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薇薇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在金融領域取得了不朽的成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的生活習慣。“金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這句俗語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對待金錢的消極心態。而“90后”的大學生對待金錢的態度更是體現了現代社會對待物質與精神財富的評判標準。為此,本文將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對“90后”大學生的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進行詳細的分析,并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旨在進一步改善大學生的金融態度,培養良好的金融行為。
關鍵詞:思想政治;大學生;金融態度;金融行為;教育
由于全球化趨勢的進一步加強,西方的資本主義思潮涌入我國,并對我國大學生正確金錢觀念的樹立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尤其是隨著我國經濟的日益繁榮,金錢主義逐漸風靡高校,使得拜金主義盛行,崇尚“一切向錢看”,嚴重的影響了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給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的大學教育帶來了一定的困擾。
一、我國“90后”大學生的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現狀
進入21世紀之后,我國的金融領域的發展突飛猛進,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民價值觀念的形成。尤其是近年來關于“中國公民金融素養調查”的提出,進一步顯示了人們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的重要性。但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關于“90后”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的研究結果卻不容樂觀。調查研究顯示,目前我國大學生的拜金主義現象十分嚴重,并且金融態度消極,認為錢是萬能的,與此同時缺乏正確的金融理念,金融行為不規范,消費行為簡單、模式單一。有學生反應:生活費都由家里提供,本該每月都綽綽有余,但是由于沒有良好的金融態度與行為習慣,日常消費沒有節制,每月都是前松后緊的生活模式。通過這些問題表明我國大學生的金融素質嚴重偏低,這不僅不利于其學業上的成功,也不利于培養其理財能力,造成學生將來的財務困境。因此提高當今大學生的金融素質迫在眉睫。
二、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金融素養存在的具體問題
1.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落后。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比較落后,沒有與時俱進,除了政治思想方面接近現實,其他的內容都有待更新。尤其是在當今這個金融發達的時代,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材涉及金融素養方面的內容更是少之又少。有教師反應:由于教材關于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的內容缺乏,因此很難在課堂上進行傳授,因為教學計劃并沒有關于金融素養的教學,如果占用課堂時間進行講授就會影響教學進程,因此,老師對金融素養方面都不做過多的講解。由此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對“90后”大學生的金融素養還不夠重視。
2.思想政治教育平臺不完善。目前我國關于“90后”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素養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還不夠完善。因為互聯網時代下關于信息傳播的渠道較多,信息量大,因此學生可以通過智能設備搜尋相關的金融信息。但是,由于網絡傳遞的信息良莠不齊,存在誤導學生不健康理財的風險。因此,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不完善不利于培養大學生良好的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
3.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切合實際。據調查研究顯示,學生的金融素養離不開金融實踐,即社會生活,而且學生的金融素養與家庭背景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經濟基礎不同的學生其對待金融的態度也會不同。但是學校并沒有對學生的經濟狀況進行調查,僅僅是泛泛而談,因此缺乏實際的指導意義。
此外,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形式過于單一,嚴重缺乏互動與實踐環節。目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形式依然是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一人唱獨角戲,沒有師生之間的互動,很難引起學生對金融理財的興趣。
三、培養大學生的金融素養的具體措施
1.積極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首先應該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教材,與時俱進,進一步豐富關于大學生金融理財方面的內容。比如當下流行的拜金主義現象、互聯網理財的渠道、行為消費理念等等。同時還要提高教師對大學生金融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將其列入教學計劃當中,從而進一步改善大學生的金融態度,培養良好的金融行為。
2.健全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我國高校應該與時俱進,充分利用現代的互聯網技術,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比如在校園網站建立相關的金融信息發布平臺,通過篩選識別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金融信息。此外對網絡流傳的不良金融信息進行批駁并發布,及時轉變大學生錯誤的金融觀念。而且,對于網絡中流行的理財軟件進行辨別,為學生提供安全合理的投資渠道。此外,高校還應該通過校園網絡平臺向學生傳遞健康規范的金融行為,幫助大學生端正金融態度。
3.教學內容與實際相接軌。我國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尤其是在大學生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方面,更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首先要對學生的經濟狀況進行調查,針對不同經濟水平的學生分別提出相應的金融理財建議,不能以偏概全。其次,通過生活實踐對學生的經濟行為進行指導,比如投資理財,日常消費等。再次,我國高校應該進一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課堂的教學形式,適當的增加互動與實踐環節,有利于學生在交流實踐中獲取經驗,從而提高其金融素養。最后,高校應該多舉辦類似金融家高校講壇、大學生金融知識競賽等系列金融知識普及活動,推動“90后”大學生群體能夠真正學到金融知識,掌握金融知識,提升金融素養。
綜上所述,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應該進一步加強“90后”大學生的金融態度與金融行為的教育功能,通過普及金融知識,提供金融信息來引導學生正確消費,從而樹立正確的金融理念,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理財能力,還有助于促進其學業上的成功。
參考文獻:
[1]楊芳陽,黔花.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增強理論自覺、自信中的特殊作用[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2]黎洋.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自覺性缺失的原因與對策[J].中文信息,2015(4).
[3]朱磊,陳云.在財經領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述論[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3).
[4]張云浦.讓思想政治課奏響生命之歌——高中思想政治課滲透生命教育之探索[J].科教文匯,2014(14).
(作者單位:重慶工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