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天堂
摘 要: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生動有趣的課堂情景,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因材施教,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發展,提高數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方法
數學是現代科學技術的基礎。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對數學人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作為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是數學教學的主要形式,搞好課堂教學是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的主要渠道。因此,抓好數學課堂教學,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
由于數學這一學科的特點使部分學生產生畏懼心理和厭學情緒。作為老師要想改變這一現狀,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主動探索、發現,積極地參與到數學活動中來是很有必要的。
以初中數學“用正多邊形拼地板”為例來說明如何創設課堂情境。本節課是對三角形和多邊形有關知識的應用,通過用相同的正多邊形拼地板,鞏固對多邊形內角和與外角和公式的理解。學習本節課應使學生理解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六邊形乃至任意三角形、四邊形能鑲嵌平面的道理。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前讓學生自己動手裁剪出若干邊長相等的正三角形、正四邊形、正五邊形、正六邊形、正八邊形等,并告訴學生將用它們在課堂上拼地板,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上課時,首先讓學生自己用同種正多邊形拼地板,通過實踐、探索、發現哪些正多邊形可以拼成一個不留空隙又不重疊的平面圖形,哪些圖形不能拼成,從而發現一個簡單的道理:當圍繞一點拼在一起的幾個多邊形的內角加在一起恰好組成一個周角時,就拼成一個平面圖形。針對學生自己動手拼成的各種圖案,老師要抓住時機提出問題:同學們試一試能否用手中的兩種或三種正多邊形進行平面鑲嵌?這個問題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動手動腦的興趣,他們在實踐中會很快地拼成各種圖案,沉浸在發現新知識的喜悅中,這時,老師可以提出新的問題:不規則的圖形能否進行平面鑲嵌?若能,有哪些圖形可以。若不能,說明理由。這樣,課堂由感性認識轉向理性認識了。這樣的情境設計,可以使課堂高潮迭起,妙趣橫生,從而克服了教學中的隨意盲目和呆板機械,從根本上改善數學枯燥乏味的負面效應,因此,教師應有目的地創設一種啟發學生學會發現問題的情境,誘導、點撥、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尋找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融洽師生感情,取得更為高效的教學效果。
二、營造寬松平等的學習氣氛
教育不僅要側重認知能力的培養,還要兼顧情感的發展。學生是數學學習活動的認知主體,要想讓學生喜歡數學,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是極其重要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提倡和鼓勵三個挑戰:一是向教師挑戰,打破傳統教學中老師一言堂的模式,清除老師和學生頭腦中“老師說的就是對的”不合理的觀念,鼓勵學生發表與老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否定權威的結論。實踐證明,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能力,關鍵在于教師能放下架子,努力營造一種平等、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求異創新。數學教學要講究藝術性,充分發揮情感效應,如果教師在課堂內外均以教育者自居,學生就會產生壓抑感和約束感,日積月累就會對教師敬而遠之,這時的教育自然是低效的,甚至是無效的。反之,尊重學生,真誠地關心學生和理解學生,對學生嚴格要求,耐心幫助他們,就會使學生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知識,領悟道理,在感情交融的情境中獲得啟迪,在不知不覺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
新課程標準提出“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和特定的社會文化氛圍,這導致了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不同的興趣愛好、不同的發展潛能。在數學教學中要體現公平性的原則,公平意味著不是要求每個學生都接受完全相同的教育,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表現為認知方式和思維策略的不同以及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差異。所以,數學教育要最大限度地滿足每一個學生的需要,教師要了解并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為每個學生提供合理、恰當的幫助,以促進所有學生的發展,讓不同資質的學生潛能得到充分的開發。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因材施教,尊重學生在解決問題過程中表現的不同水平,課堂提問的問題要有梯度,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來找不同的學生回答,要盡可能地使所有學生都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并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給予及時的關照與幫助,鼓勵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發表自己的看法,對他們的點滴進步要及時肯定,對學有余力的學生要提高要求,在不同程度、不同側面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學學習的成功者。
數學被譽為美的樂園,但數學的學習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作為數學教師,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主動性和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一個優秀的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不斷引導學生主動地觀察、實驗、猜測、驗證、交流,以使學生對數學充滿熱情,從中體會數學美。
參考文獻:
熊燕.如何提高中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01).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