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英
【摘要】隨著小學至高中階段的基礎教育模式改革及策略創新的進行,幼兒園教育模式的轉變以及改革突破逐漸受到各教育部門的重視。如今,幼兒園教育模式中,教學內容與形式常年不變,不僅使得教師們的教學惰性進一步凸顯,幼兒們的綜合素質啟蒙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幼兒園教育改革應當立足于當前幼兒教育現狀,從教學問題出發來靈活選取教學改革策略。下面,筆者將從當前幼兒教育現狀出發談談如何進行有效改革。
【關鍵詞】幼兒園教育 現狀 改革
在小學至高中基礎教育階段教學改革及創新的教育大環境下,幼兒園教育改革也逐漸被提上日程。要想讓幼兒園教育跟隨時代發展潮流,讓幼兒的思想啟蒙效果滿足當前社會人才需求,教師就必須針對當前幼兒園教育現狀進行改革與創新。如何將現行幼兒園教育模式進行有效改革,切合新時期教學標準與要求是所有幼兒教師所面臨的教學問題。因此,作為幼兒教師一定要立足于當前幼兒教學現狀,探討如何采取改革策略,推動幼兒教學質量層次性向上發展。
一、幼兒園教育之現狀探討與具體問題分析
最初,幼兒園教育改革是由幼兒教師們自發組織而提出的,隨著基礎文化教育課程在素質教育理念下不斷地創新改革,幼兒園教育課程的創新之路正在被挖掘。果不其然,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國家教育部門就幼兒園教育發動了徹底性的理念改革,但是這些改革措施與策略方針給今天的幼兒園教育是否帶來了實質性的改變,答案卻是不確定的,很多教育學者對其進行了詳細的分析,筆者認為改革給幼兒園教育帶來了一些新興的教學模式與方法,教師們的教學觀念也正發生著潛在的變化,但是改革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教學缺陷。
在改革的影響下,幼兒教師們的教學模式由知識填塞轉變為互動教學,幼兒們在課堂上的自由性進一步加強,其學習思維也正發生著個性的變化,就教學資源而言,學生們可以在豐富的教學活動中國表現自我,且每一項活動都具有大量的教學材料作為支撐。當然,部分教學學者們對幼兒園教育提出了一些看法,例如改革的理論支撐性不強,教師們雖然在自身意識中加強了改革觀念,但是在幼兒教學課堂上體現出“形式重于內容”,使得本就時間緊張的幼兒園教育課堂變得時間分配紊亂、不足。教師們的實際教學改革目標不明確,使得幼兒教學課堂上幼兒的學習心理逐漸由積極變為消極,而且部分教師在課堂上存在“渾水摸魚”現象,在教學的過程中總是以拼湊而成的教學資源來填補傳統教學的空缺,而教學內容的本質精神并沒有得到有效傳遞。
二、幼兒教育改革特征與形勢,模式創新的必要性探討
就我國當前的幼兒教育改革而言,其在形式上表現為由上而下,教學理念由中心向四周擴散,這種教學改革模式一方面有利于在教育部門的強力號召下快速、完整的實施整個教學改革過程,使得教學理念能夠得到有效滲透,但是一方面又會出現改革實際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與探討,造成改革實用性差。除了上述問題,筆者對幼兒園課堂教學進行了實際考察與探討,發現幼兒教師們對于“由上至下”的教學理念并不能自身產生足夠的理解掌握,反而在教學理念不斷滲透傳播的過程中產生一些理解性偏差,造成幼兒教育課堂的教學方向發生微妙性變化。筆者認為,當前幼兒園教育改革的本質來源是由于幼兒教育課堂中暴露出大量問題,嚴重阻礙了幼兒園教育質量的提高,因此“由上而下”性改革并不能完全體現出對實際教學問題的思考,反倒主觀性很強,幼兒教師們面臨的教學難題也越來越多。
就上述的一些教學改革問題而言,如今幼兒園教育改革模式必須要進行及時創新,否則整個幼兒園教育質量將會發生階梯性下滑,尤其“由上而下”式的教學方針必須要由新的教學改革方針來代替,新改革方針必須要實事求是,從幼兒園教學課堂的每一個教學問題出發,從每一個幼兒教師們面臨的教學疑點出發,從幼兒們在課堂上所遇到的學習問題而出發,真正地將幼兒園教學改革推動至“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層次,讓幼兒園教學改革保持正確、良好的發展態勢。
三、幼兒園教育改革的高效策略與關鍵事項
(一)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課堂問題
為了彌補當前教學改革“由上而下”的缺陷,教師們應當在幼兒教育課堂上從實際問題出發,充分考慮每一個幼兒的課堂感受,而不是一味地去照搬教學改革理論,讓幼兒課堂更具實用性。
比如,在幼兒活動課堂上,我組織幼兒們搭積木時,我發現很多幼兒在對照圖本搭積木時對一些模型特征無法看透,導致整個搭積木環節遇到了阻礙,我從這項實際課堂問題出發,改變了以往學生自由搭積木,教師一味追求課堂自由活躍度的課堂觀念與方式,而是將課堂內容視為第一位,與學生們就搭積木進行了充分討論,自身針對實際問題進行實際改革,極大加強了改革的自主性與靈活性,幼兒們在搭積木過程中也得到了有效進步提高。
(二)加強評價力度,引導改革向提高幼兒素質出發
傳統的教學改革成果表現出其強制性較強,教師們總是在被動的接受教學改革理論并被動實踐,為了體現出當今幼兒教育的自主性與創新性,教師們可以加強評價力度,引導改革向提高幼兒素質出發。
比如,在幼兒美術課的教學過程中,我在美術教學內容上進行了調整,讓其與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充分結合,除此之外,我還安排了課堂教學評價,與每一位幼兒進行交談,討論其是否在課堂上調動起了學習興趣等等,以此改善教學過程,不斷加強幼兒的綜合素質。
結語:幼兒園教育對于培養社會優秀人才具有重要的啟蒙性開端作用,它是一切基礎教育之基礎,應當從最根本的教學理論本質出發,向幼兒進行文化、情感滲透,繼而使其在文化教育中獲得良好的接受力。但是,當前幼兒教育現狀遠未達到素質教學標準,因此幼兒教師必須立足于當前教學現狀,從一切教學問題之根本出發,探討最優化改革方案,采取最有效改革措施。
【參考文獻】
[1]李季湄.我們改變了什么我們還能改變什么[J].幼兒教育,2006,(10)
[2]朱家雄.對幼兒園課程改革的所見所聞和所思(下).[J].幼兒教育,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