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倩茹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得到了長足進步,我們的教學手段也隨之進入了一個數字化的新時代。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成了教學改革的一個突破口。一方面,我國基礎教育正經歷一次深刻的大變革,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為指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中小學課程改革正在全國范圍內展開。這是一場基于知識經濟的教育創新,一場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學習大革命。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對基礎教育的重視,經費投入的增加,在不久的將來,信息技術將更廣泛地改善中小學的教學環境,多媒體計算機、大屏幕投影設備和網絡將進入每一間課室。這樣,研究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問題,就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個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對傳統的教學手段產生了強烈的沖擊,也使得課堂教學的模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教學過程中適時、適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參與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思考和形象思維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交互、動態、開放的教學環境,有利于學生素質的培養,是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發展學生智力和提高動手能力的有力工具和形式。
一、信息技術的整合改變了傳統的課堂教學結構
傳統的教學是由教師、學生、教材等三個要素構成的,其特點是由教師通過課堂講授、板書以及教學器材的輔助,把教學內容傳遞給學生。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是主動的傳輸者;學生則處于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地位,是知識的被動接收者;教學器材是輔助教師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工具,教材是灌輸的內容。而現代化的課堂教學要素是由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四部分丁結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以學生為中心,利用情境、協會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創造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能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理解掌握的目的。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起到組織、指導、幫助和促進的作用。在這樣一種教學模式中,學生是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促進者。在多媒體教學中要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及多媒體的輔助作用。
隨著信息技網絡技術、通信技術對教育的影響越來越大、越來越深入,多媒體計算機和多媒體網絡教室、計算機網絡教學已經被廣大師生所認同和采用,這就要求我們對教學過程中的教學媒體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教學過程中應采用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思想。
二、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可以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以計算機為核心的信息技術主要是指多媒體計算機、網絡教室、校園網、因特網等。新型教學媒體,具有以下三種特性,可以為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提供最理想的教學環境:
(一)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題作用的發揮。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對于教學過程具有重要意義,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并且還有利于發揮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一切教學環節均由教師主宰,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做的練習都是由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教學過程;而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的交互式學習環境中,學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所要學習的內容,做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讓學生具有主動參與的可能。
(二)多媒體計算機提供外部刺激多樣性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與保持。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這對于知識的獲取和保持非常重要。多媒體技術既能看得見,又能聽得見,還能用手操作,這種通過多種感官的刺激所獲取的信息量,比單一地聽取教師講課要強得多,而且也有利于獲取信息的保持。如果再讓學生通過討論、交流,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不僅非常有利于知識的獲取,而且非常有利于知識的保持。
(三)計算機的網絡特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協助能力。傳統的CAI教學只是強調個別化教學,這對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進行因人而異的指導是有好處的;但是隨著認知學習理論研究的發展,人們發現只強調個別化是不夠的,在學習高級認知能力的場合,采用協作式教學策略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基于計算機網絡的協作學習正日益受到大家的研究與關注。目前,在基于INTERNET的教育網絡中,常用的協作式教學策略有競爭、協同、伙伴、角色扮演等多種形式,正在成為新型人才培養的教學策略之一。
三、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產生了新型的教學模式——雙主模式
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應用,已成為信息技術和課堂教學的結合點,用多媒體課件提供的圖像、動畫、影像資料等圖文并茂的情境代替課本上的靜止畫面,更容易引起學生的關注和興趣,有助于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教師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軟件的交互界面和超文本結構,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按照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由個別到一般、由具體到抽象的認知規律,采用不同的觀察方式,有效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以提高學生觀察事物、分析問題的能力,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雙主模式”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相比,不論是教學質量還是教學效率都有顯著的提高,充分體現了新型教學模式的優越性。
實踐證明,把多媒體技術適當、適度地融入教學中,可以優化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概念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節省教學時間,這是順應科技發展潮流的必由之路。以計算機為基礎的現代教育技術對于學科教學的深化和改革確實具有決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