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晶
【摘要】本文主要從職業指導老師不夠專業,很多老師的職業素質有待提高;很多高職院校對職業指導認識水平不夠,實施不得力;高職職業指導課程難以適應就業市場、就業形勢的需要,建設力量太過薄弱;職業指導工作缺乏連貫性,形式單一等五個方面對目前高職職業指導的研究現狀進行了淺短的分析。
【關鍵詞】高職;職業指導;就業意識
![]()
職業指導是由提供指導一方(指導者)根據需要指導的一方(求導者、受指導者)的個人與職業相關的背景(包括教育背景、職業興趣、職業追求、職業目標、職業經歷以及人生價值觀等等),圍繞其本人提出的具體問題,進行診斷、分析、評估、判斷,為其提供職業咨詢、職業輔導、職場導航等服務,共同作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職業指導包括包括求職就業指導、履職升職指導、辭職跳槽指導、轉型創業指導等。
對于高職職業指導來說,職業指導是讓學生學會設計、學會選擇,實現人職科學匹配的過程;是給予學生職業意識、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幫助學生了解職業信息,提供就業咨詢和服務的一個教育過程。
相比于普通高等院校,高職學生在高考中失利,導致自我認同感不足,加上當前嚴峻的就業形式讓他們對就業感到迷茫,他們普遍存在就業觀念模糊、就業意識淡薄、求職技巧欠缺等問題,嚴重了影響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質量。職業指導工作者每年都在力求有所創新、發展,但依然不能夠有效改善當前高職畢業生職業規劃能力薄弱的現狀。
1 高職院校職業指導老師不夠專業,很多老師的職業指導素質有待提高
目前,我國高職職業指導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完全專業化的師資隊伍還沒形成。[1]經過了解,高職職業指導教師主要從事學生工作或就業工作的思想政治老師和德育課專職教師組成。思想政治老師雖能了解學生的就業期望,學生工作經驗豐富,但理論研究不足,缺乏教學培訓和教學經驗;而德育專職教師恰恰相反,教學培訓和教學經驗豐富,但對大學生求職過程體驗較少,掌握的就業信息也顯不足。因此,高素質師資隊伍的缺乏是制約高校職業指導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2 很多高職院校對職業指導認識水平不夠,實施不得力
有的高職院校已開設了覆蓋大一至大三的職業指導課,把職業指導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 手段來抓,采用的方式方法都比較先進。有的高職院校只對畢業班學生進行指導,對低年級學生根本不做相關的職業指導。有的高職院校只限于理論上講授,對學生的實踐性指導很少。這種認識不到位、實施不得力的工作狀況導致相當普遍的大學生從學校獲得的職業指導不全面、不系統,對自己人生的職業規劃模糊不清[2]。
3高職職業指導課程難以適應就業市場、就業形勢的需要,建設力量太過薄弱
盡管國家已經出臺了相關政策,高校務必要將就業指導課程作為必修課來開設。但是職業指導課并沒有和專業課一樣,被所有高職院校重視。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對就業指導課程的重要性認識現在還只停留在意識上,課程設置并不規范,沒有實際可操作的制度細則,課程的開設是隨意的、不成體系的,沒有完整的理論體系來指導選擇配套適用的教材沒有統一的規劃與綱要作為指導進行職業指導課程相關資料的選用問題[3]。
4 ?職業指導工作缺乏連貫性,形式單一
目前,相當一部分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對象主要是畢業生,沒有從大一開始就對學生進行有目的的指導。忽略了要從一年級學生人手并要貫穿整個在校教育,當前的職業指導現仍處于安置就業階段。形式單一,只是以講授就業知識為主,偶爾引用一些例子、視頻等,講與聽停留在千人一面的填鴨式灌輸的形式,而忽略了多種形式相結合的途徑,例如專題講座、就業指導課、集中突擊教育、個別咨詢、就業形勢報告會、畢業生就業動員會 和“走出去、請進來”等形式[4]。這種狀況使職業指導缺乏連貫性,工作流于形式,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范指導難以開展,大學生職業指導是一個全程化的指導過程,很明顯這個過程被很多高職院校忽略掉,甚至嚴重地影響到了畢業生的就業穩定率及就業率。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職業指導理論及應用研究都還不到位[5]。職業指導的開展主要依據國外指導理論進行,沒有做到完全的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我國大學生實際情況的職業指導理論研究還太少。但理論是實踐的先導,只有相關的指導理論做到了完完全全的突破,職業指導工作才會有新的發展。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應對大學生就業創業以及職業發展、職業適應性等問題加強校企合作、校校合作,以職業指導課題為紐帶,建立跨校際、跨區域的科研團隊,推動高職大學生職業指導理論的實際運用和實踐水平的切實提高。
參考文獻:
[1]徐元彬.高校職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 0 0 8(9).
[2]洪春華,杜小華.高職院校大學生職業指導現狀及對策[J].惠州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
[3]周秀娥.職業指導在促進高職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的現狀與對策--以江陰職業技術學院為例[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