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蕾 洪繼旺 楊子琴 陳業淵 王家保 吳開茂 李松剛



摘 要 概述了‘新球蜜荔的選育過程、品種性狀、區域試驗及栽培技術要點,于2013年通過海南省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新球蜜荔屬于中晚熟品種,果實于6月上中旬成熟,產量與目前海南主栽的‘妃子笑相近;成熟時果皮黃綠色,果肉米白、汁多,有蜂蜜香味;平均單果重32.56 g,可食率71.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TSS)18.25%。
關鍵詞 荔枝 ;種質資源 ;新品種 ;‘新球蜜荔 ;選育
分類號 S667.1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1.006
Abstract ‘Xinqiumili is a new litchi variety which selected from Hainan autochthonous litchi germplasms. The color of mature fruit of 'xinqiumili' is yello-green, and rich in honey aroma. The average fruit mass of 'xinqiumili' is 32.56 g, and the edible rate is 71.39%, the color of fresh is white, juicy, TSS 18.25%. The fruit matured in June, yield is similar to‘feizixiao. This variety approved by Hainan Crop Variety Approval Committee in 2013.
Keywords litchi ; germplasm resource ; new variety ; ‘xinqiumili; breeding
海南是中國荔枝的重要產區,也是荔枝原產地之一[1]。在海南的霸王嶺、吊羅山等地,至今還保有成片的野生荔枝林[2]。千百年來,海南人民采集表現好的野生荔枝進行實生播種栽植,逐步形成海南特有的荔枝半野生種群,從中選育出了許多優良的荔枝品種,如‘南島無核荔枝、‘紫娘喜、‘鵝蛋荔等品種[3]。
‘新球蜜荔是從半野生荔枝種群中選出的又一優良品種[4]。其母樹在海口市秀英區永秀鄉的博昌村,樹齡約90年。1995年,果農吳開茂在進行荔枝資源收集時,發現‘新球蜜荔母樹果實較大,果皮青綠色,蜂蜜味濃郁,隧采集接穗嫁接到資源圃內。后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熱帶作物品種資源所進行合作,開展品種的植物學性狀和農藝性狀觀測,并在海南省中西部地區進行品種比較試驗以及生產性試驗。于2013年正式通過海南省認定(瓊認No. 2013004)。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由‘新球蜜荔母樹上采集的老熟枝條,高接于海口市永興鎮吳開茂果園。進行品種比較試驗和區域性試驗所用苗木,是由高接樹上采集的枝條,嫁接于海南半野生荔枝種子播種所得的實生荔枝砧木上獲得。
1.2 方法
‘新球蜜荔選育進程見表1。
1.2.1 品種比較試驗
選擇同一地點種植的‘妃子笑、‘無核荔枝、‘紫娘喜、‘玉譚蜜荔樹齡相近樹為對照品種,進行植物學特性和生物學特性的觀察[5]。觀察性狀共31項,其中數量型性狀包括平均單果重、果實縱徑、果實橫徑、果形指數、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小葉長、小葉寬、葉形指數、小葉葉柄長度、復葉葉柄長度等;采用1/100的天平分別稱重,計算平均值;測量采用游標卡尺,分別測量并計算平均值[6]。樹形等描述性性狀,觀測方法及性狀代碼如表2所示。
1.2.2 區域性試驗
2003年,在海口市秀英鎮建群村、臨高縣黃桐鎮和儋州寶島新村3個地點建園,進行區域性試驗。選擇‘妃子笑、‘玉譚蜜荔和‘無核荔為對照品種。采用隨機區組排列,3次重復,每個區組內每個品種各5株,樹體大量結果時觀察記錄。觀察性狀包括樹形、冠幅、樹高,物候期,平均單果重,單株產量,并折算每公頃產量。
1.2.3 生產性試驗
在臨高縣黃桐鎮生產園進行生產性試驗。連續3年測定產量,計算株產平均值,推算單位面積產量;觀察品種抗性、豐產穩產性,分析經濟效益;總結栽培技術要點。
2 結果與分析
2.1 ‘新球蜜荔品種特性
2.1.1 植物學性狀
樹冠圓頭形,樹勢弱;葉片長橢圓形,平均長11.81 cm、寬3.88 cm,葉色綠,稍垂,小葉3~4對,對生。
2.1.2 主要物候期
在海南地區,秋梢老熟時期在10月中旬,露“白點”期在1月10日前后,各年氣候稍有不同,前后變動約1周;初花期約在2月下旬,盛花期為3月初;果實6月上旬成熟,屬中晚熟品種。
2.1.3 果實經濟性狀
