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工作節奏也相應地加快,人們與自然的關系日漸疏遠。餐飲空間的有效設計能夠給緊張的都市生活帶來一點輕松和樂趣,成為人們情感交流和放松身心的重要場所。本次方案主題為“波點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設計靈感來源于日本時尚前衛女王草間彌生的《無限鏡室—靈魂波光》作品。通過波點元素,將時尚、前衛、潮流的波普風格融入設計理念中,將點進行夸張化、夸大化,重復使用大小、色彩、形狀、肌理等不同的點,制造不同的視覺效果。
關鍵詞:波點元素;餐飲空間;室內設計
0 引言
隨著都市餐飲文化的日益發展,主題餐飲空間逐漸成為主流。因此,如何打造獨特風格的主題餐廳就成了首要的問題。本次設計裝飾重點在于突出主題、前衛、潮流等特點,從平面空間布局到空間界面的裝飾設計主要以波點為主要元素,從空間構成、色彩原理、材料呈現等多個角度,去探索波點的可能性。整個設計的靈感來源于草間彌生的作品“無限鏡室”,通過波點的不斷重復、半立體凸面鏡的無限反射,將整個空間最大限度地延伸。其創新之處是在草間彌生的作品的基礎之上進行平面到半立體,再由半立體到立體的轉變。
1 波點元素在設計中的形成與發展
波點最早可追溯到歐洲的中世紀時期,在當時的歐洲,人們并不是很喜歡波點這樣的元素,甚至很多人還很討厭波點。因為當時的人們經常會把波點跟密集恐懼癥、病毒等概念聯想在一起。但隨著時尚文化的發展以及大眾對審美文化觀念的轉變,到了文藝復興中后期,波點開始受到越來越多的女性的歡迎。當今社會,很多女性會在臉上畫痣,并美其名曰:美人痣。法國人也曾把修剪成圓形的小布塊貼在臉上以遮蓋瑕疵。他們還給這一行為取了個有趣的名字——小蒼蠅。但這些只是波點元素出現在大眾眼前的前奏。在19世紀中期,西歐紡織技術迅速發展,“Polka”一詞開始出現并與“Dot”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如今為大眾所熱烈追捧的波點花紋。Polka是中歐流行的一種富有節奏性的舞蹈,在西方國家特別是美國受到很多人的青睞,所以用Polka Dot來命名這種波點紋路。自此,波點元素風靡全球,從服裝設計到平面設計再到空間設計,無處不在,與大眾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
20世紀初,純藝術繪畫領域中出現了新印象主義。新印象主義的領導者修拉和西涅克遵循謝弗勒爾的色彩理論,嘗試用原色色點配置,使畫面產生視覺混合的色彩效果。新印象主義的出現,圓點元素開始在藝術領域中普及開來,但這僅僅局限于繪畫。20世紀中后期,特別是以草間彌生 (Yayoi Kusama)為代表的一批藝術家,更是瘋狂地迷戀上了波點元素。草間彌生在早期階段就有了鮮明的個人特點,她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波點元素,如墻壁、雕塑、畫布,家里會出現的物品、工業產品等。此外,從草間彌生為日本四國愛媛縣松山市的道后溫泉酒店設計的酒店客房可以看出,她不僅僅局限于平面設計,對于空間也有一定的探索。
2 波點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
草間彌生的作品雖然對于空間有所涉及與探索,但波點元素在她的作品中主要是以界面裝飾的形式出現。換句話說,無論是路易·威登LV概念店設計,還是道后溫泉酒店客房設計,波點元素還是以平面圖案的形式出現,縱使一些公共藝術有體現體積,那也僅僅在室外。所以,如何體現波點元素從平面到體量化的轉變,需要進一步去探索。本文在草間彌生作品的基礎上,更深入地探索波點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形態。
2.1 波點元素與空間劃分
餐飲空間的劃分主要有三種:水平劃分、垂直劃分、懸吊劃分,但無論是哪一種分割方式,都起到了空間間隔的作用。雖然空間劃分的方式是一定的,但劃分出來的形態卻各異。將波點元素與空間劃分相結合,打破常規的空間劃分形態,從而營造出不一樣的空間質感,利用空間的圍合打造私密性。那么,如何將波點元素與空間完美的相結合呢?
