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耿紅
【關鍵詞】 初中;體育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9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2—0093—01
一、存在的問題
1. 落后的教學理念。目前絕大多數的普通初中依然把競技類的運動項目作為體育的主要教學內容。傳統的教學內容注定了落后的教學理念,許多體育教師通過競技運動進行教學時,只教導學生掌握這種運動技能,完全忘記了體育教學的正確觀念與正確目的。體育教學的目的是鍛煉身體,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以此進一步培養學生在體育方面的興趣與意識,進而達到讓學生終身受益的目的。但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因為片面地將重點集中在運動技能上,在觀念上完全落后于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只達到了在一定時間內鍛煉學生體質的短期目的,綜合提高與長期培養的新興教學觀念得不到落實。
2. 單一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一直是教學改革與創新的重點內容。在新形勢下,各個初中或多或少都對教學方法進行了一定的創新與改革,但是成效不甚明顯,問題依然存在,其根源就是目前初中所采用的體育教學方法過于單一,依然以最傳統的教師教、學生學的教學方式為主體。這種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完全漠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他們的自主性與獨立性都無法在這種單一模式下得到發揮,極易產生厭煩、敷衍心理。
3. 稀缺的學習興趣。長期以來,初中體育習慣性地將對學生身體的鍛煉放在第一位,忽視對心理素質的鍛煉和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學生一直以來在體育課上都只接受被動的辛苦訓練,很少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與愉快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視體育課為無趣的苦差,產生厭學、偷懶、懈怠等現象,連原本的身體鍛煉效果也會被削弱,更不用提什么對體育的熱愛與自覺。這種狀況與目前教育改革的目標與要求大相徑庭。許多體育教師雖然對這一問題帶來的不良后果有所認識,但是缺乏有效的解決措施,也有些體育教師抱著自暴自棄的心理,干脆讓體育課變成單純的活動課,放任學生去玩,這不僅是教師不負責任的做法,而且更使學生對體育喪失興趣和信心。
4. 錯誤的教學目標。初中的體育教學往往都把教學目標定在短期內,只追求在學生初中這三年,甚至只是某個學期能夠得到體育鍛煉就好,這與新時期素質教育提出的終身體育目標不符。教師只教導學生體育技能,或者只令學生鍛煉體質,一旦學生離開學校,體育教學停止,這些原本的教學成果就化為烏有,學生大多不會繼續進行已經有了一定根基的體育鍛煉,這無疑是體育教育資源的浪費。
二、對策
1. 拓寬體育教學內容。初中體育課在體育知識與體育技能外更要注重對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培養,培養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良好的耐性、合作性、團結性與競爭意識。經過小學之后,初中的體育可以說已經步入了一個較為高級的階段,因為初中生自身的特殊情況,體育教學也難免帶上了特殊性,要求學生在發展上能夠實現均衡發展、全面發展。為此,體育教師需要以全面、均衡的新觀念去看待未來的初中體育教學,這樣才能滿足新時期的體育人才培養需求。
2. 豐富體育教學形式。體育教師要在教學的形式與手段上下功夫,以創新精神開發出盡可能豐富的教學方法。舉例來說,在教授體育技能時不要單純地教授,可以采用說明與引導相結合的方法,刺激學生思考,讓他們找出一些彼此有聯系的運動技能的共性,觸類旁通,自行提高,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與活躍性。
3. 培養體育學習興趣。教師要注意觀察和了解學生的實際愛好,將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加入體育課之中。同時還可以將體育教學與社會實際相結合,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運動加入教學,比如跨欄、羽毛球等。通過這些手段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將體育運動當作自己的愛好,這樣一來,即使體育教學結束,甚至學生離開校園, 學生們也會因為自己喜歡而去繼續參與某項運動, 長期鍛煉,終身體育的目的就能得到實現。
4. 完善體育考核標準。體育教學考評有多種作用,包括對學生的體育發展進行導向,對學生的體育鍛煉量進行調節,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進行激勵。因此,體育教學的考核需要謹慎對待,建立嚴格、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確保其得到落實。體育的考核標準不能是單一的,要注意綜合評定各方面的綜合素質與綜合能力,使學生的長處與不足能確實地得到反映,務必要規避傳統教學中只以單一的運動數據進行考評的做法,否則,可能會因為考評缺乏公平性與合理性而引起學生的反感。
編輯: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