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舟
古代詩詞閱讀鑒賞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內容。古詩詞閃耀著華夏文明的光芒,洋溢著民族的激情。因而,語文教學也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古詩詞閱讀、理解和鑒賞能力的培養。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體會,認為“六讀法”是一把很好地讀懂古代詩詞的鑰匙。
一讀標題
吳齊賢的《論杜》說:“唐人作詩,于題目不輕下一字”。如杜甫五律《倦夜》,此詩題目,就頗令人感覺蹺蹊。按說,疲倦只有在緊張的勞作之后才會產生,夜間人們休息安眠,怎么會“倦”?這是一個怎樣的夜?詩人為什么會倦?這些問題都與詩歌內容緊密相連,讀者若能帶著這些問題來讀詩歌,則必事半功倍。
例如: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征 人 怨
柳中庸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1)為什么說這是一首邊塞詩?結合詩句具體說明。
答:詩句中有金河、玉關、青冢、黃河、黑山等邊塞意象,寫了征人的戍邊生活。
(2)詩題為“征人怨”,通篇雖無“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請作簡要賞析。
答:首句“歲歲金河復玉關”,怨年年歲歲頻繁調動;次句“朝朝馬策與刀環”,怨時時刻刻練兵備戰,第三句“三春白雪歸青冢”,怨氣候酷寒;第四句“萬里黃河繞黑山”,怨景色單調。
賞析:這是一首傳誦極廣的邊塞詩。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隸屬于單于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圍繞著一個“怨”字鋪開。
二讀作者
即借助平時所積累的有關作者的思想、時代、風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詩歌。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李白與杜甫的詩歌,前者感情熱烈、想象豐富、語言清新,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后者格律嚴謹、情感內斂、沉郁頓挫,充滿現實主義風格,兩位詩人的詩在思想內容和風格上的區別是比較明顯的。像大家比較熟悉和常見的作者。白居易:關心百姓疾苦揭露、批評政治弊端;辛棄疾:強烈的愛國主義思想和戰斗精神。陶淵明:對官場與世俗社會極度厭倦,潔身自好,不愿屈意逢迎,但也宣揚“人生無常”“樂安天命”。李清照:前期的詞反映了她的閨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現了自然風光和別思離愁。后期的詩詞凄涼悲痛,抒發了傷時念舊、懷鄉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強烈的亡國之思。
三讀序言
有些詩歌在詩題下面附有一段序言,它往往點明詩歌創作的背景,詩歌的寫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露了詩歌的內容。讀這樣的序言可加深我們對詩歌的理解。如蘇軾的《南鄉子》詞,下面有一小序:“梅花詞和楊元素”。從小序中我們可以知道這是一首和詞,而且內容是寫梅花的,這對我們讀懂詩歌內容就很有幫助。
四讀注釋
在高考詩歌鑒賞題中,為幫助考生充分理解詩歌,往往在詩歌后面附有幾則注釋。對于這些注釋,我們應仔細閱讀,從中揣摩詩歌的隱含意義,為進一步深入分析詩歌做準備。
例如: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江間作四首(其三)
潘大臨
西山通虎穴,赤壁隱龍宮。形勝三分圖,波流萬世功。
沙明拳宿鷺,天闊退飛鴻。最羨漁竿客,歸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臨(約1057-1106)〕字邠老,黃州(今湖北黃岡)人,善詩文。曾隨蘇軾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鷺〕指白鷺睡眠時一腿蜷縮的樣子。
(1)第三聯兩句中各有一個字用得十分傳神,請找出來,并說說這樣寫的好處。
(2)從全詩看,作者向往一種什么樣的生活?請簡要分析。
答:(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現出鷺鳥在沙灘上棲息時的神態。用“退”字別致、生動地表現出鴻鳥在天空中飛行的狀態。這樣寫構成了作者江邊所見的一幅靜動結合的畫面。 (2)向往一種隱逸的生活。①詩的前兩聯,作者從眼前之景,轉入懷古,遙想當年赤壁之戰時的人事,而今安在?從而發出了“波流萬世功”的感嘆。②詩的后兩聯,作者贊嘆宿鷺、飛鴻的閑適,接著又仿佛看到了漁翁的扁舟,聯系到“波流萬世功”的感嘆,于是提出“最羨漁竿客”,想駕一葉小舟在煙雨朦朧中歸去!
五讀類別
古代詩詞,數量之多,題材之廣,令人贊嘆。但就內容而言,大體可分為邊塞詩、山水田園詩、送別詩、思鄉詩、詠物言志詩、閨怨詩等。所以只要了解詩歌的類別,并懂得這一類詩歌的特點,解題就方便了。
例如:詠物詩的特點:內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
山水田園詩: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行旅詩和閨怨詩: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長期流離漂泊,或久戍邊關,總會引起濃濃的思鄉懷人之情,所以這類詩文就特別多,它們或寫羈旅之思,或寫思念親友,或寫征人思鄉,或寫閨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或托物傳情,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
六讀典故
用典,是古代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方法。所以,讀者必須對作品中的“典故”有初步的理解,透過典故的本意,理解用典表達的新意。
例如:冰雪:以冰雪的晶瑩比喻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月亮:對月思親——引發離愁別緒,思鄉之愁;蟬:以蟬品行高潔;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襯荒涼,以抒發盛衰興亡的感慨。
總之,在古代詩詞鑒賞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教會學生一些方法,使他們更容易把握住詩詞的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