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揚
很多人認為,文章要寫得深刻,關鍵在于立意。一篇文章,尤其是議論文,主要表現的是一個人的思想認識水平,要使一篇文章思想深刻,最根本的關鍵是作者思想的深刻。
其實,一篇文章的思想深度除了表現在立意的深刻上,還表現在論據的充分和論證的周密上。學生寫作時,如果能在立意正確的前提下,在論證、論據上下一番功夫,同樣能寫出一篇思想深刻、內涵豐富的好文章。下面就如何指導學生選擇、運用論據,談幾點想法。
一、選用思想性、思辨性強的論據
論據如果具有豐富的內涵和思辨性,就能引發讀者思想上的共鳴,從而啟發人們深入地思考。尤其是一些古今中外的經典案例,這些論據因為其在內容和言辭上有著理性的光芒,就能夠給讀者帶來思想上的啟迪。以“無規矩不成方圓”這個話題作文為例。寫作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選用了違反了規矩就會受到懲罰這一類的論據,但也有部分同學選用了以下事例作為論據:
1764年,一場大火燒毀了哈佛樓,所有的珍貴書籍都被燒毀,唯有一本被學生違規帶出的幸存,但在歸還書本后,這位學生在受到表揚后仍被開除。理由是,這名學生違反了校規。
興許會有無數人發問:“知錯就改,難道不該放他一馬,將功抵罪嗎?”
我想不然,面對一位將書偷帶出館的學生,校長對其表示感激——贊揚其知錯就改的勇氣和責任感,后將其開除——懲罰其違反規定。一分為二地客觀對待,正彰顯了哈佛人對規則的尊重,對品質的注重和一絲不茍的作風。也許正是因為這賞罰分明的嚴謹與公正,哈佛法學院的樹林才會郁郁青青,無數杰出人才才得以在這篇沃土上茁壯成長。
這則論據具有很強的思辨性,能引發讀者的共鳴和思考,引起人們對規則與道德的思考。這樣的論據用在文章中,就能使論證更有力度,讓文章的思想更為深刻。
二、選取時事焦點,彰顯思想深刻
近年來高考作文大變臉,很多省市的考題由務虛轉為務實,貼近現實生活,反映社會熱點。2015年全國1卷的“老陳違規開車遭女兒舉報引熱議”,重慶卷的“小男孩請公交車司機等一等媽媽”以及今年的全國1卷的“批評與獎勵”無不貼近生活,直擊熱點。
時代在飛速發展,每天都有新信息、新觀念、新問題出現。這就需要我們站在時代的高度,積極發現,努力探索,挖掘出新事物內在意義。作為新時期的高中生,我們的文章意味著我們對時代的一種關注,對現實社會的一種關切。而高考大多數作文是想讓大家通過對材料的分析、思考,從中受到教育,得到啟示,從而找到解決現實生活中諸如此類問題的正確的方法。因此,中學生在寫作時,如能自覺從社會生活中選取素材,盡量關注社會熱點與焦點,注重選擇新近出現的人和事,議評時政,就能讓文章更具有時代氣息。如優秀作文《讓紅包再飛一會兒》片段:
俗話說,成功之舉,貴在創新。創新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車輪。有創新,社會才有發展。因為“搶紅包”有新意,迎合人們新年求財的心理,所以才贏得眾人的青睞。試問,有哪一件事,能讓幾億人民在同一時間、不同地點,做著同一個動作:看手機、搖手機?唯有搶紅包。難怪連春晚也以此來吸引人氣。“搶紅包”是一個快樂的社交游戲。通過它,可以把傳統的禮節送給對方,把祝福和感恩送給對方。一個紅包,勝過千言萬語。用紅包拜年,拉近了親友之間的距離。單憑這一點,我們就應該為發明者點個贊。
這篇文章,選取當今社會熱點,肯定了“通過微信搶紅包”現象的出現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是對傳承中華民族習俗的創新。作者從活生生的現實中發現問題,捕捉生活中的熱點、焦點,深入思考,辯證分析,不僅深刻地論證了觀點,還引發了讀者強烈的共鳴。
三、選用對比強烈的素材,從不同角度論證
有比較才能有鑒別。在選用素材的時候,如果能選用對比強烈的一組事例來論證觀點,不僅能增強文章的感染力,還能讓論據更具思辨力,讓文章更為深刻。如高考優秀作文《讓夢想在現實中起舞》中的對比用例:
阮籍目睹世間的渾噩不堪和好友的身首異處,借醉酒逃避現實。他的一生一直在逃避、逃避、逃避,終因一篇《為鄭沖對晉王箋》被人唾棄。嵇康則完全生活在現實之中,不肯向生活做出任何妥協,最終以一曲《廣陵散》而成為絕響。其實,人生由阮籍的醉酒向前一步,便是嵇康的《廣陵散》;人生由嵇康的《廣陵散》向后退一步,便是阮籍的醉酒。殊途同歸者的境遇,竟是如此迥異。若是兩人各向中間邁出一步,將幻想與現實稍加中和,也許就不會落得生者隱入迷幻,死者融入蒼穹,只留給后人無盡的悵惘。
作者選取了阮籍和嵇康的例子,阮籍逃避現實終被人唾棄,嵇康則直面人生現實,雖留下千古絕唱卻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通過對比,深刻論證了“正視現實,但不委身于現實;保持幻想,但不沉溺于幻想”這一中心論點。用例引人深思、啟迪智慧。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許多多的典型的材料可以作為論據,但從同一個角度舉出來的論據再多,再貼切,也只能代表一個方面普遍意義。如能多角度、多方面、多層次地選擇論據,避熟就生,避舊就新,典型性和信息量就會增加,就有利于闡述道理,會令人耳目一新。
思想是一篇文章的靈魂,而那些典型、新穎,思想內涵更為豐富、深刻的論據,不僅能使一篇習作閃爍思想的光輝,還能讓作者在寫作的過程中得到啟迪和積淀,從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漸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