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七主曼
【關鍵詞】 作文教學;思考;想象;培養興趣
【中圖分類號】 G633.3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12—0123—01
在我們的生活中,從來就離不開寫作。作文能力,是一個學生語文能力及素質的綜合體現。在素質教育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因此語文老師都積極探索適合于學生作文的教法與學法。我也做了一些探索與實驗,收效甚好,現拿來與各位共享。
一、學會思考作文
思考,是一切思想的來源。作文就是要求學生有思想,有了思想,才會有真情實感的表達。黃孟軻說:“沒有自己思想的文章,就是沒有靈魂的文章”。學生在思考的時候,一方面是在學習和借鑒他人,另一方面,也是在重新構建自己的思維態勢。這是一個將自己已有的知識進行加工和整理的過程,這是一種隱形的創造,有了這樣的創造,作文已經是初具雛形,還愁學生不會寫作文嗎?
二、展開豐富想象
想象是指在外界刺激物影響下,在頭腦中對記憶的表象進行改造和重新組合,從而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有了想象,要寫的人、事、物等各種表象就會生動地聚集在大腦的屏幕上活動起來,象演電影一樣,學生一下子直入“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狀態,訴諸于文字時,文章寫的更形象、具體、生動。
三、提高作文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作文課堂要相對的開放,不能太封閉,否則,就會拘泥學生的思維能力,降低寫作的興趣。在作文課上,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對學生要有方方面面的了解,包括家庭環境、性格特點、興趣愛好、才藝特長等,教師只有在全面掌握了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因材施教。
四、拓寬作文體裁
在作文教學中,體裁單一,這就限制了學生的思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有不同的思維,如果老師加以指導或讓學生寫一些記事、狀物、寫人的文章(小詩),還可采用改寫、續寫、編寫等行文方式,這可以讓學生放開手腳,可以培養學生的想像、創新能力,使得學生的個性得以發展。由于學生個性、興趣、愛好的不同,導致了學生在作文教學課表現的不同。一些同學喜歡抒情浪漫,一些同學喜歡說理探究,一些同學喜歡平鋪記實,因此,我在作文課上,一是在訓練的初級階段,一般至少有兩道題目,以供選擇。多樣化題目,讓學生們都有話說,根據學生作文上的特長,老師還可以幫助個別學生進行分析、定題,目的是讓所有的同學都能找到寫作文的切入口;二是當學生都有了一定語言表達基礎和表達手法時,我就讓他們分組來寫,一般是三大組,一組一個命題題目,這樣學生作文由自由走向了不自由,由不受限制走向了受限制,這樣的訓練,旨在讓學生從自己的特長思維里走向薄弱思維,并讓其得到強化與提高。一句話,我是以多樣化的作文命題適應個性化的學生,然后,由個性化的學生來寫作多樣化的命題作文。
六、觀察再現生活
“生活教育就是生活中心的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就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就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就是死人?!碧招兄倪@一段什么是“生活教育”,強調的是生活對教育的重要性。生活是一切思想的來源,沒有生活,我們鮮活的思想從哪里來?首先要讓學生深入生活,體驗生活,在此基礎上,記敘自己的生活;其次,在記敘的基礎上,讓學生進一步提煉生活;最后,讓學生達到通過敘事能反映一定的題旨,并做到主旨突出。
七、名家與名言介紹
對古今中外的文化名家,我采用“一周一講、一講一人”的方式,講述他們對寫作執著的追求,對真善美的堅持與捍衛,從中讓學生感受作文不僅僅是一次語文活動,而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體現,同時讓學生積累名言,在大量積累的基礎之上,讓他們自己作文,然后盡量發揮學生的優勢,有時候,布置了散文詩類的作文,個別學生寫得富有詩意,這時候我會表揚說你有泰戈爾的詩風,然后緊接著在黑板上回放泰戈爾的經典名句:“不是槌的打擊,乃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臻于完美”、“云兒甘為一只鳥,鳥兒愿為一朵云……”
我用這樣的方式進行作文教學,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鼓勵他們信心百倍進行寫作,并在現有生活的基礎上借鑒學習別人的寫法,讓學生重新認識作文的作用及意義,產生對作文的使命感,榮譽感,崇尚感并引導學生戰勝“作文”,看重生活、看重作文,從不自覺寫作進入自覺寫作。對學生來說,這是提高學生作文效率最有效的策略。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