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摘 要: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進出口國,作為中國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產業之一的紡織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增長點。中國產業用紡織品的快速崛起和持續發展,拉動了紡織工業經濟的增長。中國目前已經是世界上產業用紡織品的生產大國,同時也是消費大國。盡管中國國內產業用紡織品產量在不斷快速增長,但進口額卻同樣也在增長。貿易引力模型證實,貿易伙伴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和地理距離等都對貿易進出口額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關鍵詞:貿易引力模型;產業用紡織品;貿易出口額;貿易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 F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169-02
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物理學中牛頓提出的萬有引力定律:兩物體之間相互引力與兩個物體的質量大小成正比,與兩物體之間的距離遠近成反比。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期, Isard&Peck(1954)和Beckerman(1956)即憑直覺發現地理位置上越相近的國家之間貿易流動規模越大的規律。而將貿易引力模型應用于研究國際貿易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并提出了該模型的觀點:兩國雙邊貿易規模與兩國的經濟總量成正比,與兩國之間的距離成反比。近些年以來,引力模型在雙邊貿易流量決定因素實證研究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其理論基礎也越來越完善。
引言
在我國的紡織品進出口貿易中,貿易的引力模型用來分析中國的紡織品在海外市場上的經濟競爭力以及市場,從而如何影響貿易出口的機制。谷克鑒(2001) 對引力模型的理論、方法進行了理論驗證,并建議在構造我國貿易引力模型時應增加一個外向型貿易轉移推動的變量,以揭示過渡經濟對我國貿易流量和貿易流向的影響。李應振、李玉舉(2010)根據增長率趨勢法將1979—2008年分為三個時期,從而進一步實證得出:進口替代能力、進口商品結構特征、宏觀調控措施、各國對華貿易政策、大項目集中進口等是影響波動的主要因素。常榮平(2016)對中國與其前27為貿易國的出口總額運用貿易引力模型進行了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從文化、政策、經濟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發現出口總額與地理位置、文化距離呈負相關,與經濟總量、是否簽訂FTA、人均收入呈正相關;同時,更深層次分析了我國與不同國家之間的貿易潛力、貿易不足,提出了進步的發展空間。
一、產業用紡織品
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紡織品進出口國,紡織業是中國國民經濟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非常重要。產業用紡織品是新興產業,是紡織工業三大方向之一,其技術含量高、高附加值、高人均產值等特性使其成為了紡織工業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調整轉型升級的關鍵。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貿易主要集中在發達的歐美國家和亞洲國家,其中,歐美發達國家以美國和德國為主,日本、韓國以及中國香港則是亞洲紡織品貿易進出口主導地區。同時,亞洲地區的進口份額遠遠超過了歐美地區的進出口份額。
產業用紡織品是紡織業的重要構成部分,與一般的服裝用、家用紡織品不同,它是指經過專門設計的、具有工程結構特點的紡織品。目前,產業用紡織品已被廣泛應用于交通運輸、航空航天、醫療衛生、環境保護、新能源等領域。常見的產業用紡織品有:包裝材料、土工布、蓬蓋布、工業用邊料、產業用線、繩、纜,文娛體育用品的基布,過濾網材料及篩網等。
在產品市場中,產品需求量的影響因素通常分為需求和供給兩個層面,對于產業用紡織品進口的影響因素分析同樣也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研究。需求因素主要包括國內紡織業發展水平、紡織類產品結構狀況和其他相關產業需求量的變化,同時也包含其他因素,如國民收入的提高、外資數量等因素。供給因素則主要是受國內產業用紡織品行業生產規模的擴張、國內外同類可替代產品價格差異或因人民幣升值而產生的進口價格差異等影響。
國內對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是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貿易的最大影響因素,并且我國對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量仍在增長。國民收入的增加代表著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提供,從而需求的紡織品數量增加、質量提升以及品種更多樣化。特別在當前低碳經濟和節能減排的經濟環境下,環保、高效復合型的產業用紡織品備受關注。因而國民收入的增加會擴大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額需求。從目前來看,國內產業用紡織品產量的提高并沒有實質性地減少對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量。相反,進口額相比生產量增長更快,這說明國內產量雖然在提高,但是并沒有在根本上滿足國內對于產業用紡織品特別是高端產業用紡織品領域的需求。雖然同時期進口價格有所增長,但并沒有抑制進口額的增長,相反我們看到的是進口額隨著進口價格增長而正向增長。這說明,價格的增長對進口量的影響并不大,產業用紡織品進口可供選擇的合適替代產品較少,需求彈性較剛,因而進口量的變化并不明顯。
二、貿易引力模型
