育是圍繞提升軍事人才職業特質、專業品質、創新素質有計劃開展的全員學習、開放學習、終身學習活動,是院校教育、部隊訓練的拓展補充,是素質教育在軍事領域的重要實現方式。依照“學為戰”的戰斗力生成標準,軍事職業教育應貫穿于軍隊研究生教育的全過程,提供研究生崗位任職所需的知識、技能和情感態度,促進學、訓、用一致性的高度實現。針對軍隊研究生的軍事職業教育要做到以下幾方面。
(一)堅持著眼未來的原則
現代軍事職業教育是面向部隊、面向戰場、面向未來的教育,因此,針對軍隊研究生的軍事職業教育要緊盯部隊信息化建設和信息化戰爭的新特點和發展趨勢,著眼基于信息系統的聯合作戰理論和新型裝備技術創新,積極適應軍隊向信息化轉型發展、服務軍事斗爭準備拓展深化,突出新理念、新知識、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新成果教育,把提高研究生的崗位適應能力作為軍事職業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
(二)著眼培養研究生的能力
針對軍隊研究生的軍事職業教育要牢牢把握“能力為本”的原則。在內容設置上,要緊密聯系部隊管理和訓練中的實際問題和理論問題,密切追蹤軍事科技和部隊建設的新成果,著眼研究生理論知識的掌握和實踐能力的培養,有效組合現有知識單元,實現教學內容模塊集成、動態更新,使其更好地適應崗位任職的需求。在教學組織形式上,要樹立聯合學習的理念,實行開放式教學。要發揮職業教育特有的聯合育人的優勢,堅持軍隊院校和地方院校優質資源的系統整合、開放共享,實現合力育人。要充分調動和發揮研究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其根據自身的興趣愛好和需要選擇教學內容和學習方式。要加強實踐性教學,培養研究生分析和解決部隊教育管理和軍事訓練實踐中的難點、重點和前沿問題的能力。
(三)依據研究生不同特點分類施教
我軍崗位類型多樣、人員構成復雜,不同的專業領域特色差異明顯,這就要求針對研究生的軍隊職業教育,既要注重研究生培養的共性要求,又要體現出差異性。即根據研究生的專業類型、職務等級、個性特征以及素質基礎的不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實踐,使培訓目標與崗位需要高度吻合,實現普遍性要求與特殊性要求相結合。隨著軍隊信息化建設的不斷深入,專業分工越來越細,軍隊研究生的職業教育要對指揮軍官、參謀軍官、專業技術軍官、文職干部等不同層次、不同崗位研究生的具體需要進行科學分類,突出軍種特色、專業領域特色、素質拓展特色,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實現全員參與、全員提高。
參考文獻:
[1] 發展軍事職業教育是實現強軍目標的戰略路徑[N].解放軍報,2014-06-04.
[2] 黃友誼,白志誠.院校任職教育與部隊訓練街接應著力把握的幾個問題[J].繼續教育,2003,(2).
[3] 王鐵寧.對改進軍隊院校研究生教育的幾點思考[J].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20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