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萍
摘要:聲樂表演是包涵了聽覺和視覺的雙重享受,在音樂藝術中具有獨特的魅力,而舞臺表演是學生在舞臺上的實際操作,作為課堂學習和藝術實踐的有機結合,表演的作用不容忽視,我們必須要多加重視。本文對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之間的融合進行了細致的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觀點,結合學生的真實情況和相關方面的問題進行論述,并且能夠有效的提出一些比較好的措施,利于解決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融合的教學研究與實踐的問題,力求讓人們能夠真正的認識到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融合的重要性,也給教授聲樂課程的教師一定的借鑒和引導,從而使他們能夠正確的進行文化知識的教授,利于聲樂文化的長足發展。
關鍵詞:聲樂課堂 舞臺表演 融合
聲樂表演是一門藝術,它是一種聽覺和視覺的雙重盛宴。聲樂演唱是通過聲音來表達歌者的情感,但是在舞臺上表演,如果僅僅是站在哪里,卻會給人一種呆板的感覺。我國的聲樂藝術迅速發展,現今的形式是視聽結合,需要通過聲音和表情、眼神、動作等協調地表現出來。
優秀的聲樂舞臺演繹家們的表演,可不僅僅是聲樂的基本練習,他們還要做出很多努力才行。要對舞臺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學會駕馭這個多變的舞臺,充滿表現力,在表演一個作品的時候,能夠成功的抓住這個作品的閃光點,并且通過自己的聲音和動作進行還原,要賦予這個作品生命力和活力,這才是終極目標,所以此時得出一個結論,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融合是大勢所趨,不可缺少的環節。這項大工程就需要教師們的努力了,要加強學習聲樂的學生在舞臺表演上的張力,只有從點滴做起,培養成習慣,演變成愛好,才能在舞臺上有超然的表現,使聲樂藝術達到一個超然的境界。
一、舞臺表演在聲樂演唱中的重要作用
舞臺對于聲樂表演者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極其重要的存在。音樂藝術發展的幾十年間,聲樂舞臺表演是最受人們歡迎的形式之一,這是有一些原因的,因為聲樂表演比較親民,不需要太繁瑣的思考就能夠欣賞,而且風格較多,變化性強比較被大家喜歡。所以,這就對于聲樂舞臺表演者來說,需要更高的要求和難度,聲樂舞臺表演者需要精湛的聲樂功底和技巧,完美的音色音域,還要有比較強的表現能力和應變能力,這樣才能良好的塑造人物形象。
演唱者在接到作品的時候力求要表現出作品的精華,都會仔細研究作品,分析這個作品中的主旨,要表現的這個人物的性格,怎樣表演才能更加完善,不能太夸大也不能克制,演唱者在舞臺上的表演狀態直接影響著聲音的表達,表演者表演當天情緒較好或者激昂,這個聲音的表達也一定是十分好的。
演唱者是作品的傳達者,觀眾只有通過演唱者才能感受到作品中的故事。觀眾看到表演后會忘卻自己,用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去。從而得到精神上的放松,表演者作為紐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精良的舞臺表現力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二、聲樂課堂教學和舞臺表演之間的聯系
舞臺的表演狀況是對于學生學習的檢驗,俗話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舞臺表演者的演出是平時學習的體現,舞臺上的表演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經過不斷的完善和淬煉創作出來的,在舞臺上進行的表演,不能木訥的一動不動,也不能毫無規則的來回亂動。
要準確的找好自己的位置,力求聲音和動作能夠完美結合,從而把整個舞臺的節奏把握在手中。如果舞臺需要以優美的姿態呈現,那么就要迅速的和音樂環境交融,舉止要合理,用專業的素養完成作品的訴求,這就需要在生活中多加練習了。聲樂教學課堂是學生們學習知識的地方,如果沒有經過系統的學習,那么在聲樂舞臺上的表現就很難出彩,想要成功更是難上加難。
檢驗學生學習情況的方法就是在舞臺上表演,需要經過不斷的實踐和學習才能不斷進步。聲樂課程的學科特點比較明顯,簡單來說就是需要不斷的訓練來增加實戰性。良好的聲樂基礎和書本知識是聲樂藝術的教學的見證,聲樂課堂的教學是否成功也是由表演的好壞決定的。舞臺表演是一塊試金石,可以有效的看出理論是否扎實可靠。通過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的有機融合,更能對學生進行歷練,讓學生能夠有個綜合的提高,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三、學生在舞臺上表演的情況
學生在舞臺上的表演情況各異,可以明顯看出十分缺乏,會出現諸多情況。有一些學生在臺下的時候給人感覺十分放松,無論是表情、動作、聲音等都非常好,但是只要一上了舞臺就出狀況,聲音音質不好,動作不協調,這些問題的原因,都是因為在舞臺上的實踐太少,只有理論空無作用。
還有一些自我調節能力較好的學生,雖然心理素質較好,但是在舞臺上的表現平平,動作生硬,腦子里面的東西不能用身體表現出來,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實踐不夠所致。所以可以看出,我們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的教學進行有效的融合,通過在舞臺上的歷練,來提高學生對于作品的理解,保證學習效率,在玩的過程中能把理論和實踐用的得心應手。