貿易引力模型作為研究雙邊貿易流量的經典模型,已經被廣泛應用于影響雙邊貿易因素的研究。很多學者也通過實證研究證明了雙邊貿易流量和兩國間經濟總量以及兩國距離之間存在重要關系。那么,雙邊貿易國經濟總量以及兩國間距離是否會影響我國產業用紡織品從何國進口,即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是否會傾向于選擇經濟總量大的、距離相對較近的國家?對此,我們將從這個方面入手,利用2014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額最大的30個國家的相關數據,通過貿易引力模型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國別選擇進行實證分析,以檢驗兩國經濟總量和兩國間距離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的影響。
Tinbergen和Poyhonen提出的原始貿易引力模型表達式為:
其中,Tij是兩國雙邊貿易額,Yi是i國的國民生產總值,Yj是j國的國民生產總值,一般用兩國的GDP代替;Dij是兩國之間的空間地理距離,一般可以從地圖上得知;A是常數。
三、模型構建與數據選取
為了便于實證研究,將上式轉化成對數的線性方程形式,并增加隨機誤差項,得到下式:
基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2014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具有代表性的30個國家,利用2014年的橫截面數據對其進行實證研究。數據一部分來源于《中國統計年鑒》、《紡織工業發展報告》、《紡織工業發展報告》等,貿易數據來自于Uncomtrade,各國的GDP數據來源于2014年IMF網站的年度數據,我國與各國的距離數據為我國首都北京與各國首都之間的直線距離,從百度地圖網站查詢計算得到。
我們將貿易引力模型的公式轉變成了對數形式,再依據新加入的變量,最終確定貿易引力模型公式為:
式中,InMij表示取對數后的我國從貿易伙伴國的產業用紡織品進口額,InGiGj表示取對數后的我國與貿易伙伴國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乘積,InDij表示的是我國首都北京與貿易伙伴國首都之間的直線距離,InEXj表示的是貿易伙伴國產業用紡織品總出口額;APEC是虛擬變量,如果貿易伙伴國是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成員國,則APEC為1,否則為0。β0到β4是各變量的相關系數,β0是常數,μ是殘差項。
利用Stata軟件進行回歸分析后得到回歸方程如下式:
四、回歸結果分析
由回歸結果可知,我國與貿易伙伴國的經濟總量會影響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額,兩國經濟總量每變動1個百分比,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變動0.65個百分點。兩國間距離也顯著影響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貿易,變動系數為負的1.82,表明距離增加將會使我國考慮適量減少從該國的進口。此外,伙伴國的出口增加對我國進口起到促進作用,伙伴國每增加1個百分點的出口,我國將多從該國進口1.06個百分點。另外,APEC成員國因素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的影響不是非常明顯,在0.1的顯著性水平下并不顯著,可見APEC這一制度性因素并沒有對產業用紡織的進口有太大影響(此處回歸得出的系數為負可能與選取的數據樣本有關,按正常理論與事實系數應該為正)。由此可見,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貿易符合貿易引力模型,即貿易雙邊經濟總量越大,產業用紡織品的貿易量也會越大,我國進口額越多;而兩國間地理距離會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起到阻礙作用,即相同情況下會更多地考慮從距離較近的國家進口。此外,若貿易伙伴增加產業用紡織品的出口的話,則會增加我國對伙伴國的進口。相對來說,APEC成員國對于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影響并不顯著,即APEC經貿制度對產業用紡織品進出口貿易額影響的成效不是很顯著,原因可能是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多數在歐美地區更為發達。
五、結論
本文主要從回歸分析和貿易引力模型檢驗兩個方面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影響因素進行了實證分析。回歸分析中,從需求因素、供給因素、價格因素三個方面選取了4個解釋變量,建立回歸方程。雖然本文并未實證解析該回歸,但從實證研究可知,國內對產業用紡織品的需求量是影響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貿易的最大因素,需求量的持續增長引發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額增加;國民收入提高會增加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額需求;而國內產量的提高和進口平均價格的增長并沒有影響到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可能原因是我國國內的產業用紡織品生產主要還是集中于中低端常規產品,國內產量的提高并沒有影響到我國對于高端產業用紡織品的大量進口需求。而匯率水平和紡織業利用外資情況對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的進口額并沒有造成實際影響。
參考文獻:
[1] Isard W,Peck M J. Location Theory and International and Interregional Trade Theory[J].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54, (1):97-114.
[2] Tinberg J. Shaping the World Economy, Appendix VI[J]. An analysis of World Trade Flows,1962.
[3] 谷克鑒.中國貿易引力模型的構造和貿易流向問題研究[J].財經政法資訊,2001,(1):28-31.
[4] 李應振,李玉舉.韓國對中國外貿發展的影響及雙邊FTA展望[J].亞太經濟,2010,(2):53-57.
[5] 常榮平.基于貿易引力模型的中國出口貿易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6,(9):7.
[6] 顏文書.我國產業用紡織品進口貿易研究[D].上海:東華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