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敏
【摘要】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建筑事業日益蓬勃,特別是我國的水利工程建筑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盡管如此,我國水工建筑工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這對水工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造成了巨大的威脅,因此,施工人員必須應用好施工技術,保證水工建筑物的質量。本文通過簡述建筑施工中的技術效用,探析施工技術在水工建筑物中的應用,以提高施工技術質量,保證水工建筑物的整體質量。
【關鍵詞】防滲堵漏;水工建筑物;處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V5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B)-0000-00
水工建筑物是指與靜水或動水持續發生作用的一種建筑,其中有部分建筑對控制水流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還有另一部分建筑是起到聯通水域的作用,如橋梁。由此可見,水工建筑物與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保證水工建筑物的質量應該從防水堵漏施工技術入手。即施工人員應該按照相關規定,遵循施工原則,使用多種防滲堵漏技術,保證工程與施工人員自己的安全,進而提高水工工程的效益。
1.施工建筑中的施工技術效用
對于水工建筑整個工程而言,施工技術屬于項目建設基礎,水利與水電一般是通過水流產生能量,然后轉變成動能,進而產生電能。其防滲設施、排水設施以及阻水設施都是建筑體系中的關鍵性部門,各個部門的完善對于水利水電工程正常運轉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但由于初始形成電能的壓力不夠穩定,需通過壓力變更以后,才可以經傳電設備輸送到所需地區。而應用相關的施工技術可以有效的進行能量轉換,提高能量轉化速度,進而為人們提供優質的電力服務[1]。
2.在水工建筑中所用的施工技術
2.1促凝灰漿堵漏的技術
采用促凝灰漿堵漏技術是指施工人員將促凝灰漿作為防水材料來進行防滲堵漏施工工作。促凝灰漿的主要成分包括促凝劑以及堵漏灰,其中,促凝劑是按照一定比例將硫酸銅、水、水玻璃等進行溶和(按照水:硫酸銅:水玻璃=60:1:400的比例進行配制,且要將水加熱至100℃時,再往里面加入硫酸銅等化學物);堵漏灰則是根據施工的實際需要量,做到需要多少就拌多少,主要有以下幾種配制方法:一,促凝水泥漿,就是將水泥漿與促凝劑進行聚云攪拌;二,快凝水泥砂漿,就是按照1:1的比例,將水泥和砂子干拌均勻,然后添加促凝混合液進行調制;三,快凝水泥膠漿,是直接將水泥與促凝劑進行拌和。通常情況下,常見的水工建筑物漏水情況包括:快滲漏、慢滲漏、高壓急流以及急流,在進行堵漏灰漿的拌制時,施工人員應立足于不同滲漏情況,盡可能達到工程預期效果為目的,有針對性、有計劃性的將漏水點集中,然后利用促凝灰漿將漏水點完全堵塞。
2.2排水的技術
在水工建筑的施工過程中,建筑物基礎施工與地基處理主要在地下水位和外水位,容易因為基坑范圍的降雨、圍堰滲水以及地下水等因素的影響。加之,排水施工和外水位、地基開挖的程度以及施工季節等因素相關,因此,為保證水利施工環境的良好性,需要及時排泄基坑內水分,不管什么地基,及時進行基坑排水都是重要的一個環節,良好施工排水能夠提高地基承載的能力,避免地基遭受破壞,降低開挖的工程量[2]。
2.3預應力的錨固技術分析
