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莉軻
【摘要】本研究初步建構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隨機選取部分專業的學生實施此教學模式,然后通過一個學期的翻轉課堂學習,問卷調查學生對該模式的接受度和感受,旨在發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上的適用度、學生對此教學模式的真實感受,并根據研究結果就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課上的推廣與應用進行反思并提出建議。
【關鍵詞】微課程 課程設計 自主學習 學習效率
一、翻轉課堂的定義及其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可行性
大學階段是進行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學的最佳階段。首先,絕大多數大學生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技術能力,持有并能操作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等硬件設備;其次,從事大學英語教學的大部分教師在信息技術領域具備了一定素養,能夠勝任常規的學習資源制作、學習資源管理和發布等任務;再次,大學英語課程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大部分內容適合以任務驅動、交際教學的方式開展教學活動;第四,大部分大學生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能夠按照教學任務和教師的要求完成自主學習任務。
二、研究設計
1.研究目標。本研究初步建構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隨機選取部分專業的學生實施此教學模式,然后通過一個學期的翻轉課堂學習,問卷調查學生對該模式的接受度和感受,旨在發現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大學英語課上的適用度,及學生對此教學模式的感受,并根據研究結果就翻轉課堂在大學英語課上的推廣與應用進行反思并提出建議。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在筆者所任二年級4個班級的大學英語課中進行為期一學期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并在一個學期結束后對其共156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
問卷參考熊小強的《大學英語公共課翻轉課堂實證研究調查問卷》,經過反復討論與修訂,共設計了5個維度15個問題,涵蓋以下三部分的內容:第一部分,學生對于大學英語翻轉課堂課前任務的看法;第二部分,學生對于課堂活動的看法;第三部分,大學英語傳統課堂與翻轉課堂相比較。
3.教學模式設計。
(1)課前自學輸入。結合教材,梳理每個單元的重難點內容和與其話題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每次課提前一周將英語學習資源打包發到學生的班級QQ群和微信群中。要求學生在學習資料包的輔助下完成學習任務單上的課前自學任務,并完成相關問題,以此來檢測學生的課前學習情況。
(2)課堂內化及輸出。按學習任務單上的安排開展課堂活動,主要有詞匯測驗、短語翻譯競賽、編排對話及展示等內容。采取的形式有演講、成果展示、小組比賽等。
(3)課后拓展。通過附加任務實現課后拓展,有興趣、有能力或課堂活動得分低的同學可完成附加任務來獲得加分。附加任務的設計一般是課內學習內容的總結和升華。
4.研究結果。學期末筆者開展了問卷調查,調研學習者對大學英語翻轉課堂教模式的看法。問卷調查顯示:近45%的學生認為課前學習任務重,但在課前學習任務的難度方面只有25%的學生認為難度大,這個結果表明課前的學習任務需要學生較多時間的投入,這需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配合,這正是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
三、研究結果分析和反思
1.研究結果分析。
(1)翻轉課堂實現了英語學習資源的共享和系統化。大學英語“微課程”等課下學習資源不僅可以由本校教師團隊自己精心制作,還可以借鑒其他高校、學習機構以及學習網站優秀的英語學習視頻或材料,如外研社“外研之星微課大賽”的精彩教學視頻等。
(2)翻轉課堂幫助提高了學習者的學習效率、實現了其綜合能力的培養。由于翻轉課堂中把英語知識點的學習放到了課前,學生需要“帶著思考”走進課堂,其課堂的更多時間可用于學生及師生間的交流、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由學生來做英語的展示等,實現語言的有效輸出,使學生真正學以致用。
(3)翻轉課堂中存在的問題。部分學生在調查問卷中提及,他們對于翻轉課堂的認同和參與度還取決于一些與學習硬件及教師密切相關的客觀因素:如學校機房的電腦使用便捷度、學習資源和視頻的精彩程度、教師的課堂掌控水平、教學活動的新穎程度等,可以看出翻轉課堂對學校的硬件支持及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
2.研究結果反思。
(1)翻轉課堂的實施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共同的努力。大學英語翻轉課堂的實施并非單靠教師團隊教學視頻及內容的設計及制作,她需要多方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2)教師教學觀念和方式需要改變,教學能力需要提高。當面對視頻制作、教學環節設計、在線答疑解惑等一系列有技術含量、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教學活動時,部分教師對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表示壓力很大。這導致了教師團隊在制作翻轉課堂學習資源時的投入不同,程度參差不齊,其直接影響了大學英語翻轉課堂學習資源的系統化。
(3)針對學生的差異調整翻轉課堂的具體實施方式。在翻轉課堂中,課前視頻的制作及任務的設置應該針對學生的性別、專業、英語層次等有所調整。
四、結論
本研究發現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基本適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下,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培養了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保障了學生的英語產出,更好地體現“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語言的能力”這一課程目標。
參考文獻:
[1]王守仁.堅持科學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觀[J].外語界,2013(6):9.
[2]熊小強,高原,耿麗梅.大學英語公共課翻轉課堂教學實證研究[J].景德鎮高專學報,201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