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靜靜
當代文學發展到今天,已經出現了相對明晰的發展態勢,但是以后的發展方向是怎樣的?這也是很難預測的。但這并不十分明朗的態勢中,本人認為以后文學會朝著泛化和窄化趨勢發展。
純文學在以后一段時間面臨相對沉寂的局面是必然的,這也是正常現象。也許,純文學的式微有可能是有假象。但是,在社會對文學的評價標準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以市場和讀者群來考量,純文學的影響確實可能越來越小。我身邊很多曾經的文藝青年,已經基本不看文學書了。
然而,我認為,有些方面還是值得樂觀的。就是文學在精英領域失去其魅力后,在更廣泛的層面上,它又會滋生出許多萌芽。拋卻書本之外,電視、互聯網、電臺、廣告等等又不斷擴展著文學的表現領域。應該說,傳媒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分流了傳統的文學的表現,同時也催生了新的文學。有的時候,我們會發現很多歌詞寫得都很文藝,很具有文學價值,但是我們只是不習慣用文學的眼光去評價而已。《紅豆》絕對是一首絕妙的詩歌。一句經典的廣告詞,一段膾炙人口的段子,電臺主持人一段深情的開場白都是文學,不僅是功能的需要,也會有文學性的美感和超越性。而這其中,互聯網的貢獻可能是最大的。網絡文學的興起,在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很大一部人審美的需要,同時也會引導大眾審美。在大量的粗制濫造過程中,我們還是會發現一些不一定被主流文學重視的珍品。而社交網絡的發達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推進文學的大眾化和自我化。文學的創作主體和接受主體都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著演變。以微博為例,它既是可以表達對社會和政治等看法的公共空間,同時也是自我展現、自我抒情的個人空間。很多人都力圖在微博的表達中更具有文學性。在我看來,平時生活得很粗糙的人,也會在自己的微博中展現自己的文藝腔調。而那些所謂的微博的達人就更注重自己表達的藝術性。他們在組織語言的時候絕對不是信口開河的,肯定經過文學思維的加工和處理。把李承鵬的很多言論集結成書,也就是一本不錯的雜文集,當然價值含量是有待商榷的。假如魯迅生活在當代,肯定也是一位當之無愧的微博達人和意見領袖,比某些所謂的教授要強得多。除了微博之外,在一些更具個人化的社交網絡可能更能發現文學的基因。我身邊有一部分人,會經常在博客上、人人網上寫一些很有品位的文章。而且,我也能經常看到好友分享別人的好文章。雖然這些文章沒有發表,但是有些文章的價值可能還遠遠高于什么《讀者》《意林》上的文章。我相信文學是無處不在的,這不僅是在創作意義上,在欣賞的意義上也是如此。現代人的心靈具有更方便的優勢接受文學的給養,這在某種程度上對文學的發展而言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從文學形式上來說,文學也有朝著長化和短化兩個方向發展的趨勢。這在純文學的領域表現得并不是很明顯,純文學創作基本還是按照題材劃分文章的長短。伸縮性比較大的小說也沒有太大的變化。張煒的《你在高原》這樣的鴻篇巨制絕對是罕見的現象。而在泛文學的領域,這種趨勢的表現則明顯得多。正如快餐文化一樣,一些文學的形式也追求一種經濟而簡單的表達方式。騰訊微博曾經搞過一個微小說大賽,需要在140個字里講述一個故事。參與者連選擇字數的自由都受到了某種限制。而這種簡短的小說,也確實呈現出另一種形式的文學表達,打破了原來小說的寫作套路。雖然,很難有真正上乘的作品,但是其影響也許是深遠的。如我們前面所講,微博中的發言,也是在某種程度上文學在篇幅上變小的一種形式。其他如社交網絡中新鮮事表達、個人簽名、留言等等,都是一種重要的載體。一些人也確實刻意寫出一些讓人眼前一亮的句子。雖然,還不能以純文學的標準來進行評價這種簡短的表達,但是也可以看出其中某種文學性來。
與泛文學的短化不同,還有一種長化的趨勢。與快餐文化對立,一種休閑的文化一直存在著。在一部分人越來越匆忙,越來越缺少時間的情況下,也有一部分人越來越有時間,越來越休閑。他們可以從容地欣賞八十集的電視劇,可以看一部很長很長的網絡小說。國產電視劇的不斷加長和韓劇的流行都說明了這個問題。同時,電視和網絡這種大眾傳媒的形式也使得泛文學的鴻篇巨制成為可能。如果社會生活水平逐漸提高,相對安定,那么這種鴻篇幅的文學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但是,與此同時這種制作也經常會帶來文本或劇集前后的斷裂、藝術水準參差不齊等問題,這也是鴻篇巨制能都很好地走下去的關鍵。
在外力作用對文學的影響越來越大的今天,誰又敢保證幾十年后文學的發展會呈現一種怎樣的態勢。科技的發展,大眾傳媒的進步對文學的生產、傳播和接受的改變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一些文學本質的東西依然還會有堅持。文學的文體形式基本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純文學的審美屬性也是很多嚴肅作家將繼續堅持的品格。文學的表現技巧、文學思潮等會有演變和創新,但是原有的文學財富也依然會有持續的生命力。
參考文獻:
孟曉利.網絡文學的后現代特征[J].今日科苑,2010(16).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