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
【關鍵詞】 體育教學;示范性講解;實效;提高;方法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4—0121—01
示范性講解在體育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進行示范性講解可以規范學生的肢體動作。本文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初步探究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應用示范性講解模式提高體育教學實效。
一、提高學生示范的積極主動性
教學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學習的方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興趣愛好。體育項目種類豐富,初中生由于社會閱歷淺薄,對具體的體育項目還不是很了解,因此無法確定自己對哪個體育項目更感興趣,學生對體育項目的不了解造成了學生不知道自己的體育興趣是什么。因此,教師在體育課上進行示范性教學可以讓學生了解體育具體項目中肢體動作的內容,從而讓學生在不斷觀看中找到自己的興趣。興趣使得學生可以更加專注于體育鍛煉,興趣也可以激發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積極主動性,對自己所感興趣的體育項目有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更勤奮的體育鍛煉。學生通過反復鍛煉和觀看教師的示范性動作講解,自己的肢體動作也更加規范。此時教師可以退出示范教學的角色讓學生自己去給別的學生示范肢體動作。
例如,教師在進行“立定跳遠”教學時,可先自己給學生做示范,明確“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和注意點,然后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訓練,在學生鍛煉的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指導作用,細心指出學生的動作錯誤并幫助學生改正。最后,教師可以挑選出幾個“立定跳遠”動作規范的學生給別的學生做示范,其他學生通過觀看示范學生的動作可以發現自己動作的錯誤,從而不斷糾正使動作達到完美。與此同時,示范學生也給其他學生形成了一股榜樣的力量,激起了學生積極主動地鍛煉自己肢體動作的熱情,大家追隨著示范學生的腳步,體育素養和身體素質不斷提高,成為一個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靈活應用體育教學策略
一位優秀的體育教師必定不是每天強迫學生訓練的教師,而是在體育教學中講究教學方法和策略的教師。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靈活應用體育教學策略可以提高教學效率,更易于學生理解教師所做的示范動作,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靈活應用體育教學策略,首先在進行動作要領講解時要簡單明了,以讓所有學生明白為主要目的。由于初中生年齡小,社會閱歷和生活經驗都很有限,因此教師如果采用體育專業術語進行教學就會給學生對動作的理解產生障礙,極大地降低了教學效率。因此,教師在進行動作要領教學時要注意語言的通俗易懂,要盡可能地運用生活化的語言給學生講解。將體育教材上的專業術語轉化成通俗化的語言,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
另外,教師靈活應用體育教學策略也需要在教學過程中抓住重點,僅僅圍繞教學大綱中所要求的教學目標展開教學。體育作為一門發展歷史悠久的學科,內容繁雜。因此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教學策略會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混亂,更不利于教學任務的開展。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采用“兩點論”的教學策略,即捉住教學大綱中的重要內容,詳細講述重點掌握的知識點,對于非重點只需一筆帶過。例如,教師在進行“接力跑”訓練時,要先給學生講解接力跑的比賽規則和成績計算法以及在接力跑中取得好成績的技巧,更重要的是對接力跑的每個參賽人員的優勢分析。爆發力強的學生可以接第一棒或者最后一棒,耐力強的學生可以安排在中間位置。
最后,教師靈活應用體育策略也要求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將復雜的體育動作給學生生動地表演出來,讓學生更清晰直觀地看到復雜體育術語所表達的體育動作。例如,在進行足球的教學時,學生對“標志桶過桿射門”這個足球術語不理解,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演示這個術語表示的全套動作,讓學生對這個術語有個初步了解,然后再進行分解動作教學,讓學生通過觀察掌握每個分解動作的動作要領。由此可見,教師靈活應用體育教學策略可以極大地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肢體動作標準化。
三、適當激勵學生,給學生更多的自信
激勵可以給學生更多的自信心,自信心是提高學生體育素養的重要方面。因此,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給學生講解動作要領并善于發現學生的體育特長,鼓勵學生繼續努力。例如,在進行體質健康測試的800米測試訓練時,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一些勵志的人物傳記,通過這些例子給學生加油打氣,讓他們學會戰勝自己,在挑戰自己的同時樹立自信心。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