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君 張耀輝
【摘要】工業旅游是礬山礦區再發展的首選。溫州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暨“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建設,為解決資源枯竭型礦區的轉型發展這個世界性難題提供有益的實踐和案例。本次研究基于實際,分析了礬山礦區文創產業的可行性,必要性,并通過對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的規劃建設和實施方案的研讀,就如何合理利用礦區工業文化資源,開發生態、時尚、文明的蒼南旅游發展之路提出一些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礬都工業;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旅游產業
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6.01.012
對任何一個國家和經濟體而言,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后其文化和旅游就不僅具有基礎產業屬性和經濟屬性,更具有制度維新和精神解放的價值,因而文創產業很大程度上代表一個國家和經濟體的發展指向。
溫州礬礦位于浙閩交界,640多年的明礬生產史保留下豐富的工業遺產,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和旅游價值,是中國明礬生產的“活化石”、“煉礬工業的活遺址”、世界工業遺產的“備選者”。其中,礬礦煉礬遺址福德灣是“中國首批自然村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礬礦“水浸法”煉礬工藝依然保留著《天工開物》所記載的模式。現在廢舊的老廠房、老車間大多是蘇式建筑,面積廣大,數量眾多。礦區礦硐多年開采后所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巷道綿延,采空區巨大,都有獨特的旅游優勢和綜合開發功能。
一、“世界礬都”礬山礦區的基本概況
(一)溫州礬礦及礬山的基本概況
蒼南縣礬山鎮位于浙江省最南端,其明礬采煉始于明朝洪武八年(1375)[1]。礬山境內唯一的國企——溫州礬礦系中國重點化學礦山,溫州市直屬企業。由于體制機制等因素制約,近年來一直低效高耗、連續虧損,每年虧損約4千多萬元。2014年7月1日起,國家五部委禁止面食制作使用明礬等含鋁添加劑,使礬礦年產量的三分之二的明礬銷售需求斷停?,F在的礦山開采已面臨巨大的安全、環保和社會風險。
為加強對礬山礦區珍貴工業遺產的保護、挖掘和利用,2010年起浙江省蒼南縣政協主動作為,開始“世界礬都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挖掘利用與礬山礦區科學發展”調研。調研報告引起省市領導重視,2013年起“礬礦申遺”寫入市、縣政府工作報告[2]。2013年蒼南縣出臺《關于加強礬山礬礦遺址及歷史建筑保護工作的通告》。2014年初溫州市政府和北京大學完成了《溫州礬礦申報世界遺產的前期調研》。福德灣村成功申報為首批中國傳統村落和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民間集資創建礬都礦石館、礬都奇石館等專題博物館相繼建成并免費投入使用。
(二)礬山礦區發展文創、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
1956年建礦的溫州礬礦為浙江工業發展,中國民族工業和國家經濟建設作過重要貢獻。目前礦鎮日益被邊緣化,但是有640年明礬開采史的溫州礬礦其獨特性的遺產,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續性都較好的遺址符合申報世界工業遺產的基本條件。在當地政協的持續推動下,提出走文創產業和工業旅游之路,以世界工業遺產的申報帶動礦區的全面發展。在實際工作中,存在以下兩個主要問題[3]:
1.礬礦申遺工作和文創產業建設尚未正式列入政府議事日程。2013年起溫州市和蒼南縣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推進溫州礬礦申報世界工業遺產”,礬礦轉型發展,以申報世界工業遺產來帶動文創產業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受到重視?!笆澜绲\都工業文化產業園”建設也已啟動,但有關部門并沒有正式把它列入相關工作的日程安排。主管機構還沒有明確相應職責,也無落實的計劃,申遺的實質性工作尚未真正開始。
2.礦區申遺和文創產業的實際工作缺乏明確的政策支持。由于礦鎮隸屬兩個行政體系,城市規劃和建設,鎮礦脫節,影響了礬山申遺、礬礦遺產的保護的組織和實施,也制約了相關工作的進一步深入。
二、“世界礬都”具備發展文創產業的條件
(一)周邊環境具有“礦、硐、山、?!币惑w的發展潛力
