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讀后續寫法是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在英語寫作教學運用這種教學模式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本文將從提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效果,將中文閱讀與英文寫作相結合,采用多模態互動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自覺性等三個方面來舉例分析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研究,并提出個人建議。
【關鍵詞】互動協同 讀后續寫法 英語寫作教學
英語寫作教學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知識集合教學,當前英語寫作教學中普遍存在學生的閱讀量不足,寫作素材相對貧乏,教學方法靈動性不足等必須解決的問題,將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工作中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輔助學生掌握復雜的英語知識體系。本文將簡單介紹讀后續寫法的定義,論述當代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問題,并從提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效果,將中文閱讀與英文寫作相結合,采用多模態互動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自覺性等三個方面來舉例淺談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方案。
一、讀后續寫法的定義
讀后續寫法是一種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簡稱為讀寫整合法。將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過程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閱讀具有吸收技能(receptive skill),寫作具備產出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將這兩者相整合可以使兩種技能互相促進,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在英語寫作教學在應用讀后續寫法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觀能動性,通過靈活而多樣的方法有效激發學生對英語寫作的興趣,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專業技能。
二、當代英語寫作教學的現狀問題
1.學生的閱讀量不足。促進英語教育的發展,發揮讀后續寫法的價值必須擴展學生的英語閱讀量,據調查研究,大多數學生的英語閱讀量較少,只注重英語教材閱讀,忽視了課外閱讀量,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提升,而閱讀與寫作密切相關,閱讀能力低下必然會影響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2.學生的寫作素材相對貧乏。有60%的學生反映在進行英語寫作的過程中經常會覺得寫作素材貧乏,很難下筆。某學校曾經在一次英語測試中以“Pressure”(壓力)為作文題目,很多學生在文中反復出現“I have much pressure”的錯誤表述方式,很少寫自己的壓力來自哪些方面。這說明學生的英語基礎較差,寫作資源貧乏,不會靈活運用所學的語法知識,寫作能力還有待提升。另外,學生的寫作素材過于貧乏在很大程度上導致學生對英語寫作缺乏足夠的興趣和動力,很多學生表示和英語聽力、閱讀和語法相比,最不喜歡英語寫作。
3.教學方法的靈動性不足。部分教師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活動時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缺乏靈動性,沒有實現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有效整合,很難培養學生的寫作自覺性。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所選用的閱讀內容篇幅過長,閱讀時間有限,這必然導致學生對文章內容缺乏足夠的了解,不能提煉出有價值的信息。很多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時一般只為學生擬定題目,沒有引導學生應該從哪些方面來寫文章,學生的寫作資源有限,很難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而且,很多教師在開展英語寫作教學工作時往往會忽視閱讀與寫作的關系,不能充分發揮讀后續寫法的作用。
三、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方案
1.提升閱讀與寫作的整合效果。教師在采用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工作時,應注意提升閱讀和寫作教學的整合效果,在挑選閱讀例文是應該選取短小的經典閱讀,這種例文融合了各種詞匯和語法知識,能夠幫助學生及時提煉有價值的信息,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等學生讀完文章以后,教師可以運用互動的方式提出問題讓學生用英語回答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據閱讀例文來書寫自己的看法和感想,從而提升學生的英文寫作水平。某教師曾經為學生展示了一篇英語例文《No sweat without sweet》,文中第一段是:“No sweet without sweat is an old saying which was coneluded by ancient people from their daily experiences. In a success, genius can' t replace sweat. Sweet mostly comes from sweat rather than genius. No sweat without sweet,hold on your dream,make your dream come ture.”,教師讓學生讀完文章之后以《Make my dream come ture》為話題寫作文,告訴學生先介紹自己的夢想,然后描述自己實現理想的計劃,最后抒發積極、健康的思想感情。很多學生在《No sweat without sweet》這篇例文的啟發下引用了愛迪生、居里夫人、狄更斯、巴赫等世界名人艱苦奮斗、取得成功的故事,豐富了自己的文章內容,實現了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另外,教師在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可以通過優化寫作活動來活躍課堂氣氛,為學生展示聲音、圖像、文字并存的英語例文以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文學素養,例如先讓學生鑒賞節選自《圣誕頌歌》(Christmas ode)、《遠大前程》(Great Expectations)、《一朵朵紅花的玫瑰》(A red red rose)、《仲夏夜之夢》(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第十二夜》(Twelfth night)、《皆大歡喜》(As You Like It)等經典英語文學的精彩片段,然后讓學生寫感想。