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惠涵
某報推出的最佳公益行動中,“愛心飯菜”的善舉足以溫暖人心,“動物也是易碎品”足以引發社會對動物的關愛,而我認為,“眾籌扶貧”以平等、尊重、雙贏的形式扶貧,恰當地解決農民切實的困難,能引起廣泛的社會關注,取得最佳公益效益,可當選為最佳公益行動。②
“愛心飯菜”以受助者與幫助者的良性互動,點燃一片光芒,卻能量太小,不足以引起社會大的震動;“動物也是易碎品”新穎生動地提醒人們關愛動物,促進社會和諧,卻不夠實際;而“眾籌扶貧”立足當今社會轉型中的現實問題,幫助帶動山區脫貧致富,同時讓城市居民享用放心食材,一舉兩得。從表面看,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再深入思考,此舉對減小貧富差距,提高社會的總體消費水平,進一步推動社會經濟增長,不更具有可操作性嗎?此舉所彰顯的城鄉之間平等、尊重、互助的觀念,不是能進一步促進城鄉之間的和諧嗎?環境與人的和諧嗎?社會效益不也更巨大嗎?③
時代的洪流滾滾而來,城市化的腳步悄然走近,山區的貧困卻很難解決。工業化的浪潮席卷而來,卻難再見一片綠色,高樓大廈的繁華流光溢彩,卻再難有人與人之間和諧的問候。一句“扶貧”,道出的是對平等的尊重;一聲“眾籌”,道出的是對團結的渴望;一片真心,凝聚的是對和諧的向往;一項公益,帶來的是一陣綠色的清香。中央倡導的精準扶貧,扶出了一個個鄉鎮的繁華,也扶出了整個社會的熱忱關切;信息時代的“眾籌扶貧”,“籌”出了人民對社會的片片真心,扶出了社會需要的一片和諧。④
眾籌扶貧,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以城鄉和諧、扶貧利民為主題,以平等尊重、效益俱佳的良好方式,創新了公益模式。公益,需要實實在在地深入社會,直面社會問題,采取合理的形式,推動社會良好的運轉,正如那個“媽媽洗腳”的公益廣告,濺出的洗腳水濺出了一片孝心;正如那個“Family”的廣告啊,字母間蘊含的盡是家的味道。“眾籌扶貧”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引領著共同發展的美好愿望!⑤
眾籌扶貧是最佳公益,“佳”于一片對社會的赤誠真心,“佳”于一種平等尊重的公益理念,“佳”于一個時代條件下高效的公益方式,“佳”于和諧平等、共同富裕的理念。⑥
最佳公益,伴我前行!⑦
尾批 本文觀點明確,說理有力,語言流暢,是一篇不可多得的文質兼美的好文。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在說理的過程中,運用了原因分析法、對比分析法、例證法等。同時,說理不偏激,有善意,極具思辨性,這是難能可貴的。但文章在思路、結構上可稍作調整,這樣處理會更趨于完美。
①題目過于籠統,看不出選擇結果。若改成“眾籌扶貧,最佳公益”、“眾籌扶貧當最佳”等,效果更好。
②緊扣寫作任務,表明態度,入題快。明確觀點時,以退為進,肯定他論,強調我論,體現了權衡、選擇。
③將“眾籌扶貧”與其他兩項進行比較分析,從為什么選擇“眾籌扶貧”角度說理,就事論事,說理透徹。
④從背景上分析,論述了“眾籌扶貧”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排比句既增強了氣勢,顯得氣勢恢宏,又增強了說服力。但從說理邏輯角度看,三、四段對調,似更佳。
⑤進一步從原因入手,分條細說“眾籌扶貧”當選最佳的理由。
⑥總結收束,雖然平常,但不平庸。
⑦“伴我前行”若改為“非‘眾籌扶貧莫屬”,更佳。本段刪去亦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