溫州礬礦所在地蒼南縣礬山鎮位于浙南邊陲蒼南縣西南部,臨東海之濱,與福建接壤,群山環抱,東高西低,是一個東西走向的葫蘆形盆地,是浙江南大門重要礦山集鎮。礬山明礬石礦藏面積10平方公里,明礬石儲藏量16742萬噸,占全國80%、世界60%,是名副其實的“世界礬都”。明礬廣泛用于醫藥,食品業和化工行業等領域,幾百年來礬礦為中國的民生事業和民族工業發展做出了獨特的貢獻[4]。
距今1.9億年強烈的燕山旋回興起地質構造運動,造就了礬山明礬,也留下了典型的火山流紋巖群。連同鶴頂山,其式樣、規模之豐富,有望與北雁蕩山一樣成為世界地質公園。2015年10月4日中央電視臺《地理中國》“國慶特別節目”《江山多嬌》第四期通過對浙江蒼南礬山等三地的地質科考,發現中國最具世界影響的江南華南火山帶。礬山境內的鶴頂山是蒼南第一高峰,散落山坡的巨型堆石形成于晚侏羅世時期,符合地質公園特征。以礬山為中心的周邊地區有著豐富獨特的濱海山水資源和人文景觀,交通方便,新省道232貫通期間,沈海觀美出口和蒼南動車站均在半小時之內行程。
(二)明礬生產歷史蘊含著深厚的礬礦文化
“寶石堆滿半山腰”的礬山以擁有量大品優的明礬石資源聞名于世。礦山悠久,影響深遠,城鎮因礦的開采和生產而成,在老礦區周圍形成了以福德灣老街為代表的典型礦工生活區、有礦區特色的人文環境。礬山在我國礬礦工業史上占有重要的歷史地位,是見證我國明礬工業的典型活遺產,在研究浙江民族工業發展、閩北浙南山區經濟文化等領域具有不可或缺的研究價值[5]。
礬礦留存眾多蘇式建筑的老廠房老車間礦區礦硐多年開采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和巨大采空區的綿延巷道,都有獨特的旅游優勢和綜合開發功能。它是世界明礬生產的“活化石”和中國礦山井巷技術的傳播之源[6]。幾百年來產業工人世代聚集與繁衍生息形成了許多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和獨特的社會形態、風俗傳統、人文傳說、宗教信仰等,是具有顯著中國元素及民族特點的文化,是礦山集鎮的“中國式”。礬礦在世界礦山體系中其礦種具有唯一性,因礦而成的礬山鎮由山上再向下延伸發展的特例在世界集鎮上具有獨特性,礬礦遺產是工業革命以前的工業遺存具有稀罕性,因而它是工業遺產的“具備者”。礬礦遺址破壞較少,具有較好的原真性、完整性和延續性?,F存采礦和煉礬遺址、附屬遺址建筑本體、早期沿溪采礦及其形成的工業景觀和福德灣老街傳統民居景觀都是稀缺的遺產資源[3]。福德灣礬礦遺址是近現代工業遺產與鄉土建筑的集合體,是最具特色和開發價值的工業文化遺產,已被評為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和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7]。
(三)礦區走文化創意產業之路是礬山轉型的必然選擇
和礬礦榮衰與共的蒼南縣礬山鎮,該區域第三產業欠發達,更缺少發展第二產業的資源,產業調整難度極大,難以為6萬多居民提供充分的就業機會和擇業空間。礬礦如果繼續發展單一采礦業,面臨的將是一條環保治理費用大、產品附加值低、資源浪費嚴重、經濟效益差的竭澤而漁之路。而開發新產品,需要投入大量人、財、物進行研發,即便有人力財力搞工藝技術改造,也屬治標。礬礦現實的生存危機、礬山鎮“不工、不農、不商”現狀、旅游產業的特性和潛力及礬礦豐富的工業文化旅游資源和區位優勢,已經決定了發展礬礦工業文化旅游是振興礦區的最佳捷徑。礦鎮一體構建一個“傳承文化,發展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生態旅游宜居的美麗城鎮。可以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各行業的發展,為社會提供大量的就業崗位,能基本解決礬山群眾、礬礦職工的轉產轉業問題。
為踐行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把握創新發展帶來“新的可能性”。礦山旅游在國家政策支撐下蓬勃發展,被稱為“朝陽中的朝陽產業”。國土資源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規定》,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后,返還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對具有觀賞價值、科學研究價值的礦業遺跡,國家鼓勵開發為礦山公園,并給與相應的政策支持,資金補助和其他優惠。住建部等部門關于推進城市和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明確,中央采取適當方式對國有工礦棚戶區改造給予資金支持。
文化創意產業作為新興的產業,是經濟、文化、技術等相互融合的產物,具有高度的融合性、滲透性和輻射力,能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發展,也是投資回報最好的行業之一。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國文化產業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將達到5%,在全國范圍內可以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目標。
