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明浩 王高飛 高太光 楊姝 趙晨曦



摘 要:在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基于我國多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對我國居民消費水平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量化關系進行研究。結果表明,居民消費水平不僅與經濟發展水平存在著正相關關系,同時還與城鎮化程度存在正相關關系,它們都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到促進作用,所以,我國城鎮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必然會有利于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居民消費水平;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程度;量化關系
中圖分類號:F12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079-03
一、引言與文獻綜述
城鎮化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新型城鎮化對我國的發展方式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城鎮化歸根到底是人的城鎮化,人的城鎮化必然與人民的生活質量存在密切關系,否則推薦城鎮化進程就失去意義。長期以來,很多學者研究了居民消費水平與其影響因素之間的關系。徐鳳等運用協整理論,對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與國內居民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并指出兩者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關系,消費對經濟增長具有長期、穩定的促進作用[1]。付波航等基于中國29個省份1989—2010年的面板數據,對城鎮化、人口年齡結構這些人口消費環境或制度變量與居民消費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實證研究[2]。劉厚蓮指出,人口城鎮化率與居民消費率呈現正相關關系,城鄉實際收入差距與居民消費需求呈現倒U型關系[3]。田青等利用1999—2006年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相關數據分析消費習慣、收入、購房支出、醫療、教育支出、收入波動及利率等因素對消費的影響,實證結果表明,消費習慣、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而收入波動及利率對居民消費的影響不顯著[4]。以我國1978—2004年的年度數據為基礎,建立反映城/鎮化水平和消費增長動態關系的向量自回歸(VAR)模型,在模型的基礎上,運用脈沖響應函數和方差分解分析了城鎮化發展對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動態影響,并指出城鎮化發展對居民消費增長有促進作用,特別是城鎮化發展對農村居民消費增長的累積效應大于對城鎮居民消費的累積效應,并且正向拉動效應的持續時問更長也更穩定[5]。儲德銀等通過建立協整方程和誤差修正模型,從城鄉比較視角分析我國居民消費需求的影響因素,并研究得出收入水平對城鄉居民消費的影響程度最大,而收入分配和政府支出對城鄉居民消費影響的絕對程度基本相同[6]。潘明清等從勞動力流動視角分析城鎮化影響居民消費的內在機制,使用1996—2011年的省級面板數據,采用動態GMM估計方法,重點檢驗了勞動力流動、城鎮化進程以及它們的交互作用對居民消費的影響并證明了城鎮化的積聚效應大于外部成本效應,城鎮化促進了居民消費增長[7]。祁毓等在理論機理分析的基礎上,分別構建2002—2008年和1997—2008年全國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實證研究了不同來源的收入對城鄉居民消費的影響[8]。
二、相關變量敘述
(一)居民消費水平
居民消費水平是指居民在勞務或者物質產品的消費過程中,對滿足發展、享受和生存需要達到的程度,可以用勞務和物質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反映出來也可以通過消費過程中消耗的貨幣量反映出來。本文所采用的就是地區居民消費的貨幣金額數來反應這個地區的居民消費水平。
(二)城鎮化程度
城鎮化程度在不同學科中的定義不同,比如,人口學是指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地理學上是指城市景觀的比重。本文依據多數學者的研究方法,用一個地區城鎮人口占這個地區總人口的比重來表示該地區的城鎮化程度。
(三)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發展水平是指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規模、速度和所達到的水準。反映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的常用指標有國民生產總值、國民收入、人均國民收入、經濟發展速度、經濟增長速度。本文采用一個地區的人均生產總值來反映該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
(四)變量數據來源
本論文中所采用的數據均來自國家統計局網站,有些是直接采用網站的統計數據,有些是根據需要對網站的數據進行了簡化計算,因此,可以保證數據的真實性和權威性。
三、建立模型與分析
(一)變量的平穩性檢驗
在對面板數據進行分析時,首先要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看其是否存在單位根,如果存在單位根則數據不平穩,不能直接進行分析,必須對其差分項進行平穩性檢驗直至平穩為止。為了論述方便。下文中居民消費水平、城鎮化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分別用JMXF、CZH和JJFZ表示。平穩性檢驗的方法主要有ADF-Fisher 卡方檢驗、PP-Fisher 卡方檢驗、Im, Pesaran and Shin W-stat和Levin,Lin&Chu-t 檢驗[6],本文依據數據的特征選擇ADF-Fisher 卡方檢驗與Im, Pesaran and Shin W-stat作為檢驗方法。檢驗結果如表1。
由表1可知,JMXF、CZH和JJFZ都為二階單整序列,可以進行協整分析。協整檢驗方法主要有Kao檢驗、Pedroni檢驗和Johansen協整檢驗基礎上的面板數據協整檢驗。本文采取Kao檢驗,結果如表2。
如表2所示,在5%顯著性水平下拒絕了原假設,說明JMXF、CZH和JJFZ三者之間存在協整關系。
(二)模型估計
本文依據一般構建面板數據的模型形式,構建模型如下:
通過Eviews7.0軟件對構建模型進行估計的結果如表3。
由表3可知,JMXFit=-3625.236 + 12207.27×CZHit+ 0.261261×JJFZit 。JJFZ與CZH都和JMXF之間存在著正相關的關系,由此可以推出,城鎮化程度與人均生產總值都對提升人民的消費水平、對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有著促進作用。
結論
通過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雖然我國經歷了多年的城鎮化進程,城鎮化程度也達到了一定水平,但是在新型城鎮化的大背景下,人均消費水平依然與城鎮化水平密切相關,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仍然依賴于城鎮化的不斷推進。
參考文獻:
[1] 徐鳳,金克琴.中國居民消費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2009,24(2):109-113.
[2] 付波航,方齊云,宋德勇.城鎮化、人日年齡結構與居民消費——基于省際動態面板的實證研究[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3,23(11):108-114.
[3] 劉厚蓮.人口城鎮化、城鄉收入差距與居民消費需求-基于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人口與資源,2013,(6):63-70.
[4] 田青.我國城鎮居民消費影響因素的區域差異分析[J].管理世界,2008,(7):27-33.
[5] 胡日東,蘇桔芳.中國城鎮化發展與居民消費增長關系的動態分析[J].上海經濟研究,2007,(5):58-65.
[6] 儲德銀,經庭如.我國城鄉居民消費影響因素的比較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0,(4):99-105.
[7] 潘明清,高文亮.我國城鎮化對居民消費影響效應的檢臉與介析[J].宏觀經濟研究,2014,(1):118-125.
[8] 祁毓.不同來源收入對城鄉居民消費的影響[J].農業技術經濟,2010,(9):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