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蘭
【摘 要】班級是學校工作的重要單元,也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場所。班級管理需要有組織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擔任這一職位的正是班主任。由于班主任自身的原因和其它方面的原因,導致了班級管理工作中出現了許多問題,要想把班級組織好、管理好,班主任不光要提高自身的素質,也要深入班級、學生內部,找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從而把班集體領導好,培養出能夠真正在學習、生活方面做主人的學生。
【關鍵詞】管理職能;管理環境;班主任;問題;民主集中
班主任的工作主要是管理學生,一個班級有五十左右名學生,便有五十左右個腦子,就有五十左右種思想,要把他們統一起來,凝聚成一股積極向上、開拓進取的力量,工作起來確實辛苦,而講究藝術地管理學生,就可以變“辛”為“輕”、化“苦”為“樂”。那么班主任應當講究怎樣的藝術管理呢?
一、明確自己的管理職能
明了自己的管理職能,是班主任開展工作首先要處理好的第一件事。就班主任管理職能而言,應當明了的有:準備把所帶的班級培養成為怎樣的一個班級,把所帶的學生培養成為怎樣的人才;通過哪些途徑來實施自己的工作計劃;怎樣指揮學生開展工作,協調好各種關系;怎樣根據工作的進展情況,對學生可能出現的不良現象進行預測,并確定如何制止;怎樣通過總結促使學生改正錯誤,激勵學生積極進取等等。
這些在實施之前就應當明了的職能,對于實施班主任管理,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可以使班主任了解管理的基本性質和任務,還可以使班主任通觀管理的全過程,從而對自己的管理胸有成竹、了如指掌,有效地實施管理,達到管理育人的目的。
二、創造良好的管理環境
所謂管理環境,是指管理者在實施管理中所面臨的周圍環境,它包括影響管理活動進行的現實的和潛在的諸多相關因素。作為學校教育管理中關鍵的“螺絲釘”,班主任無疑更應該重視營造良好的管理環境,密切注意教育的發展動態。國際教育的發展趨勢,國內教育和當地教育的發展狀態,以及所在學校的教育目標,都應該納入班主任的管理思維。這對于是班主任的管理順應歷史潮流、制定合理的培養策略,創造性地實施有班級特色的管理,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在學校管理體系中,班主任的作用主要是貫徹執行學校的有關決策和決定,使被管理者——學生能夠踏實地向學校的管理目標邁進。
因此,班主任要深入領會學校的有關決策精神,結合所在班級的具體情況,制定出切合實際的管理制度和辦法。
三、深知用人的賢明之道
班主任工作的成敗得失,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怎樣用人。“得人者興,失人者崩”是歷史的經驗,也是普遍的真理,沒有各類人才來輔助、協助自己,班主任工作很難實施好。因此,班主任管理同樣要講究用人之道。
1.選拔優秀人才組成班委會
古人云:“為政之本在于選賢”,班主任工作亦然。在組建班委會時,所選之人應當德才兼備,第一要考慮選拔同學信任的人才,第二要考慮所選之人,是否適合做某一項具體工作。在這一點上,班主任要特別注意以下幾個問題:一要從熟悉學生開始,從研究班內每個學生的長處入手;二要擴大發現人才視野,不要只偏愛自己喜歡的人;三要善于從那些有爭議的學生中,把確有真才實學、富于創新、勇于開拓的各種人才選拔出來;四不要只考慮所選之人如己所愿,而不考慮他們在學生中的影響。班主任應當根據工作需要和人才類型來確定選人的方式,這樣才能組成強有力的班委會。
2.怎樣任用人才
在選準人的基礎上,科學用人,乃是用人之道的核心。“成在用人,敗在用人”,這一至理名言強調的是歷代思想家、政治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正反經驗,卻也很適合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要做到善于使用人才,班主任必須堅持以下原則:第一,用其所長,避其所短。對于已選拔出來的人才,應當著意視其長,而不著意看其短;刻意一展其長,而不刻意補之短。第二,量才適用,人盡其才。要在最恰當的時間、地點、事情上,使用最恰當的人。第三,明確授權,賞罰分明。用人之道,就是要委之以任,明之以責,授之以權,讓所用之人,在其位,有其責,盡其才,成其事。賞罰分明是正確評價其是非功過,愛才不護短,惜才不溺愛,這樣才能明是非、知功過、伸正義、消邪氣,激勵先進,鞭策后進。
四、實行民主集中制
民主集中制是我們黨和國家的一項組織原則,也同樣適用于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在班主任的管理工作中“一言堂”的做法,顯然己經失去了市場,而完全放任自流也同樣為人們所舍棄。明智的作法是,這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實施管理的過程中,既講民主又講集中。在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實行民主集中制,能夠使班主任聽到廣泛的意見和建議,進而從中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取其所長,棄其所短,找到真正切合實際、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又能使班主任在眾議不一、莫衷一是之時,能夠果斷地排除異議,避免出現雜亂無章,學生無所適從的局面。
當然,既是講民主,就不但要聽取與自己相同的意見,更要聽取與自己不同,甚至與自己相反的意見,這樣管理才能做得更全面,更完善,更藝術,更成功!
