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學燕 李曉紅
【摘要】 數學的解題方法是數學的精髓,在小學數學新大綱中已把它列入基礎知識的范疇. 數學思想方法是學生獲取知識、解決問題、建立合理而又迅速的思維結構的有效工具,是把數學知識、技能轉化為數學能力的紐帶. 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的培養對于學習方法的運用來說是重中之重. 習慣成自然,筆者就小學生觀察、閱讀、傾聽三個方面來闡述數學習慣的培養問題.
【關鍵詞】 培養;習慣;運用;閱讀;數學
俄國著名的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良好的習慣是人在神經系統中所儲存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斷增值,而人在其整個一生中就享受著它的利息. ”這足可以說明,小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對他一生的發展都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小學階段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是每一位數學教師的重要職責,下面我就對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談幾點粗淺的看法.
一、 培養學生善觀察、會言語的習慣
現在我們使用的青島教育出版社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上面可以說有許多與大家生活有關的彩圖,都是發生在小學生們身邊的一些事情. 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數學信息. 特別是每一單元的主題圖,學生乍一看花花綠綠,紛繁復雜,一下小學生就非常感興趣. 刺激了他們的感官,讓他們感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的身邊,與大家朝夕相處. 這時就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找到對我們有用的數學信息?這時教師要指導學生如何觀察主題圖?如何從這紛繁復雜的信息中找到有用的信息?在指導學生觀察主題彩圖以后,一定要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交流,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作出選擇與判斷. 教師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爭取人人都有發言的機會與時間,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來描述彩圖上的情景,用已有的學具來擺一擺,用筆畫一畫, 并推薦一名同學在集中發言的時候發言,與全班同學交流.
二、培養學生認真閱讀的習慣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閱讀是學生通往知識世界的一個最重要的窗口”. 因此,從小學開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和數學課外書籍是很有必要的.
1. 培養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注意訓練學生閱讀數學課本的習慣,使學生具備閱讀課本的能力,在數學課中,應使學生把“看、讀、思、練”結合起來,從兒童一入學就應該帶領學生逐步學會看懂圖、式、文,再引導學生弄清術語,理解關鍵詞語,引發學生思考,隨著學生年齡和抽象能力的不斷提高,對課本內容提出更明確而具體的要求,讓學生養成先閱讀后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2. 培養學生閱讀數學課外書籍的好習慣
引導學生多讀一些數學課外書籍,讓學生從中感受數學知識的奧秘,“由于學生能對所讀書籍進行思考,所以就更容易掌握所學知識了,學生對書籍的思考越多,他的內心中由于書籍而激發的學習興趣越高,他學習起來就越容易”(蘇霍姆林斯基語). 因此,在教學中,我除了引導學生認真閱讀數學課本《你知道嗎?》,還通過網絡下載一些中外數學小知識介紹給學生,擴大了學生的知識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了愛閱讀的好習慣.
三、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
認真傾聽別人的見解,其實是在真正的獲取知識,讓其他的同學注意別人的想法與自己的有什么不一樣,為什么會不一樣呢?要認真思考. 其他的同學在聽到與自己不一樣的想法時,如果別人還在說,千萬不能打斷別人的發言. 因為這是對人最起碼的尊重,努力培養學生學會傾聽的習慣是我們大家共同的責任. “尊重別人等于尊重自己”. 在傾聽別人的描述時要學會思考,理解別人是怎樣利用這些信息來構建數學模型的?例如,我在教學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 長方形周長的計算》時,我出示了一個長方形,長是6厘米,寬是4厘米,請算一下它的周長是多少?同學們在認真看完題后很快就舉起手,我指一名同學回答說:“6 + 4 + 6 + 4 = 20(厘米),還有另一種列法就是6 + 4 × 2 = 20(厘米),”剛才他說的算式,你聽出什么問題嗎?誰能聽出問題在哪兒? 注意傾聽的學生一下就聽出問題的關鍵處6 + 4沒有加括號, 我當即表揚了這名同學是位認真傾聽的細心孩子. 這就充分說明,認真聽取別人的見解,能夠使我們獲取更多的知識,同時我們在學習的這個過程中,使我們的數學思想得到升華,數學思維得到錘煉.
四、培養學生勤思考、勤動腦的習慣
學生學習數學這一活動,歸根到底是思維的活動,只有勤于動腦,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形成各種數學能力. 教師首先要注意激發學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啟發學生思考的問題 . 其次要注意提供適量的思考依據,培養學生有根據、有條理、有序的進行思考的習慣 ;最后,要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個人的見解,主動探索新知,多渠道 、多角度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思維水平的逐步提高. 如要求學生用數學語言準確的表達17 - 8所表達的意義,學生一般表達為17減去 8得多少,但如果教師留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啟發學生從減法的運算名稱、意義等多角度進行思考,就會促使學生積極動腦,踴躍發言. (1)被減數是17,減數是8,差是多少?(2)17比8多多少?(3)8比17少多少?(4)8再添上幾就是17?(5)17減去多少與8同樣多?所以,課堂上教師要善于觀察,多方引導,恰當把握時機,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習慣是人們在長期實踐中養成的. 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必須貫穿在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 要堅持嚴格要求,示范誘導,反復訓練,才能取得預想的結果.
【參考文獻】
[1]陳俊伍.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學習習慣培養的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1,12.
[2]蔡慶超.小學數學學習習慣之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3.
[3]陳真清.小學生數學學習習慣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考試周刊,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