當前,浙江省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氛圍日漸濃厚,浙江省先后出臺《關于建設文化大省若干文化經濟政策的意見》、《浙江省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綱要(2008~2012)》、《關于進一步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2013),推出千億文化產業大單等一系列支持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意見。
(四)礬山文化及旅游設施的初步具備和繼續建設中
過去幾年,礬山先后完成了《礬山鎮總體規劃修編》、《礬山鎮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等;推進232省道沿線生態景觀帶、福德灣古礬街、福德灣二期修繕工程的完工;民間集資打造礬都礦石館、礬都奇石館等專題博物館相繼建成并免費投入使用。《蒼南縣礬山鎮南堡旅游綜合體規劃》已在實施中。礬山將南堡漂流基地打造成以“民俗、民風、時尚、自然、雅致”為特色的生態休閑度假與激情體驗目的地。2015年7月,礬礦工業遺存小鎮已經列入溫州市首批文化特色小鎮。目前,礬山以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暨“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國家礦山公園、福德灣歷史文化名村、浙閩臺民族花海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等項目建設為載體,大力打造生態旅游宜居的美麗城鎮。
(五)“世界礬都”申遺和工業旅游深受各界關注
礬礦申遺一直吸引著各界關注。2014年,國際工業化遺產保護協會主席P·E馬丁評價礬山“可用‘嘆為觀止形容”[8]。2015年,英國伯明翰大學國際鐵橋文化遺產研究院邁克·羅賓森院長專程到礬礦進行了兩天的考察,為溫州礬礦提出保全性“申遺”的思路[9]。浙江省政府參事室調研組認為“溫州礬礦申報世界工業遺產現實和歷史意義都十分重大”。北大世界遺產研究中心和市人民政府《中國溫州礬礦申報世界遺產前期調研報告》闡述“溫州礬礦申遺,戰略意義和現實意義是顯而易見的?!敝袊鴩H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也認為,礬山鎮要從新型城鎮化發展的角度來總體考慮、整體推進礬礦的轉型。將“世界礬都”打造成為最具特色和開發價值的工業文化遺產、休閑旅游度假區”
今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播出礬山《石洞里的秘密》引起廣泛關注。6月26日新華網甘肅頻道發布《浙江“世界礬都”擬申遺(組圖)》。 9月24日中新網記者趙曄嬌發表《“世界礬都”浙江蒼南礦鎮前世今生:旅游業里迎新生》。今年10月“善行天下世界礬都第一季”的全國各界60多位人士以“善結礬都行在路上”為主題徒步挑礬古道,并舉行礬山轉型和蒼南旅游專題座談會。會上,中國城市經濟學會旅游產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世紀唐人旅游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師張曉軍發表主題講話,高度肯定了礬山價值,古鎮、古村,古道、古遺址、古街皆備,提出蒼南“全域旅游”的思想,即全城旅游=硬設施+美環境+軟服務+暖情感,并就蒼南及礬山實際,就蒼南旅游發展、礬山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按照5A景區標準打造等方面提出了務實的意見和建議[10]。
(六)“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產業區實施的必要性
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暨“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是一個涉及多個相關行業的綜合項目,項目的建成將極大地推動溫州乃至浙江省創意產業和地區經濟的發展,優化資源配置及地區產業結構,解決社會就業,增加財政收入,創造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項目的建設不但可以充分利用本地的資源優勢,推動旅游經濟的發展,而且能有效拉動交通運輸、餐飲服務、房地產等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快礬山地區全面發展的進程。
2.項目的實施將加速農村勞動力的轉移,吸收礦區人員再就業,解決富余勞動力,為促進社會穩定,地方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3.項目將有效聚積人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推動礬山周邊地區的開發和建設,項目的實施將提升礬山鎮土地價值,形成良好的連鎖反應,為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4.項目的實施對于挖掘、整理礬山礦區的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世界礬都”“軟錘號歌”的礦山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也是助推礬山申報世界工業遺產的引擎。
