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濤 蘇靜
開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是新時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充分發揮高校共青團宣傳思想工作的獨特優勢和作用,以有效渠道培養教育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入學習者和自覺踐行者,把有意義的事變得更有意思,切實提高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共青團宣傳思想工作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勢作用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強調指出,意識形態工作是黨和國家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高校作為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肩負著學習研究宣傳馬克思主義,培養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務。本文以蘭州大學為例,主要探討了高校共青團宣傳思想工作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獨特優勢和作用,以期提高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實效性。
一、當前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
1.走訪、調研、工作中發現新問題
自中央下發《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以來,蘭州大學按照“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識共信、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感可鑒、引師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親力親為”的目標思路,從宣傳教育、理論武裝、文化熏陶、實踐養成等方面多管齊下,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的方方面面。然而,在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通過走訪、調研也發現活動中還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第一課堂教學方式方法比較單一,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理論體系的完整性,而對實踐中的熱點、難點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關注不足。其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校園文化融入不足。一方面,缺少對活動的頂層設計導致活動重復,出現學生疲于應付活動,未能實現活動預設目標。另一方面,缺少活動形式的創新,出現學生視覺疲勞、興趣缺失。最后,宣傳教育方式比較單一,缺乏吸引力和滲透力。
2.訪談、聊天,了解“90后”學生新特點
長期以來,學校一直重視對在校學生的思想引導,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通過長時間的訪談、聊天發現了一些“90后”學生的新特點。從整體來看,全校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在面對多元價值觀并存的格局時,一部分學生往往容易做出不正確的判斷,產生個人本位傾向及知行背離現象。部分“90后”學生對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的認同感不深,受網絡信息的影響而產生信仰偏差的現象。少數“90后”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信仰淡化,一些學生自我意識日益凸顯,凡事從自我需要出發,習慣滿足于現實的主觀感受,沉浸于虛幻的網絡空間,人際交往淡漠,缺乏愛國主義、集體榮譽感。另外,在訪談和聊天的過程中還發現,“90后”大學生思想活躍度高,學習能力強,對外界信息敏感,排斥統一的、刻板的校園活動,喜歡個性化、富有創造力的活動。
二、創意宣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人知人曉
1.卡通形象掀起學習新熱潮
針對上述現狀,蘭大共青團積極創新校園活動形式,增強宣傳教育的吸引力和滲透力,于2014年面向全體師生征集核心價值觀手繪畫冊的卡通形象,兩個月共征集到210幅作品參加評選。在評選過程中充分展示作品,以張貼海報、布置宣傳櫥窗等方式,吸引學生的關注。同時,發揮團屬媒體的積極作用,開辟報紙專版和網絡專欄,運用QQ群、人人網社區、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主動開辟互動版塊和網絡專欄,進一步擴大活動覆蓋面。在評選過程中,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據統計,活動期間近8000多名師生參與到此次征集評選活動中。
2.手繪畫冊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2014年6月,蘭大學子以“團團”為代言人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手繪畫冊創作完成,手繪風格簡約大方,不乏逗趣,將每一個詞語與大學生的生活學習緊密相連,是同學們意識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應從身邊做起,從小處著眼。以“和諧”為例,漫畫中的“團團”們一起聽音樂,互相傳閱圖書,每一個場景都是學生們平時在宿舍里發生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滲透著暖暖的愛意。核心價值觀24字在畫冊中以12幅簡潔明快、生動活潑的漫畫小樣展現出來,用學生身邊真實鮮活的生活剪影來詮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手繪圖一時在學校成為熱門圖片。青年學生用新穎的方式做出來對理論學習的回饋,讓價值觀看得見、摸得著,進而根植于學生們的思想意識深處。
