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摘 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改善,各個領域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階梯式教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又能使其在活動中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術,階梯式教法在a體育教學中有涉及包括“三自主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分析”、“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分別闡述了能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掌握技能,增加教學雙邊實踐機會;有利于大學生潛在體育水平的轉化;運用階梯式教學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另外,階梯式教法在球類的教學中也有寫到,比如在籃球、羽毛球等分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階梯式教法進行比較,通過實驗的方法從而比較兩者的差異,來判斷階梯式教法的特點。
關鍵詞:階梯式教法;高校排球教學;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改善,各個領域的教學方法不斷創新。目前,大多數體育類的教學方法中,仍采用比較傳統的教學方法,但是現代的教學理念才是當前重點。階梯式教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既可以充分調動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又能使其在活動中掌握基本的專業技術,階梯式教法在體育教學中有涉及包括“三自主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優勢分析”、“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等方面,分別闡述了能在良好的教學氛圍中掌握技能,增加教學雙邊實踐機會;有利于大學生潛在體育水平的轉化;運用階梯式教學法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積極性。另外,階梯式教法在球類的教學中也有寫到,比如在籃球、羽毛球等分別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與階梯式教法進行比較,通過實驗的方法從而比較兩者的差異,來判斷階梯式教法的特點,但是,目前在排球方面的研究較少,尤其是排球教學的階梯式教法,排球作為三大球類之一,通過在高校排球教學中進行階梯式教學法與常規教學法的對比分析,剖析出常規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階梯式教學法進行實驗研究,從而提高高校排球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為今后高校體育教學與訓練方法的豐富提供理論與實踐依據。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設定兩個平行班級,一個為實驗班,一個為對照班.為了避免由于性別差異產生的誤差,本樣本均為女生,兩個班級的學生都是來自石河子大學公共體育課2013級排球選項課的學生,每班各30人,實驗于2015年4月在石河子大學進行。
(二)研究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文獻法、數理統計法、邏輯分析法.
二、實驗步驟
1.為了保證實驗的真實可靠性,在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進行身體素質和排球基礎水平測試(前測)。
2.實驗過程:在實驗的過程中,實驗班采用本研究的階梯式教學法進行排球的墊球的教學,而對照班仍然采用傳統的體育教學的方法進行教學,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進行24學時的教學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打亂順序進行實驗教學的測試,并對實驗班學生發放一定的教學效果的評價表,進行本實驗教學效果的反饋研究。
3.測量指標:50米(s)、立定跳(m)、兩項身體素質的測試。
三、前測結果分析
根據表1、表2所得數據分析:實驗班與對照班在身體素質、排球墊球技術方面大致處于相同水平,p值大于0.05,不存在顯著差異,確保了實驗的科學性。
四、結果與分析
一學期實驗后對發高遠球技評結果分析通過一個學期的教學,作者發現無論是實驗班的學生還是對照班的學生的墊球技術水平都有所提高,但是從提高的幅度就能看到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學生的水平還是存在一定的差異,T=1.83,P<0.05,故差異具有顯著性(見表3),充分證明本實驗的優越性。
通過對實驗班學生的學習效果的調查發現,學生技能水平有很大提高的主要原因為: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階梯式教學的理念就是針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進度和教學內容,同時主要以“學生教學生”為主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每一個學生都承擔了不同的角色,一方面是學習者,另一方面又是師者,因此這就在無形中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必須認真聽講,不光要學會,而且還要會教.從某種程度上講,階梯式教學法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提高了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關注度,使他們能認真地學習每一堂課的教學內容,同時每一名學生都會利用這一難得的機會,充分展現自己.這樣,使學生真正地融入到“教”與“學”,“學”與“樂”當中去,品味到成功的樂趣.
2.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階梯式教學法有其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能夠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眾所周知,目前的高校體育教學受到場地、器材、氣候等條件的影響,給本來就少的體育教學任務的完成帶來了一定的阻礙.而“階梯式教學法”的出現則恰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這方面的缺失,極大限度地提高教學的效果,使學生學以致用,從而保證每一名學生都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3.優化課堂結構目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就是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和運動技能水平參差不齊,而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則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所在院系的課程設置進行的分班教學,組成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運動技能水平參差不齊.而本實驗的階梯式教學法則避免了這種現象的出現,首先是通過合理的分組配對進行實驗教學,按照“優-差”“水平相當”的原則進行分組,以優帶差,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用“分層”教學代替“傳幫”教學.教學可以根據具體的分組情況,確定教學目標,同時分化教學目標,針對不同的教學小組進行不同的目標教學,這樣滿足不同水平學生學習,以此最接近他們的“最近發展區”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
4.主動參與、展現自我隨著體育教學的不斷改革,“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教學理念已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實驗中學生通過相互間的幫助和學習,能體驗到個人的特征與價值,由此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實驗過程中由于學生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就使得他們產生“被用著”的心態,從而明確自己價值所在,明確自身一言一行,技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同伴的水平,這就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責任感,從而滿足了他們內心的價值需求.五、結語
階梯式教學在高校排球教學中的應用非常有利于學生對排球動作與技術的掌握與提高。同時通過階梯式教學法還可以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幫助學生更好的培養實踐能力和學習能力,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指導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培養。階梯式教學法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需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組,這里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因為這樣的分組很有可能會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在不挫傷學生心理的前提下提高分組的合理性,這在一定程度上會關系到階梯式教學法的實施效果。與此同時,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比方說教學的方式過于單一,對學生的指導能力過于依賴,學生的接受能力以及領悟能力都是很難進行控制的因素,一旦操作不當很容易會使教學效果受到影響。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及時對組別進行調整,保證預期教學效果的實現。
參考文獻:
[1]仲宇,徐波鋒,王利娥.體育課堂教學技能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11(4):504-508.
[2]張瑞吉.中職體育有效教學的理念及其策略[J].玉溪師范學院學報,2011(5):58-61.
[3]鄧國良.新課程視域下的體育有效教學[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6(6):107-109.
[4]劉紹軍,謝三才,等.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0.
[5]龔正偉.學校體育改革與發展論[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2.
[6]賈紹飛.淺談如何上好一年級體育課[J].教學研究,2012(6).
[7]朱志英.如何上好低年級體育課[J].體育教學,2011(7).
[8]蘇清良.實施小學體育課堂常規的意義與思考[J].教學研究,2012(7).
[9]王建民.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11).
[10]芶琪.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羽毛球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4(25).
[11]馮浩.階梯式教學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品牌(下半月),2014(08).
(作者單位:新疆石河子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