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
【摘要】隨著教育課程改革和國內教育發展的現實需要,我國評價學生的重心在于甄別與選拔的趨勢需要轉變,綜合素質評價應運而生。當前有不少地區在初高中階段開始試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并記入學生的成績,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對此褒貶不一。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中高考和學業水平測試有密切的關系,是影響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成敗的重要因素。
【關鍵詞】綜合素質評價;中高考;學業水平測試
![]()
一、綜合素質評價基本概況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高度關注學生教育問題,意識到國民素質的重要性,開始對學生綜合素質問題予以關注。
(一)綜合素質評價的內涵
綜合素質是學生的道德品質、個性素養、身心健康、情感態度等重要核心素養的集合。綜合素質評價是以素質教育為目標,全面呈現學生狀態,以不同階段學生成長所設定的綜合素質的各項指標為評價依據,對學生進行全面的系統的價值判斷,促進學生的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本質是個性發展評價,同時又是真實性、過程性評價、內部評價。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主體是學生,評價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引導和促進學生的發展。它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關注學生發展的過程,人的發展,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
第二,關注學生應用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注重培養學生獨立學習和自學的能力。讓學生發揮學習潛能,學會學習,終身發展。
第四,綜合素質評承認學生的個別差異,尊重學生的發展。
每一個學生的發展需都要目標、導向和鼓勵,評價要重視學生的現在,更著眼于學生的未來,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成長。
(二)關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發展
20世紀以來,西方教育評價為現代教育學科的一門分支學科發展迅速,在我國卻由于種種原因未得到發展,1977年高考制度恢復以后,教育評價研究和實踐才逐步地得到了恢復和發展。在我國,關于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已經形成一定的體系和規模,并取得了一些成果。
2014 年 9 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全面啟動新一輪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在 “改革考試形式和內容”中明確提出規范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指出“綜合素質評價主要反映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情況,是學生畢業和升學的重要參考”,首次將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正式納入考試招生制度框架內。2014年12 月 16 日,教育部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意見》,規定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評價內容包括思想品德、學業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五個方面,評價程序分為寫實記錄、整理遴選、公示審核、形成檔案、材料使用五步。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作為一種評價方式,它與學業考試、中考、高考等外部評價互動、結合,共同構成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基本內容。
二、綜合素質評價與學業水平考試和中高考的關系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是教育評價體系中的核心和重要內容,同時又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關鍵環節。
(一)與學業水平考試的關系
學業水平考試是學生合格畢業的重要依據,通過對教育教學質量統一檢測,考核學生相關科目學習是否達到課程標準要求。
1.綜合素質評價涵蓋學業水平考試
通過列表對比發現,綜合素質評價內容涵蓋了高中新課程標準的八大學習領域。
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學習能力維度包括了對學生學習成績測評,更側重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
2.綜合素質評價無法取代學業水平考試
綜合素質評價主要采用質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無法準確地描述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所以統一組織的標準參照性的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能更客觀采集學生學習信息,監測學校教學的質量。
3.學業水平考試難以覆蓋綜合素質評價
綜合素質評價中的道德素養維度很難在學業水平考試制度下描述恰當,把學生道德素養歸入學生的學業水平則的確不合時宜。
4.學業水平紙筆考試無法替代綜合素質評價
紙筆考試不可能全面地判斷學生是否達到所期望的教育目標,不能把學生的綜合素質測量準確,特別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維度。
(二)學生綜合素質評價與中高考的關系
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關系到評價與考試制度的改革,已經成為一項制度化的學生評價實踐活動。關于綜合素質評價爭議焦點是否應該將綜合素質評價納人以中高考為核心的選拔系統。綜合素質評價實施的背后觀念的變革,綜合素質評價提出的初衷在于倡導一種“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目標。綜合素質評價結果是特征特性描述,是以促進學生發展為目的的,高考的結果是數字分數為高等學校選拔合適的新生,是以甄別和選拔為根本目的。
學生綜合素質的狀況緣于先天察賦與后天環境的交互作用。后天教育環境的不足,會限制甚至阻礙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空間轉化成現實的發展水平。專業化和公平是將綜合素質評價與中高考掛鉤的前提。中高考的選拔性體制則要求所有學生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遵循共同的框架和標準,綜合素質評價指向的是個性化的評價模式。
參考文獻:
[1]林瓏..中小學綜合素質評價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考試2009(4):14.
[2]黃志紅.新課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研究與構想[J].課程·教材·教法.2006.
[3]楊向東,崔允漷.關于高中學業水平考試的比較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