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紹宏
古代男子到了20歲,女子到了15歲,就要行成人禮,男子成人禮叫冠禮,女子成人禮叫笄禮。成人禮是一個重要的成長節點,也是一個難得的教育契機。經過歷年的探索、調整,我校今年的成人禮以“珍藏青春,見證成長”為主題,更加注重活動氛圍的營造,注重學生自主體驗,注重活動的延伸。
一、氛圍營造,學生是成人禮設計的主角
1. 學校團委向高三的學生發出倡議,征集“珍藏青春,見證成長——我期待的成人禮”策劃稿,讓大家思考應該以什么樣的方式、狀態來迎接自己的十八歲,提供思路或方案,使成人禮的活動內容有更多的借鑒。
2. 各班級準備好成人主題班會,設計形式,收集素材。充分利用此次成人禮家長的參與機會,營造好班會氣氛,讓學生在18歲到來之際,認真做一次個人成長的回顧,引導每一位學生去思考、感悟成人的意義。
3. 成人紀念徽章設計比賽,學生自主構思,設計圖文。學生和教師進行投票評選,以最高票數的設計圖作為成人禮的紀念徽章,統一定制。
4. 成人禮服正裝設計與訂購,由學生提供男生、女生服裝以及搭配思路,選出最得體而且美觀的裝扮統一訂購。成人禮當天男女生統一穿著正裝,以最美好的形象完成成人禮。
5. 成人禮儀式前一天學生開始進行活動場地布置,場外放置好指示牌,引導來賓、家長;場內進行清場,掛上五彩旗、五彩氣球;班級內的布置由各班自主設計。成人禮在學生心中就如重大節日,非常隆重。
二、自主體驗,成人禮過程撼心靈
成人禮在上午9點準時開始,活動開場“重回漢朝”,演示古代成人禮。受禮者(四位男生、四位女學生代表),長者(老師兩位),禮儀侍者(學生兩人)等穿著漢代禮服。受禮者與侍者分兩隊從場地兩側莊嚴走上主席臺,簡要演示古代漢朝成人禮冠禮、笄禮儀式流程——男子授冠、取字;女子插簪。以此讓學生了解自己的中華血脈、認識中華禮儀,古老的春秋大禮讓學生感同身受。
十八發禮炮齊鳴放,猶如聲聲戰鼓,激起學子們的熱血豪情,禮炮聲中迎來了校長為同學們生日致辭,拉開了成人禮的正式帷幕。“親情告白”由一對母子登上主席臺,互訴心聲,短短五分鐘,讓在場所有家庭都經歷了一次親情洗禮。孩子的那句“我愛你,媽媽”,母子深情的擁抱,此番場景動人心弦,臺下的學生也一齊擁抱自己的爸爸、媽媽,一些家長感慨萬千,流下了淚水。
《十八歲暢想》詩朗誦,莘莘學子慷慨激昂地詮釋十八歲的成長、責任、夢想。接下來頒發成人禮物,有“成人徽章”和“成人蛋糕”,由老師、家長為學生佩戴成人徽章,那一刻,學生的眼睛里閃耀出自信、自強的光芒。全體佩戴完成后,學生全體立正向老師、家長鞠躬,表達感恩之情。領導與家委會代表一齊為學生派發“成人蛋糕”。
“成人宣誓”環節,學校儀仗隊出旗,學生面對國旗,右手握拳舉起,莊嚴宣誓。最后一首《奔跑》大合唱,成人禮儀式在歡歌中圓滿結束。家長陪同孩子一起走過“成人門”,老師則在“成人門”后迎接學子。18歲,一個新的里程,一個人生的新階段,啟程了。
三、活動延伸,強化成人效應
走過成人門,成人儀式并沒有真正結束,學生及家長還要回到各自的班級,召開家長會。此次主題家長會提前兩個月就開始準備,精心設計了很多環節。自制的班級特色視頻,里面有這兩年多孩子在學校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讓學生看到不斷成長與蛻變的自己。集體互動“猜猜這是誰”,展示班里一些同學從小到大的照片,大家一起猜猜是哪個同學,不論是家長還是學生都有極大的感觸。“親子交流”,讓孩子與家長一起說說心里話。分析幾次大考的成績,展望成人路上的理想與目標。全班合照,十八歲留影。一起吃蛋糕,最后變成蛋糕大戰,慶祝十八歲。
許多家長激動不已:“很感謝學校有這樣的活動,成人禮太有意義了,能讓孩子學會擔當、感恩,明白自己的責任,也能更好地理解父母。這個成人禮給我們家長也提了個醒,孩子已經是成人了,應該給他們更多空間走自己的路!”
教育不是一味地講道理,在活動中體驗,在體驗中成長,強過程,重參與和體驗,才能撼動心靈,讓學生終身難忘、終生受益。親歷一個足以銘記終生的成人禮,也能喚醒學生內心的自覺意識,激發學習內動力,更好地備戰高考,更好地面對未來的人生。
本欄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