在水工建筑施工的過程中,預應力的錨固技術是工程中的重要措施,應用比較廣泛,主要作用是加固與強化建筑物。通常情況下,預應力的錨固是把混凝土當做基礎,然后衍生出來的一種力,可以根據建筑物的設計深度、方向與大小等因素來施加相應的預應力,對建筑物受力的條件進行改變,進而實現建筑物的加固作用。預應力的錨固技術和其他的加固措施比起來,應用過程比較獨特,能夠傳遞相關建筑物拉應力,而且預應力的錨固結構以及種類比較多,這就需要按照工程實際施工情況來確定預應力,以此保證建筑物穩固性與可靠性。
2.4孔洞漏水處理措施
孔洞漏水處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第一,下管堵漏。這種方法適用于水壓加大,漏水孔洞較大的情況。首先,施工人員應該根據漏水位置的堅硬度決定所要剔鑿洞的大小,孔洞剔鑿完后,施工人員要在空洞的底部墊一層碎石,并在空洞上面覆蓋油氈,將膠管放在油氈與碎石間,通過膠管引走滲漏的水。其次,施工人員應用應用水泥膠漿將空隙處填滿,等膠漿凝固后馬上將空洞周圍壓實,保證孔洞表面低基層面至少20mm。最后,保證沒有滲漏現象后,施工人員應該抹上防水層,等防水層具有一定強度后,方能拔出膠管。
第二,直接堵塞。這種方法適用于水壓較小,漏水孔洞較小,水位低于2m的情況。直接堵塞的方法較為簡單,且操作起來方便,深受施工人員的喜愛。但是,這種方法只能處理一些較為簡單的孔洞,遇到水壓較大,孔洞較大的情況,還是應該采取其他的防滲堵漏措施。
第三,木楔堵漏。這種方法適用于孔洞漏水水壓較大,水位高于5m的情況下。首先,施工人員要采用一個直徑合理的鐵管,然后以水泥膠漿把鐵管固定在漏水部位的孔洞內,在此過程中,施工人員要將鐵管的外端控制在比基面低20mm,且鐵管的周圍應該抹好砂漿和素灰,當孔洞強度恰當時,就可以在鐵罐內注入浸過瀝青的木楔以及砂漿,放置1d后,如果沒有出現其他滲漏現象,施工人員要在其表面在抹一層素灰和砂漿[3]。
2.5裂縫漏水處理策略
裂縫漏水處理方法主要包括兩種,一種是直接堵塞法,這種方法就是指施工人員沿著裂縫,將漏水部位剔鑿成“八”字形的溝槽,并將溝槽進行清洗。清洗完畢后,施工人員要把水泥膠漿制成跳轉,等其漸漸凝固,馬上將其填入溝槽中,同時盡量向槽內和溝槽的兩側積壓,排走槽內的空氣和水,保證其嚴密性。最后,施工人員要在孔洞堵塞后,檢查是否有其他滲漏部位,確定沒有后,應該使用素漿與砂漿把溝槽整平。另一種是下線堵漏法。施工人員應該在溝槽剔鑿好的基礎上,在溝槽底部沿著裂縫部分放置一根線,線的直徑根據漏水量而定,線長200mm以上,然后,施工人員將膠漿條塞入溝槽中,并使先抽出滲漏水沿著線控流出[4-5]。
3.強化水工建筑的施工技術監管對策
3.1完善技術管理的考核體制
因為水工施工工藝與業主管理方式比較復雜,導致水工建設的施工缺乏經濟考核的標準。因此,需要制定科學化管理考核的制度,對生產運行的指標進行明確,使用獎勵、懲罰與責任激勵的方式,進而提高企業管理效果與施工技術水平。
3.2應具備發展創新的意識
在進行水工建筑施工技術的管理中,首先要安全運作機器設備,將生產力較為落后的一些舊設備剔除。還要不斷學習新設備的使用方法,進而提高設備維修效率與使用效果。
4.結語
總而言之,水工建筑物的施工相對繁瑣且要求比較高,施工人員應該認識到材料質量直接影響了施工的效果,工程耐久性與施工方法是否恰當等影響到工程的質量,施工人員必須控制好材料的質量,保證工程耐久性,合理選用施工方法。也就是通過水泥漿來灌漿堵水,以便充填固結和基礎加固;膠泥則應該用于水下的壓力管道或隧洞,防止水下滲漏現象出現;砂漿或混凝土應該用于大面積的混凝土建筑中,以便加強建筑的穩固性。
【參考文獻】
[1]龔彬.基于水工建筑的防滲透技術的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14(20):45-46.
[2]廖衛東.基于水工建筑中防滲透技術研究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1(07):35-36.
[3]許重陽.防滲透技術在水工建筑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5,21(15):68-69.
[4] 楊勇華.水工建筑施工淺析[J].科技與企業,2013,14(0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