五、“手”勤,即勤于用自己的雙手給學生做出示范
在學校,與學生接觸最頻繁的是班主任,學生受班主任的影響也最大。學生接受班主任的教育,不只聽其言,還會觀其行,班主任只有用行動做出榜樣,才能使學生“耳濡目染”,久而久之,才能產生影響學生的巨大效能。有一位班主任接了一個差班,學生大多有隨手亂扔紙團的行為,這位班主任既不批評,也不言語,而是躬身撿起印有泥跡的廢紙,送到教室后面的垃圾箱。從此后,教室地面開始清潔起來,在后來學校教室衛生檢查中,該班積分總居榜首。正所謂“話說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學生工作面廣、量大,要想取得好效果,班主任必須抓住每一個“用手說話”機會,做到手勤。比如,清除衛生死角時,首先扒開又爛又臭的陳年垃圾;放學了,隨手關上一扇門窗;走進學生宿舍,調整一下衣物用品的位置;主題班會上,主動寫幾個瀟灑的美術字;體育比賽中,及時為學生遞上一條毛巾、一杯糖水;天冷了,為學生裝上一塊擋風的窗玻璃;學生發燒了,用手測一下學生的額溫……諸如此類的細節和動作,都能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暗示,成為學生仿效的榜樣,進而產生“無聲勝有聲”的獨到效果。”
六、“腦”勤,即勤于思考
“腦”勤乃“五勤”之核心。班主任要將班內一個個具有獨特個性、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的活生生的人,塑造成符合社會要求的全新的人,就要付出最具創造性和高度復雜性的勞動。因此,開動機器,勤于思考是班主任工作的靈魂。
班主任的一切工作都離不開大腦的積極參與,否則,教育只能是僵死的、教條的,或者是主觀的、隨意的、缺乏科學和藝術的。在實際工作中常常有這樣的現象,同一個班、同一個學生或同一事件,在不同的班主任手中,由于教育和處理方式不同,效果也不大一樣,雖然這與班主任的資歷、知識水平等有一定的關系,但班主任對學生的“用心”程度也是不可忽略的最重要的因素。
班主任工作雖然有規律可循,但教育對象是千差萬別的,班主任只有區別不同情況,進行全方位的立體思維,做到三思而后行,才能找到打開每一把“鎖”的“鑰匙”,提高班級工作的有效率和成功率。
參考文獻:
[1]楊成寅,張金鳳.以生為本,做好班主任工作--淺談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3(1):165.
[2]孫鳳艷.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J].祖國:教育版,2013(11):285-286.
[3]劉金蓉.淺談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的責任心[J].文摘版:教育,2015(2):43.
[4]夏飛英.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策略[J].試題與研究:教學論壇,2014(28):76.
[5]楊見滸.淺談初中班主任工作管理方法[J].都市家教月刊,2014(1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