(七)溫州的“一攬子”政策支持
2015年溫州市提出要將文化創意產業作為十大新興產業之一打造。《關于支持和促進溫州文化發展的若干意見》1+6政策的同時出爐,在財政扶持、投資融資、園區培育、土地保障、人才培養與引進等方面制訂了“一攬子”政策意見。目前,《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規劃編制(2015-2020年)》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
按照《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暨“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策劃方案》(草稿),項目規劃設計為歷史文化名村福德灣、礦硐井巷游覽區及中國第一藏酒窖、車間廠房文創區、鶴頂山國家地質公園、畬族文化風情區、挑礬古道體驗區、礦硐遺址參觀區、古村落民宿基地、浙南紅色旅游區、全國高校大學生文化創意創業基地及“一帶一路”各國手工藝術專家展示基地等十個。
此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瞄準市場,搶占先機,高瞻遠矚,用獨特的礬礦工業文化,打造一個集文化旅游、文化創意、研發設計、生產制作、產品孵化、貿易物流、信息交流、教育培訓、展覽展示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創意產業區。它是打造舊廠房、老礦山為“文化創意產業區”商業模式的重要載體,承載著創造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責任。文化產業創意園項目本著礬山鎮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以期覆蓋以礬山為中心區域的周邊地區整體經濟發展,達到規模效益。打造一個以礦山井巷文化為代表的特色生態旅游魅力城鎮的轉型發展平臺。
三、“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產業區項目規劃
項目總體規劃占地面積50平方公里。定位為“世界礬都”礬礦文化集中展示的窗口、溫州城鄉統籌一體化的成果基地、助推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的引擎、探索礦山集鎮經濟增長的新模式、將世界礬都打造成浙南的798,中國的“魯爾”。
(一)產業園功能目標定位
1.配合礬山鎮政府打造以礬山工業文化旅游為核心的文化平臺。
2.集休閑、度假、體驗互動、農業觀光、教育培訓、高品質養生為一體的旅游度假勝地。
3.融創意、研發、推廣礬礦文化產品的聚散中心,面向世界的中高端服務旅游目的地。
4.精準助推少數民族奔小康的實驗區。
(二)產業園項目規劃設計詳述
1.歷史文化名村福德灣?!笆澜绲\都”明礬采煉古村落——福德灣村在蒼南縣礬山鎮老建成區內,沿山而建,坐南朝北,是一座因采石煉礬而生而盛的村落。歷經七百年采煉,留下溫州礬礦遺址這完整的上世紀50年代采煉生產、生活系統,也留下因生產、生活之需而建設的礦硐、街巷、古井及大量特色民居和石頭屋,使其形成了從山上到山下具有不同時代特征,又一脈相承的工業村落民居風格,即依次為礦硐(采礦區)→居住區→煉礬區的基本布局。配套設施包括礦洞口、調度室、變電房、壓風機房、打鐵鋪、食堂、鐵索控制室、廢石堆等采礦舊址,選礦房、煅燒爐、結晶池、風化沉淀池等煉礬舊址,管理房、堆料場、水泵房、蓄水池、鍋爐管理場等附屬建筑。大部分工業遺存保存完好。至今仍在少量運行“半機械、半體力”的煉礬工藝技術,被認為是迄今為止浙江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首個仍在生產的工業“活遺址”,是浙江省工業遺產的代表。由采礦遺跡、煉礬遺跡、附屬遺跡、古民居建筑及祭祀傳統與宗教信仰遺跡等內容組成,也是礬礦采煉技術發展、工藝變遷“活的教科書”[11]。
獨特的村落發展歷史、典型的浙南山地民居,縱橫交錯的街巷格局,幽美的自然環境,古老的礦硐與煉礬遺址相輔相成。2012年傳統村落保護和發展專家委員會評審認定,被住房城鄉建設部、文化部、財政部認定為其具有重要保護價值的村落列入中國第一批傳統村落名錄。2014年被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公布為第六批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福德灣村在完成二期修繕的基礎上,2015年住房城鄉建設部公布其又被列入中央財政支持范圍的中國傳統村落。