手繪畫冊一經推出,便取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校園媒體相繼推出,并在很短的時間內實現了瀏覽量破萬的目標,獲得校內師生一致好評。同時,團中央官方微信、中青在線、甘肅日報等社會媒體也進行了轉載,中青在線以《蘭州大學團委卡通形象“楊楊”萌翻校園》為題,甘肅日報以《蘭大學子創造卡通人物“團團”一新創意宣傳核心價值觀》為題分別進行了報道。2015年,該畫冊榮獲“甘肅省宣傳思想工作創新提名獎”并被收錄進教育部思政司組織編寫的《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案例》一書中。
三、廣泛宣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共識共信
讓大學生真正關注、理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要有好的創意,更要采用多種形式,使“團團”“楊楊”充分滲透到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蘭州大學向來重視共青團對青年團員的思想引領作用,組織開展“團日大講堂”活動,動員全校60余名專職團干部進團支部宣講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課堂上,團干部們以手繪畫冊為藍本與同學們一起分享富強、民主、自由等核心價值觀故事。授課以分享、討論、參觀、實踐等形式突破了傳統政治課過分強調理論的局面,團干部們有的以他們的求學歷程,有的通過觀看勵志電影讓同學們在別開生面的課堂教學里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涵。
不僅在課堂上,宿舍中出現的“團團”“楊楊”形象更是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真正走進了學生的生活,走進了學生的心靈。“室友休息時,講話放低聲音,物品輕拿輕放,這就是‘友善喲!”“一個‘請字不多不少,一個微笑不輕不重,恰到好處就是‘和諧!”親切的語言配合“團團”認真的表情,貼在宿舍的墻壁與門窗之上,不僅豐富了宿舍文化,更是督促大學生從小事做起,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四、深入宣傳,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可感可鑒
為了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更接地氣,蘭州大學共青團緊緊圍繞黨中央部署和學校中心任務,依托學生創作團隊先后組織創作了《團團帶你學習四進四信》《楊楊愛家鄉》《團團跑操手冊》等漫畫作品10余套,其中《楊楊愛家鄉》系列漫畫是結合當前國家提出的精準扶貧政策為甘肅省地方經濟建設量身創作的精品系列漫畫,它將甘肅省14個地州市特色土特產以動漫的形式表現出來,語言幽默風趣,構圖簡單明了,卻給人留下很深的印象。
通過近3年的嘗試,蘭州大學共青團已形成了“門戶網站、移動終端APP、微博微信及時傳播媒體、網絡視頻專欄、深度報道校園刊物”五位一體的宣傳格局,以多種喜聞樂見、活波向上的形式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團團”“楊楊”的形象,讓宣傳工作生動化、形象化,更加深入青年內心,讓學生在有趣生動的活動和學習中形成當代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站穩意識形態陣地。
五、宣傳成效及工作思考
1.形象化、生活化,變大道理為小故事
蘭州大學共青團以手繪畫冊入手,通過獨特視角解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典型特征就是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形象化,把理性的東西感性化,并用形象語言包裝,從大學生生活、學習的角度著眼、入手,用“貼近性”實現“指導性”,用“新鮮性”實現“理論性”,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活氣息和現場真實感,變大道理為小故事,讓大學生從似曾身邊發生的故事里產生共鳴,使每個學生都能感知它、領悟它,內化為精神追求,外化為實際行動,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嚴私德。
2.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把有意義的事情做得更有意思
創作團隊人員均來自蘭州大學本科學生,專業涉及新聞、藝術、文學、資環等,專業跨度之大,參與創作學生人數之多在蘭州大學實為首例。從廣泛征集“團團”“楊楊”形象到學生們踴躍投稿,從團隊創作到大眾點評,從組織活動到全媒體宣傳,每一個環節都由學生親自參與、親身體驗。學生團隊創作的每一幅漫畫都講述身邊人身邊事,道理淺顯易懂卻又韻味深長。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寓教于樂,將有意義的事情變得更有意思。“團團”“楊楊”的形象已深入學生內心,實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全覆蓋。
3.不同主體,內涵闡釋,提升社會主義價值觀引導力
首先,要按照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緊密結合我國基本國情和圍繞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進行解讀。其次,要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內涵闡釋。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中,蘭州大學在民族尊重的基礎上努力挖掘民俗、宗教傳統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內容,闡釋其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融相通之處,從而更好地引領少數民族大學生認同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參考文獻:
[1]謝璐妍,隋芳麗.當代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路徑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03):26-28.
[2]高校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創新案例.2015.
[3]劉先春,郭海霞.當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社科縱橫,2014,(09):31-33.
[4]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路徑探討.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