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婷
【摘要】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中日經貿文化交流呈現出新的特點,跨文化交際活動對日語人才的文化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伴隨著人們對外語教學中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重要性認識日漸深刻,文化差異滋生眾多的交際失誤和沖突。外語學習者既應該掌握日語知識體系和應用規,還要超越本族語和目的語及其相應的具體文化的束縛,掌握具有適合于多種 社會文化環境的交際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與日語人才培養模式教學是相輔相成的,日語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應突出應用性 、實踐性的特點。本文分析了目前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的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并闡述了問題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應用型 日語人才 培養模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對日語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以往傳統單一的日語人才培養模式已經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各高校紛紛以應用型培養人才模式為主。對日語人才的培養應根據日語本身的特點,結合地域的實際需要情況相應的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在我國,除了語言類的綜合性大學確立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養模式,其余院校還剛剛起步,日語專業如何在激烈的競爭中發揮自己的優勢求得發展,是我們必須解決的一大問題。
一、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的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1缺乏特色
高校一般屬于教學型大學, 只有少數地方高校在學科師資隊伍和科學研究等方面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地方高校日語專業應不拘一格地構建特色化的人才培養模式,以特色求生存。由于一些地方高校日語專業不是以 特色求生存,而是課程設置也與自身的辦學水平不相符,導致一些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缺乏特色。
2師資力量薄弱
隨著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日趨多元化,尤其對師資隊伍結構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但是很多地方高校的日語專業不斷擴大招生規模,導致日語專業教師數量嚴重缺乏。加之現有教師沒有機會去進修學習,在學識水平、教學水平上區域老化,無法培養出應用型人才。
3課程結構不符合實際需求
教材歷來是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其質量高低一直受 到人們廣泛的關注。雖然我國培養出來的學生日語總體水平也不低,但是日語語言能力較強的學生專業技能水平低。近年來,使用的一些教材影響了教學效果。有些教材缺乏嚴謹的編寫態度,知識體系缺乏連貫性,缺乏針對性。
二、應用型日語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機制
1培養模式的多樣化
1.1教學方法要更新
教學方法決定教學成效的好與壞,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過去那種傳統的教學方法不益于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育手段進行直觀、生動的教學,多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日語演講比賽、日文歌曲大賽等實踐活動,全面鍛煉學生的專業技能、基礎素質,從而為培養高素質的日語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1.2注重文化能力培養
構建語言加文化的課程體系,建立有利于學生知識、能力互相滲透的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應以培養學生文化交 際能力為重點,進一步按照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需要 設置日本文化模塊。語言模塊只要以文化知識模塊為基礎,以能力所用為原則選擇,處理好文學類和社會文化類課程的比例關系。同時,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將專業延伸知識部分置入選修課中。
1.3強化實踐能力培養 ,
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意義更加特殊。首先應加強日語綜合能力訓練,提高實踐教學課程在總學分中的比例。為學生張揚個性、營造良好的日語學習環境和學術氛圍搭建平臺,多形式、多手段地鍛煉學生日語語言的應用能力,全面推進實踐教學改革 ,強化日語應用型人才新模式的構建模式。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強調學科基礎和適用的知識。其次,強調以能力培養為本位,重視實踐性教學環節,培養具有具有扎實的日語文化基礎知識以及較強的崗位實踐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以建立海外實習基地為突破口,為學生提供自然的語言環境和真實的工作環境 ,使學生深刻了解日語使用的社會環境,從而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進行語言和語言使用教學的同 ,應該注重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有機結合,提倡閱讀教學與文化教學的融合。
2優化師資隊伍建設
在進入信息化時代之后,社會要拓寬應用型人才的發展途徑,改革并完善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機制。把創新理念引入到日語人才培養模式中,不斷探索新型的人才培養模式。這需要我們必須先培養一批高質量高水平的應用型教師,充分利用校內外優勢資源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技能以及業務水平。同時還要組織教師深入企業學習,聯合企業共同培養應用型日語人才。采用“橫向聯合,內培外引”的方式,從校外甚至是國外引進復合型教師充實校內師資,加強與國外各大學日語專業及日本各界的聯系,引導學生了解日語專業的發展方向、形成正確的就業觀。
3完善課程體系
應用型人才是指能熟練掌握一門外國語的各種技能,具有一專多能的人才,其主要任務培養應用于所從事的專業社會實踐的一種專門的人才類型。因此,在課程設置的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將科學原理或新發現的知識直接與社會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社會實踐領域。目前,我國日語人才培養的模式主要以語言基礎技能為主,但是培養模式已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于是各高校以日語+專業這種方式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學校的專業建設與經濟和社會的發展的實際需要緊密結合起來。
總之,我們應該不斷地進行探索與創新,針對日語學科的特點優化課程設置,不斷深化教學改革,為培養出更多的適應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卜憲華,尤淑惠.談復合型日語人才與企業應用型日語人才的共性和個性[J].長春大學學報,2010,(5).
[2]李筱平. 關于企業所需日語專業人才能力的實證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2009(2).
[3]修剛.中國高等學校日語教育的現狀與展望――以專業日語教學為中心[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8,(5).
[4]于麗娟.BPO服務外包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9).
[5]高翔.關于培養復合型、應用型外語人才的思考[j].外語界,2002,(2).
[6]宿久高.中國日語教育的現狀與未來[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3,(2). 影響青海農牧高職院校大學生體質健康的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