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寧 李根 黃研 閆杰 黃文華
摘 要:本文在調研建筑學專業設置現狀的基礎上,以建筑設計競賽為切入點,通過分析建筑設計競賽與建筑設計課程體系之間的矛盾,并提出相應的完善措施。提出將建筑設計競賽與建筑設計課程結合的新模式,試圖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結合的新教學模式。
關鍵詞:建筑設計競賽;建筑設計課程;教學質量
一、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與建筑教育的關系
近年來,各類不同級別的建筑設計競賽將逐漸增多。從統計國內外的獲獎情況來看,建筑學比較認可的老八校、老四校的名單程每年遞增。從設計競賽的設置上來看,設計的方向性逐步細致化。例如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綠色建筑設計大賽,“UIA-霍普杯國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臺達杯國際太陽能建筑設計競賽。在國際性的建筑設計競賽中,越來越多的中國學生涌現出來,由此可見,參與國內、國際競賽是大學生建筑設計的不然趨勢。
二、建筑學教育現狀
我國的建筑學專業的開設始于20世紀80年代,隨著改革開放,西方建筑對傳統建筑的沖擊,建筑學專業從原來的老四校、老八校逐步在各類綜合性院校開設。據統計2015~2016年在冊的開設建筑學專業的高校共252所.其中大部分是重點院校,一小部分是普通院校和三本。從發展趨勢上來看,以東南沿海為主體,逐步擴展到中西部地區,從學科性質上來看,從以工科為主的院校逐漸向綜合性、藝術類、農林類的大學滲透。我國的建筑學教育正在走向多元化、綜合化的發展時期。
三、設計競賽結合教學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加強設計競賽與教學體系的連貫性
講設計競賽融入到建筑設計課程體系當中,核心是要滿足教學計劃與教學大綱的要求,要將建筑設計競賽放在比較合適的階段(本校試點為三年級第一學期),從教學效果上來講,高年級學生計算機繪圖能力、方案設計能力等方面基礎都比較好,參加設計競賽能提到很好的促進作用,適應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
(二)選擇適合的建筑設計競賽
在這信息化的時代,關于國內外的建筑設計競賽的相關信息比較容易獲得,可以選擇與課程計劃與安排相匹配的設計競賽題目,將設計競賽引入到設計課程體系當中,增加了教學環節的活力與交流機會,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結合。
(三)與具體教學環節的協調
當下的建筑設計競賽主要是以小組形式提交成果,但這點與學校對每個學生都要進行課程考核是矛盾的,為了緩解這種矛盾,在具體的執行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組長負責,在設計過程中增加考核環節、組織公開答辯與階段性成果匯報,給每個同學發言的機會,同時老師組織點評,促進同學們之間的相互學習。
四、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的新模式
(一)順應時代特征,把握學科動態,開拓專業視野
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建筑材料、技術更新的速度飛快,對高等院校培養的教育理念、方法與目標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與時俱進是我們唯一能做的。建筑設計競賽在命題上主要有方向幾個:當下與社會發展趨勢一致的建筑領域的焦點、城市發展的預設等幾個方面。兩者一個從微觀出發、另一個從城市發展的宏觀角度探討。對于學生而言,參加類似的設計競賽有利于學生與時代接軌、走出相對封閉滯后的課堂,了解社會發展狀況、建筑發展趨勢以及城市發展存在的問題及矛盾,進一步拓展專業視域。對于教師而言,也需要不斷的提升自己的能力,緊跟當代建筑的發展步伐,全面提高業務技能,逐步建立起完整的理論體系以便推動教學內容的更新。
(二)培養自主意識,提高實踐能力,強化團隊精神
設計競賽是鍛煉學生專業綜合素質的優質途徑,在競賽中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并且能夠根據自己的判斷,給設計賦予自己的意志,從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可以通過競賽這個平臺拓寬視野,熟悉與了解當下行業潮流與發展方向,并且能夠與國內外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極大的提高學生的設計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也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在走上就業之路前就有一個較高的起點和較為準確的專業認知與自我認知,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處于有利地位。
(三)激發學生興趣,豐富課堂形式,創新教學模式
傳統的建筑設計課程重點強調建筑的功能合理性。針對不同類型的建筑形式來組織教學。為了改變傳統力求創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即加入了競賽的模式,這種新的方式對于老師對于學生都是一種嘗試和突破,競賽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與老師的研究探討,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學習,不僅活躍了之前的課堂氣氛更加提高了學習設計方案的效率,教學模式的不斷改變,適應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需求,最終實現教學目標。
五、結語
結合本次建筑設計課程體系教改的實施,三年級的建筑設計課程中推進學生參加全國性的設計競賽,也取得了一些階段性的成績。通過參加本次設計競賽,一方面,教師指導學生取得更好的成績,積極的去分析各類競賽、學習先進領域的相關知識不斷的完善自己。另一方面,作為參加競賽的主體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習積極性與熱情,相互促進、相互學習,對于普通本科院校建筑學院來說,參加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是一條走出去、引進來的必由之路,從而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賽教結合,最終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孫湉,胡振宇.新形勢下的全國大學生建筑設計競賽模式探討——推動非重點建筑院系參與[J].中國建設教育,2012(09).
[2]李昊,裴釗,魯旭,周志菲.結合設計競賽的建筑學專業城市設計系列課程教學探索——以2014年度第25屆國際建協UIA世界大學生競賽為例[J].建筑與文化,2014(10):5.
[3]支文軍.設計2050東京第24屆世界建筑師大會報道[J].時代建筑,2011,06.
(作者單位:陜西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