2.礦硐井巷游覽區及中國第一藏酒窖。礬礦在中國工業發展的歷史舞臺上,曾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色,沉淀下豐富的工業文明遺產,濃郁的地方文化和獨特的礦產風貌,尤其是礦山開采和井巷施工技術,至今還影響著世界礦產的經濟發展。礬山是中國井巷之鄉的發祥地。礬礦640多年開采后形成的石文化景觀,其巷道綿延幾十里,采空面積55.8萬平方米,體積289萬平方米,雖由人鑿,宛如天成,安全可靠,它冬暖夏涼,天然節能,可用作開發音樂廳、溫泉游泳池、健身房、會議室、茶座、影劇院、葡萄酒酒窖及物流倉儲。開發探險觀光、休閑度假項目,眾多的采空區為旅游開發提供了絕佳的場所,利用礦硐的特性,可以開發探險觀光、休閑度假、生活體驗等旅游項目,并應用現代科技手段,把礦硐打造成集聲、光、電為一體的安全、獨待、神秘、益智、健身、休閑的旅游勝境。充分利用礬礦山體中空進行改造,借鑒土耳其洞穴酒店經驗加以修筑開鑿,融入藝術,布置雕像畫作、古董首飾,選取世界名貴紅酒貯藏,打造玫瑰花園式洞穴,總統式洞穴和充滿原生態氣息的休閑木屋式洞穴酒店。
日前,溫州礬礦已經提交了《關于溫州礬礦312平硐申請建設旅游體驗區開發項目申請書》,體驗區開發由蒼南縣人民政府審批立項,投資資金企業自籌。2012年4月11日,市委市政府正式公布“關于扶持建立中國(溫州)國際葡萄酒交易集散中心的實施意見”。按照該意見,溫州擬在2015年基本建成一個擁有超10萬平方米中心市場和進口葡萄酒備案監管庫。而礦區礦硐具備天然優勢承接進口葡萄酒備案監管庫的功能。并依托55.8萬平方米的采空區,分區分塊打造私家地藏酒區、酒文化體驗區,努力打造成中國第一藏酒窖。
3.車間廠房文創區。1956年組建的溫州礬礦留存大量的廠房和車間。三車間、五車間、機械廠、汽車隊、供銷公司等等。五號車間原是礦區的綜合化工廠,建筑物占地面積約13986平方米,車間內的建筑主要是以前蘇聯建筑為代表的優秀歷史文化建筑,五號車間是礬礦文化的標志性經典建筑、這里曾有令人難忘的故事、有著歷史上人們對于前蘇聯時代的印記。五號車間作為礦區前綜合文化工廠,與千人一面的寫字樓相比,其建筑具有獨特的歷史特殊性、文化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浙閩臺民族花海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園能使經典與現代相結合符合當代人對于文化歷史的審美標準,引發人們的消費欲望。包括“花?!蔽膭擆^、“菩提緣”佛教文創館、“畬瓷”花器文創館、“礬塑”文創館、“畬羽千年”畬族手工銀飾文創館。五號車間的改造計劃將保留建筑原貌,不破壞其歷史性,只對其進行適當整飾,增加部分功能以滿足人們的消費需求。改造既無動遷成本,也不需要土地改變性質,因地制宜,以特色取勝。
現在的礬都博物館、礬都石頭館、礬都奇石館、南山坪的個人民俗館、白巖村紙文化博物館、礬山中學教育博物館和即將打造的“一個人的車間”的機械展覽館,將為礬山申報中國博物館鎮打好堅實的基礎。
同時,開建礬礦文化長廊將作為配套觀賞景點,文化長廊將結合創業園布局依地勢建設,文化長廊將分為工業展示,圖片征集區和民情區,分別展示礬礦的古代開采情況、工藝制作、近現代礬礦工業的發展進程并適當介紹當地風土民情和傳統習俗,民間傳說等。圖片征集區則將定期展示群眾來稿或攝影作品。
長廊將以石刻浮雕工藝、圖片展示以及文字說明為主要表達形式,力爭做到圖文并茂,讓游客感受到礬礦文化精神及當地人民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
4.鶴頂山國家地質公園。鶴頂山位于蒼南縣礬山鎮境內,距蒼南縣城22公里,海拔1006米,為蒼南第一高峰。登高遠眺,可俯覽東海景觀,天氣晴朗時可眺臺灣海峽。山上有國內四大風力電場之一—鶴頂山風力發電站。山體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籠罩在云霧里,每到清明時節,山腰數千畝的野杜鵑盛開,漫山遍野一片火紅,重陽期間,山間蘆葦又形成林海雪原勝景,吸引了各地游客前來觀光。山坡和山腰處有4000多畝的國營茶場,2012年地方政府還引進浙商,流轉了原國營茶場1200多畝土地創辦鶴頂山觀光茶園,目前已建成專業茶廠、辦公樓、滴水噴灌系統場等設施,創成省級無公害茶葉基地和市級精品花園。位于鶴頂山腳的頂村為畬族聚居村,民俗風情濃厚。山頂有白鶴仙師廟,在礬山乃至蒼南當地都流傳著白鶴仙師的道教傳奇。
鶴頂山著名的景觀為“云海、花海、石?!?。鶴頂山地質結構特殊,其山體巖石是晚侏羅紀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巖,鶴頂山的山坡堆石是由熔結凝灰巖冷卻、收縮、固結過程中形成的原生裂隙構造,在長期風化作用下,崩塌散落在山坡堆積而成,成為一道獨特的“石海”景觀。鶴頂山是具有特殊地質意義,較高的美學觀賞價值的地質遺跡,并融合了其他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構成了一種獨特的自然區域[12]。
礬山于2012年6月完成《鶴頂山旅游綜合體專項規劃》編制并于該年11月通過會審,旅游規劃建設總占地面積18435畝,主要分為旅游綜合服務中心、鄉村旅游區、宗教文化與生態觀光區、高山休閑度假區等四大板塊,包括頂村田園度假村、柯嶺腳畬族文化村、“生態游賞步道”及四季百果園建設、“十里白鶴尋仙路”及鶴云尋仙道建設、紅旭生態避暑度假區、鶴頂山茶文化莊園等6個重點項目。
建設書畫家藝術村。礬山鶴頂山下的東山村內的鶴峰書院(已網名注冊)將配套建設美術館、畫家公寓、收藏家會所等配套項目。力爭將書畫家藝術村打造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大型藝術家工作室群落,為游客呈現一個集藝術性、觀賞性、體驗性為一體的文化休閑特色旅游景點。游客不僅可以欣賞到多元化的原創繪畫作品,而且能夠和創作者面對面的進行藝術交流、挑選、收藏喜歡的藝術作品,充分體驗藝術帶來的視覺享受。
