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菊
【摘要】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核心,校長的領導力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生存、發展與成功。校長領導力是一種綜合能力,要求校長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決策能力、執行能力,溝通能力和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能力等。提升校長領導力,要著重提升校長的親和力,學習力和決策力等。
【關鍵詞】校長領導力 親和力 學習力 決策力
校長是一所學校的核心,校長的領導能力直接決定了學校的未來發展方向。時代的不斷進步給校長的領導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校長領導力是指學校管理者統率、帶領團隊,并與團隊交互作用從而實現學校發展目標的能力。它是一種綜合能力,要求校長具有較高的個人素質、決策能力、執行能力、團隊領導能力、溝通能力和對校園文化的建設能力等。校長的領導力直接關系到學校的生存、發展與成功,是駕馭、引領、發展學校的綜合能力。
一、關于校長領導力的內涵
(一)在校長領導力的指向方面,較有影響的觀點是教學型領導力和變革型領導力。教學型領導力即著眼于教學的領導力,它意味著能為學生和教師以及整個學校創造出更多更好的平等受教育機會,這就要求校長具備以下能力:始終聚焦于教學、課程、評估方面的核心技術的正確運用,同時使學校行政管理、組織和財政等各層面的運作為技術運用提供更強大的支撐以改進學生的學習。
與教學型領導力突出課程和教學結果不同,變革性領導力更關注學校運作的過程以及學校創新能力的提高,主要目的是采用有效方法使學校及其成員在與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互動時更富有成果。對一名校長來說,如果缺少能力和手段應對內外環境的變化,即使具備較高水平的教學領導能力也無濟于事。
(二)能促進校長們在工作中達到高績效標準的知識技能和理念價值觀也是校長領導力概念中的應有之義。這些知識基礎和觀念體系不但有助于高效領導和管理的實現,而且也是校長專業個性發展中不可少的原料。
二、目前中小學校長領導力的問題現狀
(一)我國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的管理體制,學校工作由校長統一領導指揮。這種體制本意是想提高決策效率,但在實施中卻造成了曲解。首先,在一些學校,校長掌控著學校的大權,“一言堂”現象仍然存在;其次,部分校長沒有學過系統的管理知識,只是憑借經驗來管理,這就給上級教育政策的解讀以及對學校教育政策的制定帶來了困難;第三,部分校長缺乏作為一個領導者的素質,不能合理進行預測和決策,缺乏財務、人事管理方面的知識 ,這些問題都阻礙了學校的正常發展。
(二) 新時期學校發展所需要的校長領導力
校長作為學校首要領導者,是擁有法定權利的正式領導者,這種權利的集中體現的是校長的行政領導權,而決策指揮力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校長決策是對學校全方位的決策,學校發展的全方面都需要校長的決策,校長所處的地位決定了校長行政領導力的重要性,校長必須很好地運用決策指揮能力。
新時期學校發展需要校長有更加新穎的管理思想 ,深厚的專業理論素養。對校長自身非專業素質的要求也進一步提高。首先,對學校發展的預測力。作為學校的首要領導人,校長決定著學校的發展方向。校長的工作之一是制定學校發展規劃 ,這就需要校長以學校自身特色和學校實際情況為基礎 ,結合現實政治 、經濟、文化現狀,借鑒國內外知名學校辦學經驗,確定合情合理的學校發展 其次 ,對教育管理知識的領悟力。一個優秀的校長不僅要有豐富的管理知識,也要有深厚的教育知識功底。這是校長正確領導、管理學校的基礎和前提。
三、提升校長領導力的幾個著力點
(一)提升校長親和力。一所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目標、“一訓三風”,甚至師生的言行舉止等,無不閃爍著校長的思想與智慧,而溫馨和諧、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就是全校師生精神的棲息地,也是學校校長文化感召力的直接呈現。所以要營造和諧向上的校園文化,彰顯校長的文化感召力。
一個好校長應當首先是學校精神人格的最高長官,因此人性化的學校管理是反映校長人格魅力的一面鏡子,更是提升校長親和力的有效途徑。首先人性化的管理是以尊重他人為前提。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將人的需要分為低級到高級的七個層級,而“尊重的需要”處于第六層級,僅次于最高層級“自我實現的需要”。而人性化管理其本質在于對教師學生的信任與尊重,容易讓師生產生適度的愉悅感,激發工作學習的良好心理狀態,從而提高師生工作、學習的效率。
(二)提升校長學習力。校長是學校的一面旗幟,是學校的方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力,就必須勤學善學。完善學習機制,激發學習動力。建立終生學習的長效機制是激發校長學習動力的關鍵。在績效工資的大背景下,促進校長學習的機制正在逐步完善。一是校長考評逐漸透明和公平,校長考評已成為學校考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為上級主管部門甚至全社會的重視,考評機制的完善從客觀上促使校長必須加強自身學習與提高。二是建立完善了校長論壇制度。每年一次校長論壇的舉辦是校長辦學思想、管理水平的展示臺,同時也是校長智慧的交流場,促使著校長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
(三)提升校長決策力。校長領導力的核心就是決策力。一個校長領導能力的提升,關鍵在于決策力的提高。把握教育規律,是科學決策的關鍵。作為校長,要把科學決策視為頭等大事。首先,集思廣益,是科學決策的重點。學校的決策雖然最終是由校長定奪,但決策的形成過程卻是一個集思廣益的過程。學校實施民主管理,可以激發教師的工作活力,增強教職工的主人翁責任感與家園歸屬感,其次,集思廣益是精細管理的有效路徑。精細化管理時代已經到來,細節決定成敗!學校管理是一龐大的系統工程,要作到管理就應該群策群力,利用集體智慧減少決策的失誤,讓管理精細入微,務實高效。
時代的不斷進步給校長的領導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理智建構并著力提升校長的領導力日顯重要。在當今深化教育改革的大環境下,現代中學校長不僅要有敏銳的眼光和深入的思考力,更應該主動承擔起教育改革引導者的角色,從而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領導力。
【參考文獻】
[1]薛飛.關于提升校長領導能力問題的思考及建議[J].科教文匯,2012,(2)
[2]何躍萍.公共關系視野下的校長領導能力建構[J] 河南教育學院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5)
[3]周建華.校長領導力:內涵、結構和提升策略[J] 中國教師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