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以創業帶動就業來解決大學生就業難問題,這也要求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不僅要解決學生就業問題,更要激發學生進行創業。在研究因創業教育缺失而面臨困境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基礎上,簡要分析二者內在的關聯性,從而找出創業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效融合的途徑。
就業壓力職業生涯規劃創業教育一、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面臨的困境分析
1.重視理論規劃,忽視實踐執行。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途徑主要是學校所開的就業課程、就業指導機構的就業咨詢、就業指導講座、輔導員的“一對一指導”、學長或學姐的經驗講解以及校內外媒體的廣泛宣傳,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大多數學生通過以上路徑獲得了相應的職業生涯指導,卻缺乏實際踐履意識,沒有按規劃執行,使得規劃成為了應付課程的紙上談兵。相對應的,創業教育不僅要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進行創業培訓和輔導,更要促進創業行為并推動創業實踐,因此,將創業構想轉化為創業實踐就成為創業教育的必要環節,本質上也就是高校創業教育的實踐性運用。
2.重視短期指導,忽視全程教育。在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家,職業生涯教育從小學就已開始,而在我國,則是由于近年來日趨嚴峻的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人們才開始關注大學生的就業與職業發展問題,并且也僅僅是學生臨近畢業或擇業時開展的臨時性工作,缺乏全程教育與指導。而從教育部的創業教育試點工作座談會到《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都在強調: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結合專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同時,高校創新教育還注重將普惠教育與精英教育相結合,重點在普惠層面,使創新創業的理念和素質惠及每一個學生,實現可持續發展。
3.重視就業引領,忽視創業引領。當前很多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促進大學生就業,教育的主要內容局限于幫助學生分析就業環境、了解國家的就業政策、學習就業技巧等方面,教育的主要方式局限于理論教學、政策咨詢、就業指導與就業服務方面,這種教育只重視就業引領,是一種短期的包裝教育,忽視了涉及大學生終生發展的長期教育,即創業引領。在“十三五”時期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進程中,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創業帶就業,也是解決我國結構性就業矛盾的根本出路。創新教育正適應這一趨勢,通過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行為的實踐,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釋放學生潛能,激發學生活力,以創業為引領,為學生的謀生發展和終身發展作出基礎性的貢獻。
二、在職業生涯規劃中引入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1.創業教育是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內容
職業生涯規劃是個人選擇職業,確定職業生涯發展目標并為之努力的系統過程,而創業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成長規劃、成才規劃和事業規劃。創業教育不僅能帶來有效的就業,而且能在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有效地發掘并實現自我價值,給大學生充分的發展機會和職業自由,帶來豐富的、充滿成就感的職業生涯。因此,改革傳統學校教育中偏重于知識和技能的傳授,培養大學生全方位能力、素質以及創新、創業精神的創業教育必然成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內容。
2.創業教育是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的重要途徑
為了應對競爭激烈、就業壓力巨大的形勢,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首要目標是實現有效就業,而創業教育就是通過專業的培訓、指導和實踐來實現主動就業、有效就業的過程。同時,創業教育對創業者的個性心理、認知水平、知識結構、能力體系、創新精神及抗挫折能力等方面都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本身也是對大學生就業能力全面提升的過程,這也是解決用人單位與高校之間“就業鴻溝”的重要途徑。
3.創業教育是實現教育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備條件
當前,全黨全社會都在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這一大局的關鍵靠人才,基礎在教育。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必須創新人才培養機制和模式,這也就是要求教育要實現創新發展、可持續發展。創業教育極好地契合了教育創新發展的理念,通過創業意識的激發、創業知識和技能的培訓、創業行為的實踐,增強了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而也成為教育創新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充要條件。
三、創業教育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有效融合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和創業教育都是針對大學生職業選擇、發展的終身教育和全程教育,二者教育內容的互相融合,既符合大學生的實際需求,又契合了創新發展的理念,是緩解就業壓力、實現有效就業和長遠發展的有效途徑。
1.增強創業意識,推動就業觀念的創新
在我國整體就業形勢極其嚴峻的情況下,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大學生就業觀念轉變的問題。當前,大學生的就業觀已完成了從“等、靠、要”到“先擇業、再就業”的轉變,但這種轉變只是從“等就業”變為“被就業”的表面轉變,而真正的主動就業觀還沒有形成。創業教育是針對全體大學生開展的普惠式教育,通過創新意識的培養,激發創新精神,使學生無論從事何種工作,都會打破墨守成規、安于現狀的思想狀態,把自己的崗位當作創業的平臺,從被動地接受職業變成主動的創造職業,從而形成主動的職業發展觀。
2.加強創業培訓和指導,推動就業能力和技巧的不斷提升
提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和技巧一直是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內容,雖然高校做了很多工作,但就業能力不足仍是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創業教育培訓和指導的相關內容,不僅包含了就業能力和技巧方面的知識,還涵蓋了企業創立、運作、發展、管理和經營方面的內容,甚至還囊括了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廣告宣傳、公共關系等多個領域的專業知識,對于提升大學生全方位的能力和綜合素質起到了顯著的教育作用,也有利于大學生建立全面的知識體系,更好地了解市場需求、了解企業職場,為其順利就業和自主創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3.強化創業實踐,推動職業生涯規劃的切實執行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工作從總體上來說處于起步階段,大學生雖然已經有了初步制定職業生涯規劃的意識并制定了相應的規劃,但規劃的可行性較弱,又缺乏合理安排和具體細化,因而影響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實施。創業教育是實踐性很強的教育活動,創業實踐是創業教育的運用及目的。高校大學生通過面向市場、面向企業的實踐活動,將專業知識和創業知識、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理論學習和社會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及時評估和調整自己預定的生涯規劃,對所缺乏的知識和技能,及時進行補充和提高,使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不斷調整和完善,也就達到了生涯規劃教育的真正目的。
四、結論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落實高校畢業生就業引領和創業引領計劃,帶動青年就業創業。”這是黨中央、國務院在新時期對我國高校就業問題做出的整體安排與部署,也是“十三五”時期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任務。為了完成此項任務,必須將創業教育與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進行融合發展,這樣才能既有效解決就業,又將創新理念和生涯發展理念貫穿于教育的全過程,同時也為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建設奠定了更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曹榮,陳東東.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問題及舉措[J].繼續教育研究,2013,(02).
[2]郭劍.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及對策[J].中國大學生就業,2010,(20).
[3]胡春燕,胡繼東.就業壓力背景下的大學生創業意識的培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1,(28).
[4]劉巍.創業教育與大學生就業的相關問題研究[J].科教導刊,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