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泓穎 林蕓

【摘要】英語語用能力是英語教學的培養目標。但通過調查發現,大學生在英語語用能力方面存在不足,語用失誤時有發生。微信公眾平臺是新媒體時代應用非常普遍的微信這個社交軟件上的一項功能。本文基于調查,構建了“語用樂園”這一針對大學生語用能力學習的微信公眾平臺,從實證角度探索了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教學。
【關鍵詞】微信公眾號 大學生英語 語用能力
一、研究背景
1.微信公眾號研究發展趨勢。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社會。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 至2016年1月我國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到12.8億戶,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9.8億戶,接近九成網民通過手機上網,其中智能手機用戶超過6億,中青年為主力用戶。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手機將最終取代非智能手機。
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應用領域眾多,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信息交流及學習。大學生是互聯網與智能手機的主要使用者,順應大學生的成長環境與身心發展規律,利用新技術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是當代高校教師大有可為的研究新領域。
微信作為一種典型技術應用,有著內容豐富多樣,受眾面廣、傳播快速及時和交互方便快捷等特點,在移動應用活躍用戶數量上排名第一。據中國社科院發布的《2016年新媒體藍皮書》指出,截至2015年底,微信月活躍用戶數達6.97億,成為全球社交應用軟件的領頭羊。微信公眾號是微信軟件中的一個功能模塊,個人和企業都可以申請微信公眾號,通過公眾號平臺可以向訂閱用戶發送文字、圖片、語音、視頻等多樣化內容,并且訂閱用戶可以與平臺進行溝通交流互動。
關于英語的微信公眾平臺正迅速發展起來,反映了基于微信的英語學習的潛力和趨勢。英語微信公眾號為使用者提供了翔實的跨文化知識、豐富的語料和真實的語境,在提高使用者的英語能力上發揮著積極顯著的作用,成為英語學習和英語語用能力培養的重要平臺。
微信公眾號在教學實踐上的探索研究始于2012年,吳珂(2013)進行了運用微信公眾號建立通識課教學互動平臺的實踐,發現了微信公眾號在教學實踐上的應用優勢。閆博(2013)實踐證明通過微信應用電子檔案袋評價模式能夠對英語聽說教學發揮它積極的作用。柴陽麗(2014) 提出大學生非常渴望基于智能終端的英語學習活動的開展,微信公眾號應用于大學英語教學中具有積極意義。
2.語用能力研究國內外現狀。語用能力作為交際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交際者在特定的語境下選擇恰當的語言形式,達到交際目的的能力。語用能力不強會導致語用失誤,從而引起交際的失敗。培養學生的語用能力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
20世紀80年代,國外開始進行語用能力習得研究。突出研究代表有Rose & Kasper的《語言教學中的語用問題》、Kasper & Rose的《第二語言的語用發展》等。國內學者對于語用能力研究也成果斐然。學者們(戴煒棟,劉建達等)論證了語用教學的重要性、語用能力測試與評估、英語學習者語用能力的培養等。姜占好(2009)提出隨著科技時代教學手段的進步,應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來促進學生語用能力的提高。
關于微信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實證研究尚處起步階段,基于微信在大學英語語用能力的實證研究更是處于空白,因此本研究探究基于微信的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教學實證。研究首先通過調查問卷了解大學生語用能力的發展狀況及大學生語用意識,并調查微信公眾號的普及程度和受歡迎程度。然后以本校部分學生為實驗對象,以語用學為指導,設計針對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微信公眾號“語用樂園”,并對此微信公眾號在具體的教學環境開展準實驗研究。實驗前后收集前后測數據,并使用SPSS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考察微信公眾號“語用樂園”對提高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效果分析。最后通過對微信公眾號教學實驗中的具體情況進行歸納與分析,探究如何利用微信公眾號促進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教學。
二、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教學微信公眾平臺的構建
1.研究問題。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國經濟國際交流的增加,對大學生的英語語言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針對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英語語用教學,本課題主要研究以下問題:目前大學生語用能力的發展狀況如何?怎樣基于微信公眾號,構建語用教學模式并形成可操作性流程?
