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芳
名著是經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代表著一個民族文化的典范,書寫著不朽的傳奇。《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紅樓夢》中的選段屢屢被收入到中學語文教材中,目的就是讓學生汲取名著中的營養,滋養學生的心田,讓他們成為中華文明的繼承者和開創者。可是從當前來看,四大名著教學存在諸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本文對此展開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策略。
一、鏈接文本,拒絕內外剝離
功利化的閱讀,功利化的教學,讓四大名著閱讀教學失去了本色,一些形式化的東西直接灌輸給學生,讓學生失去了探究的欲望,這樣的教學注定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厭煩。我們要做的是讓學生深入文本,品讀詞句,自主探究,而非獵奇或者消遣。在教學中,我們要從文本出發,拒絕課內和課外的剝離,真正實現對文本的深入解讀。
在《失街亭》一課的教學中,我們采用了多向對話和交流的方式,讓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對話,與老師對話,與同學對話,與評論者對話,從而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提高名著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三國演義》情節入勝,很多學生喜歡看,但需要知道其正確的閱讀方法。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用“回目”的形式來概括故事情節,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從“馬謖拒諫失街亭……到周魴斷發賺曹休”,學生們各顯神通,自創回目各具特色。例如“馬謖剛愎自用不聽勸告,魏軍四面包圍成功破敵”,還如“馬謖三笑顯張狂,孔明三哭實無奈”等。通過這樣的解讀,學生們對情節有了準確把握的同時,也對人物性格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深化拓展環節,我們就“馬謖三笑、孔明三哭、蜀兵三敗”等做了精彩的點評。學生說:他從馬謖三笑中讀到了馬謖的狂妄自大、輕敵自負,這為后邊的失街亭埋下了伏筆。有的學生說:他從孔明三哭中讀到了諸葛亮的多情和決絕,諸葛亮也有識人不佳的時候,人無完人。層層鋪墊,步步為營,整個課堂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在四大名著閱讀教學中,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解讀文本,在有必要時才會適當的引用課外的補充材料,不能直接跳過課本,而直接就將現成的、大維度的內容告訴學生,這樣的閱讀教學對于學生能力的提高是無濟于事的。
二、結合影視,升華全新感受
四大名著作為經典作品,反映的社會環境與現代社會大相徑庭,而在作品語言上與現代漢語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加之篇幅過長,很多學生很難堅持都下來。在教學中,我們總是抱怨學生不讀書,不閱讀名著,實際上,我們也要從社會實際出發,改變名著教學的方式,結合影視作品,升華全新的感受,引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短時間內對作品的主題、主要人物、基本情節等又一個全面的把握,讓教學做到與時俱進。
在《林黛玉進賈府》一課的教學中,學生們對《紅樓夢》仰慕已久,但真正能堅持讀下來的則寥寥無幾。就連課文中節選的部分,他們也會選擇跳讀。經過了解,他們對文中繁雜的服飾描寫,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非常頭疼,一時間很難掌握。如果我還是選擇按部就班的教學,讓學生理清文章脈絡或弄清人物關系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效果也不理想。于是,在課下布置好預習問題的同時,我也在資源平臺上發布了1987版和2010版《紅樓夢》的剪輯視頻,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經典,用聲情并茂的表演來吸引學生,帶給他們全新的感受。等到課上討論時,根據預習學案,學生們發表了不同的意見。不同于過去的無話可說,不同于照搬參考書上的意見,這次,學生們有了自己的主見,還對不同版本的影視作品進行了點評,效果超出預想。
合理運用影視作品,讓學生倍感親切,激發學生探究的熱情,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節約了學生的時間,授課效率也會更高。
三、開展活動,迸射時尚活力
隨著快餐文化的影響,中學生對四大名著的閱讀深度大打折扣,很多人更傾向于那些輕松、幽默、娛樂的題材,更樂于通過新媒體觀看各種娛樂視頻。他們當中很多人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進行“形式上的功利化閱讀”,并沒有真正理解到四大名著的深厚底蘊和無窮韻味。為此,我們要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做起,開展各種有益的活動,如讀書周、人物名稱競猜、經典片段表演、相關講座等活動,讓四大名著迸射時尚活力,體現名著閱讀教學的開放性、多樣性原則。
在《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的教學之后,我要求大家在讀書周活動中,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精讀《水滸》,并搜集有關《水滸》的相關知識。隨后,我們進行了《水滸傳》知識大競賽,我精心布置了幾個環節,讓學生參與進來,激活他們的思維。例如謎語精彩“斗轉星移”(時遷)、“左右開弓”(張橫)、“單刀赴會”(關勝)、“古往今來”(史進)等,妙趣橫生,很受歡迎。通過這一環節,很多同學都能熟記一百零八將的名字和他們的故事。我還精剪了百家講壇上的品讀《水滸傳》視頻給大家播放,名家新穎、獨特的視角帶給大家別樣的領悟,讓大家感受到名著的獨特魅力。
我們千萬不能一廂情愿的要求學生喜歡上四大名著,但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有趣、有益的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自己去感悟名著的傳奇。
總之,四大名著閱讀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要從實際出發,逐一攻破,真正讓四大名著濡養后人。傳承名著,就是從閱讀名著開始,就是從做好名著閱讀教學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