5.畬族文化風情區。礬山640多年開采明礬產深刻影響了周邊多個民族村。筆架山北面的岱嶺畬族鄉和礬山東邊的鳳陽畬族鄉與礬山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且兩個畬族鄉都有著自己多彩而獨特的民族文化[13]。歷史上由礬山走出的條礬古道的南下的礬沿線經過岱嶺畬族鄉,向東的礬赤線經過風陽畬族鄉(以前屬礬山區域),向北的礬藻線經過南宋中岙畬族村,而且挑礬工有很多是畬族兄弟。如今,這些線路雖然基本廢棄不用,但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富含人文內涵的古道。依靠浙閩臺民族花海的成功建成和事業擴展,畬族民俗村主要用于礬山周邊畬族人員就業安置,佐于民族風情、獨有宗教習俗,以村落為單位開展院落經濟,特色農家菜、特色海鮮樓、特色小吃、手工肉燕制作、手工肉羹制作等等。轉換經濟增長模式,因地制宜,精準發力,帶動畬族村落奔小康。
6.挑礬古道體驗區。礬山鎮地處四面環山的葫蘆形盆地,運礬均以肩挑步行這種最原始的運載方式,穿越重重大山。600多年前,明礬寶藏被人發現后,于是,礬山人一邊挖采礬礦,提煉明礬,一邊用肩挑這種最原始的運載方式,穿越重重大山,來到可通水路的埠頭,把明礬裝船,運送到各個地方出賣。以礬山為起點,礬山至藻溪、礬山至赤溪、礬山至前岐、礬山至沿浦四個方向的四條通道便成了現今的四條挑礬古道。挑礬古道風景優美、山青水秀,山上怪石嶙峋,沿途鳥語花香、古道沿山沿溪而建,地勢險要。尤其坪棚嶺、華嶺兩條古道保持原狀,古道石階由五顏六色大小不一的亂石鋪成,道寬2米,兩旁古樹參天,竹林成片,路旁有多種野花盛開。挑礬古道百年以來不僅留下挑礬工的足跡,而且留下膾炙人口的《挑礬詩》。目前,溫州已啟動對古道的保護工作,并按照“保持古道特色、傳承傳統文化、打造優美環境、營造健身之路”的要求,對古道的基礎設施進行修復完善等,使古道重新煥發生機,成為市民休閑、健身、旅游、探險的好去處[14]。
7.礦硐遺址參觀區。礬山轄區內(現在的南宋社區)的大崗山,坪棚嶺一帶,有數量眾多的古礦硐群、煉礬遺址等留存,始于清末明初,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見證早期礬山地區明礬開采的艱辛歷史。2015年被列入縣文保單位。同時,在礬山水尾村。宜礬村還有晚侏羅世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巖群,百年舊居,煉礬村落等.中央電視臺曾拍攝并播出過《石洞里的秘密》專題片。
8.古村落民宿基地。在礬山村鎮上散落著風格各異的民居,礦工民居、家族祠堂建筑、前蘇聯元素建筑等等,我們將追隨日本、臺灣的腳步,聯合當地居民利用自用住宅空閑房間,結合礬山當地人文、自然景觀、生態、環境資源及礬山礦工的生活生產活動,以家庭副業方式經營,提供旅客鄉野生活之住宿處所。它們不同于傳統的飯店旅館,也許沒有高級奢華的設施,但它能讓人體驗礬山當地風情、感受礬山人的熱情與服務、并體驗有別以往的礦山生活。
其中,古路下村擬建為浙江古民居保護性集中移建村。改革開放以來,一些建設項目使得很多雕工精美,保存完好的古民居與名人故居指導破壞和拆毀,幸得“浙江古民居保護協會”與部分有心人士不忍其被毀,將其房屋各部件編號后拆下完好的保存了下來。該建筑群多為徽派與蘇派建筑,建筑風格多樣,雕刻精美,木雕“牛腿”工藝精湛,栩栩如生,美人靠欄柵倚窗而陳,再融入數棟具有代表性的礬山古民居,若該古建筑群成功移建礬山,將形成別具一格的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的古路下文化園村,擬建完善將形成232省道礬山段的優美景觀。該道是去往馬站、魚寮、霞關、赤溪、中墩等城鎮的必經之路,交通便捷。
9.浙南紅色旅游區。蒼南是老革命根據地縣,有著悠久的革命歷史,有1000多位烈士為國殉身。礬山是著名的老根據地,這里有30多位烈士,也是曾經中共鼎平縣委開展抗日救亡活動、游擊戰爭、反抗國民黨反動派而進行的前赴后繼,英勇戰斗的主要地區,現在大多屬于欠發達地區。是著名抗日將領“鐵軍將才”朱程烈士、黨的“七大”代表原黑龍江森林武警總隊隊長劉先同志、浙江省的老紅軍、浙江省出席黨的“七大”的代表之一林輝山同志的家鄉,也是著名英烈張培農等革命過的老區。如能通過開展與愛國主義教育相結合的系列活動,做好做大紅色旅游,就會激活紅色浙南革命根據地的教育資源,促進老區的經濟發展,將成為新常態下革命老區新發展的推動器。
10.全國高校大學生創業基地及“一帶一路”各國手工藝術專家教學基地。綜合礬礦廢棄老廠房改造,目標是以大學生為基礎,綜合繪畫、攝影、陶藝、建筑、創意等各個產業,形成充滿了藝術、文化氣息的文化創意產業園和青年創業基地。
如通過五車間綜合改造設立教學樓、研究中心、實習基地、寫生基地、學術交流中心、宿舍、食堂等主要建筑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通過外國專家局引進“一帶一路”手工藝術品專家,進行現場教學現場,制作各國獨具特色的手工藝術品,召集更多的青年大學生,引領創新自主創業,打造一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兼具的新式社會創業大學。
四、思考與建議
