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雪貞
我國偉大的古代教育家孔子說過:“愛之,能勿勞乎?”現代教育家夏沔尊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能稱其為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現在《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愛國守法”、“愛崗敬業”、“關愛學生”……從古到今,貫穿于教育的就是一個“愛”字!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教學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或那樣不同的學生,他們有的樂觀開朗自信;有時沉默寡言不善表達;有的安安靜靜;有的……為什么他們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我觀察過這些學生,發現與他們的家庭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在一個冷漠的家庭環境里,學生常會感到孤單、無助;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環境里學生樂觀開朗!在學生成長的過程中,家庭的愛不可缺少,但老師的愛無疑也是很重要的一筆:有時候,老師一個微笑的眼神、一次愛撫的動作,說不定能點燃學生的希望,喚醒學生的自信,產生向上的動力,進而影響他們的一生;而教師一句冷漠的話語、一次不經意的體罰,也能將孩子推到罪惡的深淵,從此消沉消極!所以不要小看老師的愛,更不要吝嗇對學生的愛,老師小小的愛對學生也許是人生成長的動力。
一、遇見特別的他們
從教17年,我教過很多不同類型的學生,其他有一個班的學生給我印象最深刻。為什么說印象深刻呢?因為,還沒接手教這個班的時候,校長就親自找我談話了。說這個班紀律比較松散,學生比較調皮,而且44人的班級,但其中有11個學生是單親家庭,家長不重視孩子的教育……從校長辦公室出來,馬上有好些老師給我打預防針,說這個班很難教、紀律難管理、孩子不愛學習等等,總之教這個班一定要多花些心思……
果然,當我第一天上課鈴響踏進教室,眼前竟然是一派松散:做作業的做作業,聊天的聊天,見到老師也不會緊張,只是看一眼又接著聊天。我站在講臺,喊上課了“Class begins”。孩子們才七零八落地站了起來,沒精打采的跟我打招呼“ Good morning ,Miss Liang!” 看著這樣的孩子,我的心情頓時打了折扣。但這并不影響我的課堂教學,我還是懷著激情開始我的講課?!癟oday, were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animals. Look at the picture , what animal is it?(猴子) ”
學生1:這猴子真丑。
學生2:猴子最喜歡吃香蕉了。
學生3:看我這樣像不像一只猴子。(有同學在那里跳來跳去)
……
一節課下來,孩子們完全不按我教學的思路走,教學的效果很不如人意。而我自己也感覺上一節課好累啊!覺得自己像一個外人,孩子們自己說自己的事,我講自己的課。這樣的上課狀態持續了3天,我覺得不能再這樣子下去了,我要轉變這樣的局面,我要改造我的課堂,我要激發孩子們學習的興趣和欲望。
二、走進孩子的世界
我認真觀察班上的孩子,發現班里男生特別多,而且他們的成績都很一般,有些甚至很差,男生還特調皮,作業字跡潦草不說,抄作業更是他們的強項;平時吵吵架、打打架也是家常便飯;批評他吧,他無所謂地站著,竟然還會對別的同學笑;找家長吧,家長根本就沒能把他怎樣。于是我找到了班上的女同學,跟她們聊天。從聊天中,我知道那幾個男孩子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以前學習都不錯。但自從父母離異之后,家長對他們的關愛少了,他們的成績和性格也變了。變得越來越不愛學習,越來越愛搗蛋了。原來都是一群缺少愛的孩子。是缺少的愛讓他們變得冷漠與不愛學習,那老師的愛是否也能轉變他們呢?我相信肯定可以的。
從那以后,我開始走進同學的學習生活。每天早上,我會早早去到教室,先和班上的男同學聊天,聊他們的興趣、愛好。知道他們喜歡打籃球以后,放學的時候我就會準時到球場和他們一起打球。平時上課多關注他們,多表揚他們,即使是讀對一個簡單的單詞我也會適時的表揚他們“你的發音真準確”、“你的聲音真響亮”、“你今天的單詞背得比昨天多了”......一個月不懈的堅持,每天不斷的表揚鼓勵,我慢慢走進學生的心里面了。同時我也在教學上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設計游戲、歌曲、小詩、故事、小組比賽、合作學習等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向40分鐘要質量。
課堂上的學習氣氛越來越濃了,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但之前學習沒有打好基礎,以至于有些男同學的學習成績還是跟不上。這時,我犧牲了自己休息的時間,每天放學后抽一個小時幫助學習跟不上的同學,對他們進行輔導。就這樣,一個學期堅持下來,班里的問題學生都漸漸成了我的“鐵桿哥們兒”。他們上課認真了,班里學習氣氛濃厚了,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團結友愛,學習成績進步了,學生的臉上笑容多了。
三、與愛同行共同成長
一年后的這個班,班風學風轉變了,孩子們學習態度、學習習慣明顯改善了,學習成績平均分從落后其他班10幾分到排到全級的中等水平。孩子們笑了,我也會心的笑了。
我在想,其實在孩子的眼里,沒有什么比愛更溫暖了,沒有什么比家庭、老師的支持更重要了。
不知你留意過沒有,很多老師,之所以走上三尺講臺,相當一部分是受到孩童時代某個執教老師的影響。在英語課上,我根據教學內容給學生設計了一個調查表,問題是: What do you want to be when you grow up? 結果全班44人,有15人都回答: I want to be a teacher.
當我問學生為什么的時候,學生回答是說某某老師很好,所以想當一個老師。我很感慨,正是那些為師者的濃濃愛意,在學生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才演繹出了一個個“長大后我便成了你”的精彩故事,讓愛的接力能夠一代代地傳承下去,讓我們的教育事業能夠興旺發達。一個老師把愛的薪火燎原到每一個孩子的身上,成為幾十個人的愛。因為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老師愛學生,多給他們一份賞識,一份鼓勵,往往能使學生更好地受到激勵、鼓舞、感召。老師愛學生,還要能夠走近學生,與他們做朋友,平時工作中要善于觀察每位學生,讀懂他們的喜怒哀樂,及時為他們排憂解難。愛學生,要能以寬容孩子們幼小而還未成熟的心,多一份鼓勵,少一份指責,多一份理解,少一份苛求。用你的真誠,你的信任,你的理解,相信學生,善待學生,用博大而無私的愛去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