果實扁心形,成熟果實果皮黃綠色;果肩一高一低;縫合線細而明顯,稍凹;果頂鈍圓;龜裂片平滑,大,不整齊,頂部龜裂片密集而隆起,裂片峰平滑,偶有微尖,頂部鈍尖;果柄斜生,果皮較厚;平均單果重32.56 g,果實長4.12 cm、寬4.21 cm;果蒂平均長0.59 cm、寬0.34 cm,果蒂柱與果肉易分離;果肉米黃色,脆而無渣,果汁多而清甜,具有蜂蜜香味;可食率71.39%;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TSS)18.25%,可滴定酸含量0.22;大核,平均核重4.04 g。
2.2 品種比較試驗結果
觀測‘新球蜜荔與其他4個對照品種的31個性狀(表3、4)。由表3可以看出,‘新球蜜荔屬于中大果,果實可食率只高于‘紫娘喜,但可溶性固形物要高于對照的3個品種。由表4可以看出,‘新球蜜荔果皮為黃綠色,在果實外觀、香氣、風味等均優于對照品種。
2.3 區域性試驗結果
‘新球蜜荔嫁接苗定植后第三年開始結果,第五年進入大量結果期。3個地點試種樹結果狀態相似,結果樹均修剪未圓頭形,7年生樹高、冠幅數據分別為‘新球蜜荔1.78 m、2.23 m×2.05 m;‘玉譚蜜荔3.12 m、3.03 m×3.00 m;‘無核荔1.92 m,2.30 m×2.30 m;‘妃子笑2.23 m,2.20 m×2.20 m。由數據可以看出,在4個品種中,‘新球蜜荔的生長量最小。課題組在2011~2013連續3年對‘新球蜜荔與其他3個品種的產量進行測定,結果如表5。
2.4 生產性試驗結果
由表5可以看出,‘新球蜜荔產量不及高產的‘玉譚蜜荔,但是與‘妃子笑和‘無核荔相似,而且較穩產。2013年5月29日調查‘新球蜜荔果實售價20元/kg,‘妃子笑售價6元/kg。果實采收期海口地區‘新球蜜荔果實售價14~20元/kg,‘妃子笑為4~10元/kg。可見‘新球蜜荔經濟效益較好。
2.5 栽培技術要點
2.5.1 采后修剪
‘新球蜜荔果實在海南于6月上旬成熟。采后修剪要在6月底前完成,可先施肥、后修剪。‘新球蜜荔生長量小,宜輕剪,不可重回縮;剪去結果母枝,疏除過密枝、病蟲枝、干枯枝和交叉枝。
2.5.2 控冬梢
‘新球蜜荔在海南一般促發3次秋梢,秋梢10月份可以老熟。10月開始采取控梢措施,抑制秋梢生長,促進花芽分化。控梢藥劑一般采用15~25 g多效唑+8~15 mL乙烯利配15 kg清水噴施。若10月以后才抽生新梢,應采取如下措施促老熟:(1)旱季澆水,直到新梢轉綠;(2)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3)疏除或短截新梢,抑制其生長,促使盡早老熟;(4)藥物殺冬梢。
2.5.3 施肥
秋梢肥是全年的施肥重點,此時期氮肥的施用量占全年氮肥施用量的50%,磷肥占全年的30%,鉀肥占全年的25%,同時要配合有機肥的施用;在秋梢生長期,應保持土壤濕潤,遇旱要灌水。注意增施有機肥。合理施用壯果肥,加強根外追肥,一般采用0.3%的磷酸二氫鉀。
2.5.4 保花保果
‘新球蜜荔1月中旬露“白點”,2月中下旬開花,開花期間進行果園放蜂以利于授粉受精;謝花時噴施荔枝保果素1次,每包加水25 kg,加氨基酸磷肥50 mL;根據荔枝蛀蒂蟲測報情況以及霜疫霉病發生情況,及時噴藥防治,采收前15 d停止噴藥。
3 結論與討論
海南是荔枝的原產地之一,生態環境的復雜多樣性以及長期以來由于自然和人工半野生繁殖方式而產生的世代延續變異,形成了海南相對獨特、豐富的荔枝種質資源,是我國荔枝資源的天然寶庫,并由于社會發展的相對滯后而較好的保存下來[7]。海南荔枝資源表現了豐富的多樣性,就果實而言,果實大小、果皮顏色、果實香氣、種子性狀等多樣性豐富[8]。‘新球蜜荔是其中較為獨特的品種。
‘新球蜜荔果實外觀好,風味佳,產量較好;生長量小,栽培管理不復雜,是很優良的特色荔枝品種。本課題組近幾年也在云南保山以及廣西欽州進行高接換種試種,生長較好,有少量的開花結果,證明‘新球蜜荔不僅僅可以在海南生長,其他荔枝種植區也可以適應。
參考文獻
[1] 吳淑嫻. 中國果樹志·荔枝卷[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8:59-67.
[2] 傅玲娟,袁沛元. 廣東海南野生荔枝多種類型的發現[J]. 中國果樹,1983(4):21-25.
[3] 陳業淵,李松剛. 海南荔枝種質資源[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4. 52-56.
[4] 李松剛,陳業淵,鄧穗生,等. 海南省3個優良荔枝單株[J]. 中國果樹,2006(2):59-60.
[5] 陳業淵. 熱帶、南亞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描述規范[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5:35-47.
[6] 陳業淵,賀軍虎. 熱帶、南亞熱帶果樹種質資源數據質量控制規范[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38-53.
[7] 陳業淵. 海南荔枝種質資源考察收集、鑒定評價及分析[D]. 海南:海南大學,2012.
[8] 魏守興,羅海燕,謝子四,等. 海南羊山地區半野生荔枝種質的ISSR分析[J]. 熱帶作物學報,2009,30(4):445-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