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璐
作為一種“長著鋼針似的刺毛的四足獸”,豪豬的“得天獨厚”之處,不僅在于其威力強大的刺毛,更在于其典型的“紳士風度”。它有矮小肥胖的體態(tài),方正持重的面孔;它永遠“踱著方步”,從容不迫,不慌不忙,瀟灑悠閑,即使面對敵人的進攻和圍困也處變不驚,從容應對,采取以守為攻的戰(zhàn)略方針而實現(xiàn)不戰(zhàn)而勝、全身而退的目標;它貪吃貪睡甚至邊吃邊睡,活動空間和取食范圍比較狹小且相對固定;它在“待人接物”方面非常講究分寸,與同伴之間永遠“保持相當?shù)木嚯x”;它閑暇時刻無病呻吟哀啼不休的自娛方式也優(yōu)游自在。所有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細致描寫都活靈活現(xiàn)地勾畫出豪豬名副其實的“紳士風度”。正如文中所說,“的的確確,它的一切生活方式——連它的戰(zhàn)術在內,都是典型的紳士式的。”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擁有如此眾多“得天獨厚”優(yōu)勢的“森林紳士”豪豬卻面臨著“絕種之憂”,這不能不引起讀者的疑問和反思:何以如此呢?究竟是豪豬懶散悠閑的生活方式,還是其得天獨厚的生理特征(威力無窮的刺毛與暴露而缺少保護的脆弱的鼻子),最終導致了“森林紳士”令人擔憂的種群生存狀況呢?作者在文章結尾含蓄而巧妙地給出了自己的答案:豪豬的生活方式叫人看了寒心。我們不難理解,這種太過“懶散而悠閑的生活方式”正是導致豪豬家族面臨亡族滅種之患的根本原因。其實,豪豬現(xiàn)在真的不多見了,看看周圍的動物園哪兒還有豪豬呢?有蛇,有熊,有獅子就是沒有豪豬。如果說豪豬面臨滅絕的處境是它那種獨特的生活方式,那么我認為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原因。
在當代社會,人們的生活大部分是小康的,人們也越來越想吃到以前吃不到的東西,所以豪豬也成為其捕殺的對象之一。我們依然記得果子貍事件,依然記得猴腦事件,也依然記得吃蛇事件。所以我認為,豪豬面臨滅絕的處境的原因就在于:人類的嘴貪。
有人總是說,人嘛長著一張嘴不就是說話和吃喝?是的,這句話有道理,可是問題是是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吃,都要吃到呢?果子貍能吃嗎?如果它能吃,為什么吃的人會致命?猴腦能吃,為什么會有那么多人被判刑?蛇能吃那為什么國家會有法律來保護?
所以不是所有的東西都能吃的,也不是所有的動物都可以吃的。
其實,豪豬,體大,體形粗壯,是一種大型嚙齒動物。體重達10千克左右,體長約650毫米。上身披有硬棘刺,四肢及腹部的棘刺短小而較軟;臀部的棘刺最長,約300毫米;尾甚短,隱于臀部長刺,通體棕黑色。刺一般呈紡錘形,中空,色乳白,中間1/3為淺褐色,刺表面有許多細長縱。因為豪豬物種的不同刺也有不同的形狀,不過所有都是改變了的毛發(fā),表面上有一層角質素,嵌入在皮膚的肌肉組織。舊大陸豪豬(豪豬科)的刺是一束束的,而新大陸豪豬(美洲豪豬科)的刺則是與毛發(fā)夾雜在一起。它們的刺有倒鉤,可以掛在皮膚上,很難除去,可以用來防御掠食者。看看,豪豬也是可以用來發(fā)揮其優(yōu)點的,防御別人來搶東西吃,它讓我想起了平原上的鬣狗。可見,豪豬的存在是有其天然的意義,萬事萬物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所以我們只能保護豪豬,而不是讓它等著被滅絕。如果它滅絕了,是不是意味著掠食者多了起來呢?這是很淺顯的道理相信大家都很明白吧?
讓地球回歸平靜吧!這是動物最愿意看到的。
其實,由豪豬我更想到了像豪豬一樣的人。像我身邊很多青年學生不愿意學習懶惰,和豪豬相比,有什么區(qū)別呢?
所以當代青年學生要對其進行教育,教育他們不要像豪豬一樣懶惰成性,否則豪豬瀕臨絕種的命運將會在他們身上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