眾所周知,餐飲空間中包間設計最能體現空間的私密性,這也是體現人性化設計的重要方式。但凡做過室內設計的人都知道,設計師在做方案的初始階段,通常會通過氣泡圖來劃分空間的功能區。由此,我們可以大膽地嘗試,保留氣泡圖的形式,結合波點的樣式去圍合空間。通過圓與圓的相切,大小不一、形態不一來體現波點空間的連續性,減少空間的阻隔,最大限度地延伸空間。此外,波點與空間劃分的結合不僅體現在平面布局上,也體現在空間構成上。從二維到三維的空間轉換,也是波點元素從平面到立體的轉變。
2.2 波點元素與多樣化形態
本文重點在于探究波點元素形態的多樣性。從平面的角度來看,波點元素早已普及,從歐洲中世紀開始到20世紀初新印象主義繪畫的出現,再到20世紀60年代草間彌生的藝術作品。顯而易見,之前更傾向于對波點元素做平面圖案的探究與設計。服裝設計中波點作為流行藝術與服裝有天然的關聯,設計師們從中得到靈感,并賦予服裝以新的含義。當波點碰撞服裝,波點搖曳配飾,波點點綴美鞋,演繹出不同的風格特征。在商業空間中,平面圖案的運用也是無處不在的,當然,波點元素的平面圖案也隨處可見,草間彌生給日本道后溫泉酒店做的客房設計,房間里墻面的壁紙、吊頂的裝飾,以及房間的軟裝都是由平面的波點元素圖案構成的。
2.3 波點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
從半立體空間界面裝飾的角度來看,波點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并不是很常見。半立體(relief)又被稱為“二點五維構成”(tow and half dimensional design),是在平面材料上進行立體化加工,使平面材料在視覺和觸覺上有立體感,但沒有創作物理空間的構成方法,故稱為“半立體構成”。從半立體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半立體可以用平面通過彎曲等手段形成。因此,在空間設計中,可以大量采用這樣的形式進行空間界面的裝飾。另一方面,從完全立體的角度來看,波點的立體形態無非是球體,那么對于球體表面以及球體形體組合關系的處理極為關鍵。
2.4 波點元素與室內材質
餐飲空間中,界面的形式通常是與材料結合在一起的,材料是任何設計和生產的物質基礎,也是任何一種形式的表現媒介和承受載體。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物理性和視覺性,設計的形式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適應和表現材料的結果。本文在重點探討波點形態的同時,通過材料來更好地表達波點的形態。在對材料的搭配中尋找粗糙和光滑、透明與厚重、密集與稀疏的關系,將波點豐富的形態與材料相結合,表達出更多的層次。
餐飲文化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文化,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但隨著社會文明和人們審美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更青睞于特色餐飲空間。本文重點在于探討波點元素在餐飲空間中的表現,通過將波點元素與空間布局、多樣化的形態、材質等結合去論述。通過波點這樣的元素營造出風格獨樹一幟的餐飲空間,在原有的設計基礎上進行深入的研究,從平面圖案到半立體飾面再到球形立體空間,將餐飲空間進行最大限度的豐富化,營造出風格化的餐飲空間。風格的形成,除去人的首要作用以外,材料和技術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將材料、技術、元素等和諧統一起來,仍是今后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草間彌生(日).圓點女王草間彌生[M].中信出版社,2015.
[2] 衛東風.商業空間設計[M].上海:上海美術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徐杰(1992—),男,江蘇揚州人,南京藝術學院2015級藝術設計碩士,研究方向:室內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