(一)制定復合型政策扶持溫州礬礦轉型升級和文創產業在礬山發展
調整礬山管理體制.建議成立礬山管理委員會,管理委員會由現有的礬山鎮和溫州礬礦組成,統一管理礬山鎮和礬礦,使鎮礦合一,具體承擔礦區申遺和遺產保護,文化產業開發的有關工作。制定政策支持的組合拳。在財政補助上,要統籌現有的與文創產業相關的政策各類各項資金,采取鼓勵、資助、貼息等方法,實行優惠的文化稅收政策。在融資服務上,按照市場化的資本運作方式,帶動社會資金共同對項目的股權投資,支持初期創業的個人和企業。在軟環境的營造上,加快公共平臺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配套。
(二)搞好礦區保護規劃和旅游規劃,在保護中利用,以發展促保護。
按照世界工業遺產保護的要求,加快制定溫州礬礦工業遺產保護規劃,報省政府批準后實施,按世界遺產標準做好工業遺產的挖掘、整理和保護。嚴格按照溫州礬礦工業遺產保護規劃的要求,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開發利用[13]。整體布局,‘串珍珠式發展。統一規劃,總體布局,拓寬發展空間,把相關的土地、空間、交通、產業和社會發展等進行統籌規劃。落實政府報告“推進礬礦申遺”工作,把礬山國家礦山公園建設其列入《溫州市文化創意產業規劃編制(2015-2020年)》,進一步明確了礬山礦區文化創意產業和工業旅游發展的方向和目標。
(三)做好文化交流、人才培養和資金多元化工作。
文化創意創業的核心是創意。引進高端人才的同時,要重視培養中低端的復合型人才,把單純的對外引進轉化成本土的引進培養上。積極構建多元化的投資主體,打破行業壟斷,降低門檻,簡化手續,做好服務,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尤其是礦山井巷人士,回鄉投資創業。
主動對接溫州市文化產業促進會與臺灣整體美學時尚等文創產業的戰略合作。利用礬山在海西的地緣基礎、區位優勢和閩南文化的認同優勢,實現優勢互補,加強兩岸文化創意產業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文化產業鏈。
(四)以申遺推動文化建設,做好名村、名鎮的晉級提升。
“世界礬都”申報世界工業文化遺產,走文化產業、工業旅游發展之路已成共識。申遺有助于國企深化改革,轉型發展,有利于改善和促進當地經濟發展、中心城鎮建設。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及發展文化產業符合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符合國內外礦山旅游業發展的新趨勢[16]。
五、結束語
為了解和對比資源型礦山國企的發展走勢,課題組專程走訪了中國另外明礬生產基地——安徽省廬江縣礬山礬礦。這個名聞遐邇的明礬生產基地,與浙江蒼南縣礬山礬礦同名同姓、同年建礦、相同產品、一樣盛衰,都是中國民族工業發展的典型代表。隨著經濟的轉型,國有老礦的各種弊端暴露無遺,廬江礬山礬礦生產經營持續滑坡,2001年5月礬礦停產整頓。2010年9月,廬江礬山礬礦及下屬綜合經營公司已嚴重資不抵債,合肥市同意廬江礬礦采取依法倒閉破產。
同一時期的溫州礬礦在社會各界的推動下和政府的支持下,以較高的文化自信、自覺和自醒,艱難地邁出了申報世界工業遺產的步伐。
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暨“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選址蒼南縣礬山鎮具有區位優越、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具有合理性,具市場潛力、有發展前景的朝陽產業,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開發這個項目會給合作各方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15]。它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市場需求和社會效益,項目充分發揮了國家、地方政府、投資單位的積極性,實現了社會、文化、經濟的和諧發展,能有效地促進地方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經濟、社會效益顯著,投資收益率較高,投資風險低,是一個可行的好項目,優勢突出,具有超前性、可行性和獨特性、高起點的特色。
當前,隨著國民收入的提高和交通的便捷,群眾生活消費方式發生巨大變化,旅游已成為群眾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發展已進入全民旅游階段、黃金發展時期,發展勢不可當。大旅游、休閑文化游時代即將到來,觀光旅游必然會向以文化旅游、休閑度假、商務會議為核心的復合型大休閑旅游過度。溫州礬礦以自身獨特的工業文化留存,附近成熟景區(蒼山玉海古村)互補聯動,長三角和海西經濟先行區的地域優勢,閩南文化的認同效應和高速交通帶來的出行便利,賦予礬山更多新的機會。2014年蒼南縣接待游客總數512萬人次,同比增長30.5%;實現旅游總收入45.3億元,同比增長15.8%,旅游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拉動和支撐作用越來越突出[16]。
