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
室內體育課是學校體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長期以來一直處于被忽視的地位。因地制宜,合理選擇和設計室內體育課程內容,可讓學生在室內體育課中積極動耳、動眼、動腦、動手,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健身方法,提高運動欣賞能力,發展體能,增進健康,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和鍛煉習慣。下面,筆者以室內體育課《我的運動場》等教學為例,談談如何讓室內體育課“動”起來。
一、動耳:明真理
每年國內外都有很多的體育大事,教師要從這些體育大事中抓住其中隱含的體育知識,加以引導分析,從而讓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培養學生的鍛煉習慣以及對社會健康問題的責任感。如:北京奧運會、深圳大運會的成功舉辦,可以讓學生了解運動會的有關知識、場館配備、后勤保障、志愿者服務,了解申辦的過程。從NBA的籃球賽事到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組織學生討論,進行籃球、足球等場地、裁判相關知識的教學,要求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積極提問,聽取老師的講解,釋化心中的疑問。
此外,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積極參與,共同營造一個活躍的課堂學習氛圍。可以在“歷史典故、名人故事、精彩案例”中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也就是他們見到過的、甚至親身經歷過的,如:奧運會的由來、球王李惠堂與容國團、上課(運動)前后要怎樣做等等,聯系體育理論的相關知識,加以拓展,鼓勵學生提高自學、自練能力。
二、動眼:重發現
回憶學校運動場,畫出運動場地示意圖。利用多媒體投影,展示學生自學的成果,要求學生認真觀察所畫場地是否與學校運動場相符,區別在哪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針對性地點撥、講解、確認,提高學生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理解和掌握老師所做出的示范、給出的理論,加深知識的記憶。
借助學校網絡資源和信息技術的優勢,有目的地選擇廣州“兩個亞運”賽事片段等視頻讓學生欣賞,并提出以下問題:1. 亞運會開、閉幕式中最精彩的部分?2. 最喜歡觀看的比賽項目?3. 最欣賞的是哪個運動員,為什么?4. 對學校體育教學有什么建議?自己有什么打算?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在下一節課暢所欲言、一一辯答,共同關注亞運、關注中國、關注體育,提高體育欣賞能力。
三、動腦:辯是非
利用網絡教室要求學生查閱有關體育趣聞、觀看自己喜歡的體育競賽,進行QQ群交流、微博評論等,從中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掌握技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引導學生思考,引導學生學習。同時,可以提出問題:“假如你是一名教師或裁判員,在教學比賽、練習時,對足球、田徑等項目發生在場地范圍內的違規行為該如何處置?”布置作業:“聯系實際,畫出蹲踞式跳遠的分解動作示意圖?”運用多媒體網絡平臺展示教材的藝術魅力,將動作畫面的變換、聲音效果的疊加、動畫效果的處理展示出來,鼓勵學生相互質疑辯論,讓學生初步懂得體育運動和競賽的規則,指導學生學會看圖和根據動作示意圖進行模仿練習,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四、動手:勤實踐
如畫場地:首先以班級現成的小組為單位(一般都有人數基本相等的四個小組),要求教師發令后各小組第一人跑向黑板畫足球場(籃球場等)的第一條線,將筆交給同組的第二位學生,第二位學生也畫一條線,如此類推,依次進行。如“□”必須畫四筆,看哪一組的足球場(籃球場等)最先畫好。或者讓每個學生在干凈的紙上畫,看誰在較短的時間內畫完,并讓部分學生把自己畫的運動場在投影中展示出來。然后請同學們根據場地的設置進行找茬,在場地上標明具體名稱。最后由教師與學生一起評判最快且畫得最好的小組或學生為勝。
為了滿足學生鍛煉身體的需要,可以利用課桌、凳子和桌凳之間空隙進行體育課室內教學。教材內容以集中注意力練習、反應能力練習、發展身體素質為主的組合練習、游戲等。如仰臥起坐、俯臥撐、一腿放在課桌上的壓腿、雙人壓肩、雙人掰手腕,速度素質練習中的擺臂、原地小步跑以及游戲《托球接力》《誰是領頭人》《小交通員》等,增強體能,促進學生身體健康。
上好室內體育課,對學生進行體育與健康的相關知識與運動技術的講解與闡述,以及體育精神、體育人文知識的熏陶與培養,讓學生在室內體育課“動”起來,為學生終身體育意識與健身習慣的形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