四、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教學有效融合的措施
1.用舞臺作為學生的練習場,烘托聲樂學習的環境氛圍
學生學習的好是學校的功績,所以學校要適當的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平臺,讓學生能夠在比較完善的環境下進行學習。氛圍好了,學生的學習自然會事半功倍,學校也可以經常的舉行一些大型的活動和音樂的座談會,讓大家互相交流,有一個進步的空間。舞臺上的歷練是一個必要的過程,可以有效的把學生學習到的理論知識,變成融入自己身體的習慣。這樣可以讓教學的時間大大減少,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舞臺上的練習機會增多,學生能夠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學以致用,讓學生對這一學科感興趣。積極性也得到了提高。這些都需要教師的配合和引導,教授聲樂課程的老師需要時刻的注意學生,鼓勵那些沒有自信的學生,表揚那些積極自主的學生,培養學生的表演欲望。在每次的練習和實踐后,教師要組織學生查缺補漏,總結自己的優缺點,為了能夠更好的表演而努力。讓同學們互相學習,互相進步。
2.利用學生對于藝術的想象能力,培養學生在舞臺上的臺風和自主感
聲樂演唱并不是固守陳規的,它需要想象力和創造力。臺上的表演都是個人對于作品的理解,想象力是和思維、情感相結合的。演唱者在演唱時候的動作都是之前預想后做出的,這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思維是不受自然空間限制的,學生是經過自己對于事物的理解,把自己的真實情感思想,融入到作品中呈現出來的,讓表演能夠觸動人心。聲樂表演能夠有感情的表現出來是聲樂表演者的最終追求。
教師在教授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用一些有代表性的知識進行教授,要給學生一些自己的空間,通過自己的智慧進行揣摩,最后形成自己的風格,能夠獨立自主的去解讀作品,這是教師們應該認識到的問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練習,形成自己的風格,用真實的感情去學習必定前途無量。
3.表演之前要做好完備的演唱準備
演唱的本身就是動與靜的結合,它需要有表演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個表現的好壞和表演者的臺上演出有著直接關系,歌曲聲音是基礎,動作是完善,整體的表演好不好全在于這之間的搭配和詮釋。表演者通過自己對于作品的展示,讓受眾看到表演,只有受眾被打動了,表演者的表演才能說是成功。所以做好表演前的準備就顯得尤為重要。
4.有效的培養舞臺表演者,對于作品的理解和把控能力,這樣才能利于二次創作
聲樂是表演人的內心體現,表演者一般會把自己的感情投入到其中,運用自己的閱歷和理解對于作品進行詮釋。這種抒發的情感,可以讓表演者有一定的滿足感。一個作品能夠完美的表現出來不僅僅是外部的表情,還有內在的抒發,學生在舞臺上練習的時候不要把這個當成一個負擔,而是把它當成樂趣。在二次創作時要在尊重作者作品的同時,在自己的理解上,添加一些主觀感受,成功的把握作品的真諦,進行二次創作。演唱者需要通過自己的方式,消化吸收作品的真諦,再通過自己的表現方法展現在受眾的眼前,怎樣能夠將作品表現得出彩就需要表演者自己的內在素養了,這是每個表演者的不懈追求。
5.生活上要時刻的積累經驗,上臺要克服膽怯心理
有很多的表演者會在登臺前惴惴不安,這就是一種心理障礙,需要經過不斷的練習和調整進行克服。藝術源于生活,要給自己進行心理暗示,在生活上不斷的積累,從而讓自己有所進步,人生的閱歷也會增加,對于作品的詮釋會更加完美。
五、結語
聲樂演唱不僅僅是音樂知識的整合,是涉及方方面面的藝術。教授聲樂課程的教師想要讓自己的教學能夠有良好的效果,認真的備課是本分,也需要針對學生自己的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基礎,去應對以后遇到的機遇和挑戰。在聲樂課堂的教學進程中,需要和舞臺表演進行良好的結合,理論和實踐的交融,讓舞臺的作用得到發揮,這樣才能讓聲樂演唱藝術得到長足有效的發展,最后完美的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參考文獻:
[1]龔亞虹.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融合的實踐教學研究[J].音樂時空,2015,(14).
[2]楊莉麗.聲樂課堂與舞臺表演融合的教學實踐分析[J].戲劇之家,2015,(06).
[3]任巖.探析中學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平衡[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1,(z1).
[4]杜惠秋.談高校聲樂教學與舞臺表演實踐的相互關系[J].藝海,2014,(03).
[5]李陽.淺談舞臺表演實踐與聲樂課堂教學的關系——以綜合性高校音樂專業為例[J].青春歲月,2012,(23) .
[6]施啟龍.淺談聲樂課堂教學與舞臺實踐[J].大眾文藝:學術版,2012,(10).
[7]劉世音.聲樂課堂教學中提高舞臺藝術表演能力的探索[J].美與時代月刊,2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