礬礦工業文化遺存小鎮暨“世界礬都”文化綜合體創意園區瞄準市場,搶占先機,在綜合利用礦區舊址的基礎上,集文化創意研發設計、生產制作、產品孵化、文化旅游、貿易物流、信息交流、教育培訓、展覽展示等為一體,讓消費者以感知礬礦傳統工藝文化、生產制作、風俗傳統、人文活動、建筑風格等形式,通過購物消費直接為當地帶來經濟收入,是礬礦文化弘揚與地方經濟發展的統一,是文物保護、旅游開發、文化傳播和經濟效益的雙贏,前景看好,是礬山、蒼南乃至浙江未來的嶄新增長極。
參考文獻
[1]鄭立于,祖國的礬都,浙江人民出版社1958(12)01-03.
[2]張耀輝.浙江省蒼南縣政協:助推“世界礬都”申遺 , 光明日報 “同舟”,2015年 5月18日.
[3]陳薇拉,世界礬都申遺,專家怎么說 ,溫州日報 ,2013年11月6日。
[4]林加丕,馳譽海內外的“興記大明珠”,溫州百年風云1876-1978,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05 156
[5]戴湘毅闕維民,浙江礬山礬礦的遺產價值與保護建議,礦業研究與開發[J].2013(02):33-36 .
[6]金質名片紙中國礦山井巷之鄉,滄海桑田共鑄輝煌,浙江大學出版社2011(10):106-115
[7]李暉華 ,蒼南文物概覽,西泠印社出版社2014(06): 16-19.
[8]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協會主席馬丁來溫考察時稱 ,礬礦申遺還需更好的管理 ,溫州日報,2014年5月27日.
[9]英國伯明翰大學教授為礬礦“申遺”傳經,中國文物網,2015年5月17日.
[10]“徒步礬路善行途中”徒步活動在世界礬都礬山鎮順利舉辦,公益中國網,2015年10月30日.
[11]張耀輝 ,時光深處的福德灣,溫州網–溫州日報, 2014年03月27日.
[12]楊道敏,鶴頂山發電場,蒼南旅游,上海印書館2010(12):73-76.
[13]張傳君,蒼南文化多樣性保護與發展研究,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12):76-77.
[14]黃以平,溫州古道蒼南篇,中國對外翻譯出版有限公司,2014(4):2-24.
[15]張耀輝,以文化產業助推礦區轉型,中國環境報,2015年7月21日.
[16]“2014年度蒼南縣旅游統計監測報告”, 中國蒼南網,2015年1月28日.
Exploration Research onPromotion of Alum Mine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ZHANG Chuanjun1;ZHANG Yaohui2
(1.PoliticalConsultative Conference of CangnanCounty, Zhejiang 325800, China;
2.Lingxi No.3 Middle School, Zhejiang325800, China)
Abstract: Industrial tourism is the first choice for the re-development of Fanshan Alum Town. Wenzhou Alum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town and the world Alum Town. Cultural complex creative park construction provides a useful practice and case. to sol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resource exhausted mine area development of this worldwide problem. Based on the actual,this study analyzes the world Alum Town a feasibility ,the necessit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 By reading the alum industrial and cultural relics of the town planning,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the study put forward some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asonable utilization of mine industrial culture resou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angnan tourism of ecology, fashion and civilization.
Keywords: Alum Industrial; Cultural Creative Park Complex; Tourism 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