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飛
摘 要:本文結合對當前高校“生評教”工作的了解,闡述了開展“生評教”工作的必要性,并從幾個方面介紹了理工科院系在“生評教”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時對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了簡要分析,列舉出了解決問題的幾點思考。通過對理工科院系“生評教”工作的分析與思考,希望進一步完善理工科院系的“生評教”工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加強教學管理。
關鍵詞:生評教;理工科院系;對策
“生評教”是學生根據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手段、教學方法、教學效果等具體表現情況,對教師的教學工作所進行的綜合性評價的簡稱。目前,國內高校的“生評教”工作多數由學校組織[ 1 ],評價的具體指標也由學校管理部門統一制定,學生一般通過網絡對教師進行匿名的評價。這種“生評教”模式有一定的可行性,但在執行過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下面就進行具體的分析。
一、開展“生評教”工作的必要性
1)“生評教”工作是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的重要手段之一。“生評教”工作是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一種評價,不同于專家評價和同行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最為直接。雖然學生的評價專業權威性不高,但學生作為成年人,已經可以獨立思考,并具有一定的評判能力,有一定的客觀性,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的評教,是對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評價手段。
2)“生評教”工作通常在網上進行匿名評價,大量的評教數據有一定的統計意義。由于“生評教”工作是在網上進行匿名評價,教師或者管理者可以對數據進行一定的科學化處理,比如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去掉個別長期缺勤的學生名單等等,然后將大量的評教數據進行匯總、平均,最終得到相對公平的數據,具有一定的統計意義。
3)“生評教”工作是學生發揮其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重要表現。“生評教”工作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體現。“生評教”工作要求學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參與評價教學的工作,增強學生對教學工作的參與性,督促學生加強自身管理,遵守教學秩序,明確教學目標,以更加良好的狀態投入學習之中。
4)“生評教”工作能夠幫助教師及時查找自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生評教”的結果是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反饋,能夠很直觀的從各項數據中反映學生對教師教學效果的認可程度,教師可以據此來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逐步完善教學過程的各項環節。
5)“生評教”工作可以作為一個參考指標,讓學校相關管理部門了解當前的教學情況。學校相關管理部門若想了解一門課程的開設情況,通常采取聽課的方式。聽課一般由專業教師進行,選取一個或兩個課時進行聽課,教師也會因為有聽課教師到場而格外注意教學效果,聽課的作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這樣一來,“生評教”工作就可以作為學校相關管理部門了解教學情況的一個補充參考指標,從另一個側面反映該門課程在學生中的評價情況。
二、理工科院系“生評教”工作在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公正性缺失的問題。導致理工科院系“生評教”工作公正性缺失可能有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由于學生對“生評教”工作的認識和理解程度存在差異。如果教學管理部門對“生評教”工作的宣傳和教育不足,學生極有可能會從自身對課程的喜好或者對教師個人的喜好出發評價課程教學效果;還有些學生可能對“生評教”工作持輕視的態度,隨意評價或者找人幫忙評價等等。二是評教結果的學生主體是不同的。學生的評價能力和標準會隨著年齡的變化、學識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同時還受到個體興趣愛好,情感等因素的影響。
2)參考使用過程中的制約性問題。“生評教”的結果在教師職稱晉升等方面越來越多的被引用,在參考使用中逐漸暴露出以下問題。一是容易引起師生之間的矛盾。教師認真開展教學工作,但生評教成績過低,這樣會影響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引起教師心理不平衡。二是容易引起師生的功利性思想。學生會把“生評教”作為一種“籌碼”,要求老師期末考試時候“劃考試范圍”;教師會為了迎合學生而降低對學生的要求,放寬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標準。三是評價指標在設置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對于理工科院系還有大量的實驗課程,實驗課程的授課方式與理論課的授課方式存在非常大的差異,評價指標在設置過程中也要充分考慮。
3)夸大評教結果作用的問題。當前,評教結果的利用率逐漸提高,尤其是在教師職稱晉升和評比評優過程中,往往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樣就在無形中放大了“生評教”的作用。同時,在許多高校學生評價工作是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唯一評價,讓“生評教”工作的結果更顯重要。這與“生評教”工作的初衷并不相符,教師也可能會因此產生抵觸情緒。
三、解決“生評教”存在問題的幾點思考
(一)改變單一的學生評教方式,引入多渠道評教手段
引入同行互評、專家評價和教師自評等評教手段,同時結合學生評教的結果,并根據實際情況需要對各個評教成績設置一定的權重,最后綜合給出評教成績。這種方式給出的評教成績包含同行、專家的評價,在學術性和權威性方面有一定的保證,同時也包含學生的評價,能夠反映學生對課程的認可程度。另外,教師自評環節更能讓老師們反思對照自己的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教學工作。
(二)加強宣傳教育力度,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評教工作
在評教工作開展之前,應該加強對評教工作的宣傳力度,可以以班級或學院為單位,采取班會或者講座的方式,開展宣傳動員活動,講解評教工作的意義,從而增強學生對評教工作的理解,提高認識。
(三)對評教指標體系分級分類,細化評教工作
各高校在評教指標的設置過程中,應采取分級、分類制定專屬于同一類型的課程的評教體系,如在設置校級評教指標的同時,設置學院評教具體指標,將實驗課、實踐課、理論課等的指標進行區分,具體細化評教工作。
(四)科學使用評教數據
評教工作開展的目的就在于督促教師根據評教數據反饋情況調整自己的教學工作,而不是一種評判教師個人能力的手段,讓教師們出現“談評教而色變”的狀態,從而一味地去迎合評教工作,喪失了評教工作的真正意義。希望在日后的工作中,師生能夠進一步端正評教態度,改進評教手段,正視評教結果,從而完善教學管理水平,提升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 于向."生評教"對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影響與思考[J].浙江體育科學,2013,35(5):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