2.研究前期。本課題組以微信公眾號為基礎,以語用學為指導,以本學院的2013級城軌學生為實驗對象,于2015 年 3月到2015年12月在江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開展了教學實踐,對象為2014級城軌學生的兩個班級:14城軌1班39人,14城軌2班38人。在《地鐵英語》課程教學中開展提升大學生語用能力的準實驗研究,14級城軌1班為對照班采用傳統教學,14城軌2班為實驗班采用基于微信公眾號的英語教學。兩個班的學生均參加前期、中期及后期測試,本研究以前中后測數據為統計分析基礎。
本研究首先對2個班開展大學生語用能力測試前測,題目主要圍繞日常會話展開,比如關于拒絕、命令、邀請、致謝、問路、祝賀、告別等問題。前測分數分析表明兩個班的水平相當,有利于實證教學的展開。大學生語用能力測試總分40分,最高分僅為28,而最低分為10,表明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普遍較差,有待提高。P值均大于0.05,差異不具有顯著性,表明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差異不大。由于學生對國外文化背景的不熟悉和對具體語言情境的把握不到位,導致某些選項錯誤率較高。學生的語用失誤主要體現在語用語言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兩方面。
接下來本研究對實驗班學生是否擁有智能手機、是否使用微信進行了調查。調查表明,97%的學生擁有智能終端,這表明大學生群體中智能手機非常普及。進一步調查結果表明,在擁有智能手機的學生中,微信使用率達到97%。與學生訪談表明,大部分學生知道訂閱微信公眾號,但沒怎么訂閱學習方面的微信公眾號。
3.微信公眾平臺的構成。根據學生們在語用能力測試方面體現的問題,為實驗班量身打造了英語語用能力學習公眾平臺“語用樂園”,語用能力學習主要圍繞五種言語行為:感謝及回答、請求及回答、拒絕及回答、贊美及回答、道歉及回答,定期、不定期地發布相關語用信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分享語用學習資源,讓學生便捷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學習語用知識。我們把“語用樂園”微信公眾平臺介紹給實驗班學生,讓學生在微信上進行訂閱,而后學生可接收公眾平臺發來的每一期內容,實驗教學持續了兩個學期。
微信公眾平臺“語用樂園”的主要構成如下:
為了提高學生對“語用樂園”公眾平臺的閱讀興趣,加強師生互動交流,教師把學生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兩次信息整理任務,參與到微信公眾平臺的內容發布上來。教師結合課程授課內容和語用能力學習內容,主要圍繞語用能力五種語言行為,給學生尋找素材的范圍:英文笑話、英文歌曲、跨文化素材、英文對話視頻。教師不僅圍繞這些范圍整理素材,還整理關于語用能力學習的理論知識。讓學生參與進來的效果很好,人多力量大,學生們集思廣益,而且他們挑選的素材更貼近他們的關注點符合他們的興趣,對學習助益很大。比如在跨文化素材方面的選擇上,學生們不僅選擇了解各種國外節日風俗,還有國外假期安排,西餐禮儀,各國禁忌,俚語等。
學生們在教師的指導下按小組建立了微信群。微信群是各組學生互相交流的一個場所。學生們在里面討論圍繞微信公眾平臺的每期內容,交流學習感受,分享文字、語音和視頻,討論本組素材的搜尋和整理方向。教師還建立了一個全班的微信大群,有利于全班同學一起交流。每次微信公眾號新內容發布之后,就是微信群最熱烈的時候。
兩個學期以來,通過微信公眾平臺“語用樂園”發送的學習信息有上百次,圍繞著請求、感謝、拒絕、道歉、贊美等語用能力方面的五種語言行為為主題,發布了各種英文笑話、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片段、學生英文對話,以及相關理論知識、跨文化知識,教師和學生都從中得到了學習的樂趣和學習的成就感。
通過兩個學期的實踐,發現,基于微信的英語語用能力學習,極大提高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且有價值地利用了學生的課余碎片時間。比如,有的學生評價道:英語語用學習原來可以這么生動有趣。還有學生說: 原來參與微信公眾號的信息發布是這么有意思的事情,看著自己精心制作的學習內容發布出來,成就感油然而生,看其他學習內容的勁頭也更足了。
三、研究結果分析與啟示
1.研究結果與分析。中測成績分析:一個學期后,中測數據顯示,對照班英語總分均值74.55,實驗班英語總分均值為78.32,實驗班總分均值高于對照班,經T檢驗,P=0.007<0.05,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這表明經過一個學期實驗后,實驗班英語總成績同對照班對比有顯著性差異。
后測成績分析:兩個學期后,以英語語用能力調查卷進行后測,比較分析后測數據,實驗班和對照班英語總分均值分別為83.63和76.69,數據顯示實驗班總分及各單項的均值都高于對照班,且P值為0.000,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中測和后測數據統計分析結果均表明微信公眾平臺“語用樂園”的構建提高了學生英語語用能力。
2.啟示。微信作為新媒體時代智能終端中最普及的一個社交平臺,也是大學生們普遍使用的社交平臺,低頭族的說法就是源于現在人們總是低頭沉浸在智能終端帶來的虛擬世界里。所以充分利用智能終端的優勢,充分利用微信平臺傳播學習信息,讓低頭族們的碎片時間得到有價值的使用,是時代的發展需求,也是教學模式的發展需求。基于微信平臺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不能簡單地只是在微信公眾號上傳播學習方面的文字圖片資料、音頻視頻資料,學生單向被動接收信息,更應把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群作為師生交流互動,生生交流互動的一個場所,讓學習過程變得生動有趣的的教學過程。英語語用能力教學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語用意識,糾正學生們的語用失誤,并多讓學生了解跨文化知識。現有的英語課程教學主要注重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并沒有聚焦于語用能力的培養,因此基于微信的大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教學有力地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深化了師生和生生的互動,提高了學生們對英語的學習興趣,能有效提高大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
本研究只是致力于英語語用能力教學在微信公眾號上的實踐,其實微信公眾號在英語各方面教學上的發展大有可為,并且其他課程的教學也是一樣可以大力利用微信公眾號。這一切都有待于未來的深入研究和實踐。
參考文獻:
[1]王萍.微信移動學習的支持功能與設計原則分析[J].遠程教育雜志.2013(06).
[2]柴陽麗.基于微信的非英語專業大學生英語聽說學習訴求的實證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4(10).
[3]李首權.基于微信平臺的高職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
[4]林蕓.基于模因論的大學生課堂語用教學模式構建[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5(04).
[5]何春燕.我國語用能力培養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理論與實踐.2011(11).
[6]劉吉林.模因論指導下的高職英語專業學生語用能力培養研究[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12).
[7]盧勝男.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微型移動課程的設計與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