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仔細鑒賞《傲慢與偏見》(Pround and Prejudice)、《理智與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曼斯菲爾德莊園》(Mansfield Park)、《艾瑪》(Emma)、《勸導》(Persuasion)、《諾桑覺寺》(Northanger Abbey)等世界名著,體會英語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克服固定的漢語思維,靈活掌握并運用英語語法知識,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水平。
2.將中文閱讀與英文寫作相結合。幫助學生搜集寫作資源,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和翻譯能力,需要將中文閱讀與英文寫作相結合,這種教學方法不僅可以充分發揮讀后續寫法的價值,而且能夠促進中西方文化交流,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某學校曾經以“reaction to a book or an article”(讀后感)為話題開展了任務型閱讀寫作活動,讓學生在兩周時間內自由擬定題目寫英語作文,有很多學生在文中描寫了自己閱讀經典文學名著的感想,某學生的作文題目是《Impressions of》(讀《三國演義》的感悟),將三國翻譯為the Three Kingdoms,演繹譯作romance,按照英語語法規則將《三國演義》翻譯成《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學生還在文中使用了賓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翻譯了《三國演義》中的名言和中國經典詩詞,引用了中國戲劇文化,介紹了《龍鳳呈祥》、《八陣圖》、《祭燈》等劇情。學生將“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譯作“No indifferent to realize ambition, No peaceful have lofty aspirations”,符合英文語法規則,文章內容充實,觀點明確。由此可見,開展任務型閱讀寫作活動,將中文閱讀與英文寫作相結合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翻譯技能和文學素養,實現英語和中文的互譯,促進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與互動。
3.采用多模態互動法來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多模態”是英語單詞“multimodality”的譯文,不同的語言學家對“多模態”的定義不同,Kress和van Leeuwen認為多模態的三維模式包括再現、互動、構圖,認為多模態是以再現意義、互動意義和構圖意義為核心內容的視覺語法。朱永生指出模態這種媒介包括語言、圖像、音樂、顏色和技術。顧曰國認為模態是人類通過視覺與聽覺和別人或者機器、物體、動物之間的互動方式。多模態教學法非常注重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以及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采用多模態互動法可以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教師可以運用這種教學模式,借助現代技術為學生搜集經典英語閱讀和例文,整合學生的優秀英語作文和精彩描寫,幫助學生總結寫作經驗,擴展學生的寫作思維空間以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其次,教師要注意靈活運用多媒體輔助工具來提高英語寫作教學質量,通過使用VCD、動畫片、PPT的形式來進行英語寫作教學工作,增加課堂趣味性,在提高學生英語寫作水平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新思維。另外,教師應該為學生構建英語寫作平臺,組建英語寫作交流小組。也可以用多媒體技術組建群論壇,讓學生在論壇里發表自己的英語作文,探討寫作中的語法問題,交流寫作技巧。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讀后續寫法是一種將閱讀與寫作相結合的教學方法,閱讀具有吸收技能(receptive skill),寫作具備產出性技能(productive skill),在英語寫作教學中使用讀后續寫法可以使吸收技能和產出性技能互相促進,從而加強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寫作能力。目前,在英語寫作教學中尚且存在學生的閱讀量不足,寫作素材相對貧乏和教學方法不靈活等問題,因此需要將閱讀與寫作相整合,為學生列舉經典英語例文,提升英語教學效果,將中文閱讀和英文寫作相結合,引導學生豐富寫作內容,擴展學生的寫作思維空間,采用多模態互動法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自覺性,為學生構建英語寫作合作交流平臺和寫作論壇,實現寫作資源共享,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充分發揮讀后續寫法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彭慧子.初中英語單元話題寫作實踐——建構主義理論指導下的過程寫作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2(22).
[2]張嘉姝.巧用“支架”,提升高中英語單元話題寫作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2014(29).
[3]劉慧.多媒體英語寫作教學中的多模態互動模式的導入及其有效途徑探析[D].華中農業大學,2010(13).
[4]吳國權.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
[5]李蓮花.讀后續寫法與任務型寫作的有效整合[J].廣東省四會市四會中學,2015(07).
[6]張月.基于互動協同的讀后續寫法應用于英語寫作教學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5(18).
[7]李蘭.讀后續寫法在初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中學教育,2015(1).
[8]張敏,李文英.讀后續寫法在高中英語寫作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2015(11).
作者簡介:張娜(1981.7-),女,漢族,河北衡水人,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二語習得,語言與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