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
摘 要:教育的關鍵是教師,辦學過程中,學校建設、改革、發展、管理要堅持以教師為本,為教師隊伍建設、教師教學改革、教師個人發展等創造條件,提升教師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關鍵詞:教師;強校;四個;堅持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201-01
當今世界的競爭,根本在人才,人才的根本在教育,教育的關鍵是教師。大學之大,不在大樓、大樹,而在大師。有一流的教師,才有一流的學校、一流的教育,才能培養出一流的人才,建設一流的國家[1]。任何一所高等學校只有擁有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并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性,才能培養出高素質的高級專門人才,才能發展科學技術文化,才能為促進現代化建設做出重大貢獻,才能培育與提升學校的核心競爭力,使學校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1.學校建設堅持以教師隊伍建設為主
一是通過引進、培養等方式,不斷優化隊伍結構,建設好具有年齡、學歷、學位、學緣、職稱、專業結構合理,整體素質與教學水平高的教師隊伍。
二是以中青年教師、優秀教學團隊和創新團隊建設為重點,通過人才、基地、項目的結合凝聚人才,調整團隊結構,提升隊伍的科研能力、創新能力和影響力[2]。
三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增強廣大教師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倡導教師為人師表、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以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學校改革堅持以教學改革為主
一是明確教學改革的關鍵是改教。亦即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深化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與教學效果評價改革,實行產學研結合,構建培養應用型人才的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是按照“寬、精、新、實”的原則優選教學內容,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課程資源建設,采用先進、實用與發展相結合的思路編著特色教材,應用學思結合、知行統一、因材施教的方法,不斷推進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豐富教學內容,活躍師生思維,讓每一節課都能煥發出師生的生命活力,充分體現出每一堂的教學價值,從而產生一些名師、名課、名教材,形成精品育精英的教學特色。
三是深化專業結構與實驗室建設改革,辦好一批需求量大、特色明顯、知名度高的本科專業,建成一批具有教學、科研與服務社會于一體的多功能特色實驗室。
四是指導教師研究可持續發展的教改課題,以促進教師、學生、學科與學校的長期發展。
3.學校發展堅持以教師發展為主
一是為廣大教師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實現發展目標,需要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施展才華的舞臺。一流舞臺出一流人才,一流人才出一流成果[3]。學校提升辦學層次,擴大服務面向,在國外辦醫院辦分校,開展教育合作國際化等等,都將為教師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學校實施名師、名課、名教材、名專業、名學科、名醫院的“六名工程”,便給教師提供了施展才華的舞臺。
二是人的思想觀念決定著人的發展空間和發展軌跡,必須更新發展觀念。①教師要突破本學科的文化影響,發展學科交叉創新能力;學校應在政策上鼓勵教師跨學科跨領域開展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工作,使他們的學術視閾更寬、工作空間更大。②以市場方式爭取教學科研資源,與行業產學研合作,與教學科研單位聯合攻關,以外力促發展。③克服單打獨斗的狹隘做法,等、靠、要的舊習慣,否則,發展的道路只能是越走越窄。④獲得了成果后要及時總結研究中存在的各種缺陷、不足與遺憾,從而明確深化研究的方向與課題。
三是在青年教師中開展“明確一個學術方向,加入一個學術團隊,設計一個發展規劃,配備一名學術導師”的活動,使他們有明確的專業發展方向與學術發展空間,具體的研究領域與研究目標。
四是大學教師是科學技術與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播者與創造者,不僅要勤奮學習、刻苦鉆研、善于思考,努力用科學理論及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武裝自己,使自己具有廣博深厚的文化科學知識,系統精深的專業知識,全面準確的教育科學知識和心理科學知識;還要能正確處理和有效應用各種信息,不斷更新觀念、更新知識,真正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人。
4.學校管理堅持以教師為本
關注教師。一是學校為教師筑好巢、鋪好路、搭好梯。二是學校領導心有人才、情系人才,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解人才之所憂,積極營造尊重人才、愛護人才的好環境,讓人才能夠實現夢想、成就事業、體現價值[4]。三是讓教師無后顧之憂,解決好教師住房與子女入學問題,落實和完善教師醫療養老等社會保障政策,落實教師績效工資,提高教師地位待遇。
參與管理。學校領導應切實保障和尊重教師當家作主的地位和權利,定期召開座談會、專題研討會、教職工代表大會、學術委員會與教學指導委員會會議,讓教師充分發表意見和建議,參與學校管理的重大決策,評價、論證和決策學校一切重要學術事項與教學工作,實行教授治教,使教師覺得學校是自己的家,領導是自己的知心人,自己是學校的主人,從而更加熱愛學校,維護學校聲譽,積極為學校改革和發展做貢獻[5]。
參考文獻:
[1]王世華.世界一流大學的辦學理念及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09(9):3-5.
[2]施劍松.首都經貿大學多方式引進、全過程培養人才——為了人才“不講原則”.中國教育報,2015年4月6日01版.
[3]王緬華.中日一流大學辦學理念及其特色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06(4),23-26.
[4]桑林峰.用人是藝術 留人是本事.光明日報,2013年12月4日15版.
[5]宋明鈞.教師參與:是學校成功發展的關鍵[J].中國高教研究,2006(4):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