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延年
【摘要】當你與學生的心靈貼近了,當你真誠地付出了,你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了,那么即使你的經驗不足,也一定是一位成功的班主任。孩子們會與你心手相牽,一起走向成功的未來。學生需要扶持,關心,用心,倍加呵護。當學生的手放在我們的掌心,我們應領著他們前行、前行、前行,并努力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關鍵詞】心靈;欣賞;尊重;前行
![]()
大多老師都有做班主任的經歷,是否問過自己,你帶的學生喜歡你嗎?他們信任你嗎?你和他們的心靈貼近嗎?他們是否向你傾訴過?你們的關系是否融洽?在你認真思考的過程當中,我相信你一定能有所感悟。我充分享受被學生喜歡、信任的感覺。當你與學生的心靈貼近了,當你真誠地付出了,你用心去關愛每一個學生了,那么即使你的經驗不足,也一定是一位成功的班主任。那時,孩子們會與你心手相牽,一起走向成功的未來。
一、放下架子,走進學生心靈
放下架子,放棄所謂的師道尊嚴,可以給學生安全感,與學生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覺得教師不是在說假、大、空話,而是在與他真心交流,他能感覺到你的關愛。他會向你傾訴他內心的真正想法,這樣教師就可以循循善誘,把他們埋藏在靈魂深處的問題進行疏理,給予正確的引導,對癥下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曾經有個學生叫馬平。學習成績相對落后,學習的態度很不端正,上課好動,擾亂課堂紀律,常常被老師叫到辦公室“喝茶”,可他對老師的教育壓根就不當回事,趾高氣揚的,總認為老師是針對他,找他的茬,于是跟老師對著干,科任老師也經常在我面前告狀。針對這種情況,我想普通的思想教育,談話應該是不起作用的。首先要扭轉他對老師的錯誤理解,讓他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于是我做了很多思想工作。這些思想工作不只是在辦公室里面談的,而是私底下我叫他一起去操場散散步,或是食堂吃飯的時候,在這種輕松的環境中和他談一些他最近所犯的錯誤,他的抵觸心理才不會太強,在這樣的環境中,不以長者的身份與他溝通,分析,而是隨意性地交談,不著痕跡地讓他發現自己的錯誤讓他感覺到老師對他的重視以及用心。這樣,老師對他的批評或者建議,他能夠很快地接受,并積極改正。后來我還給予他一些班級中的工作,比如負責班級的紀律,這樣大家能夠互相監督,對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這樣不斷增強他的自覺性,使他從他律變成自律,終于他也在點點滴滴地不斷進步。
二、用心關愛,欣賞每一位學生
心理學家廉詹姆士曾說:“人類本性上最深的企圖之一,是期望被欽佩、贊美、尊重。”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渴望被眾人認同、欣賞的內心需要。我們順從這一心理,就能喚醒學生主人翁意識,激發他們的內在潛能,使之昂揚奮進。我的一個學生曾龍江,學習成績還不錯,但是全憑小聰明在讀書,有點懶,成績中等,我平時鼓勵贊揚他說他很聰明的,努力了可以達到班級的頂尖水平,但他不太吃這一套,總以為我是在哄他,不相信自己能行。于是我想出辦法,與他的母親溝通好,一次電話,他的母親故意將手機的免提打開,當著他的面與我通電話,我亦佯裝不知道他就在他母親旁邊,大力贊揚著這孩子其實非常聰明的,什么樣的難題做的都比別人快,上課反應也快,如果勤奮一點,可以考到班級前幾名的,很有潛力可挖。這孩子徹底相信了,對他媽媽說,原來老師這么欣賞我,我一定要努力,不能辜負了老師,告訴老師她沒有看錯我。從此這孩子發奮,終于期末的時候考到了班級前列。同樣,在平時的帶班過程中,我并不吝嗇我的贊美之辭,在恰當的時候,給予孩子一定的肯定,孩子會受到精神上的激勵,有了自我的肯定,從而有了動力,會更加努力發展自己。
三、尊重個性,允許差異存在
尊重學生的個性,允許學生存在差異,也是關愛學生的表現。我們不能歧視、打擊那些暫時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他們中將來極可能產生偉大的科學家、藝術家。他們有自己的特長,每個人都有自身的亮點。大發明家愛迪生小時候不是學習成績也很差嗎!相反成績相對落后的他們需要更多的老師關愛。
我的教學經驗是平時越調皮的學生,畢業后發展越好的比例反而,尤其是為人處事能力。上帝造人相對公平,一方面差,另一方面往往比較突出;一方面奇差,另一方面往往奇好。這樣的例子太多了,許多成功人士就是這類人,不能用常規的思維和標準來看待、要求每個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允許差異存在,因材施教,根據其特點進行引導,這才是“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本”不僅是一句口號,它更是以這些觀點和理念為支撐的。
比如說,有時我有時會把學生分成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成員學習水平都不相上下,然后根據每個小組不同的水平設定適合該小組的目標,達成目標的成員最多的那個小組會得到表揚和獎勵,這既促使了每個小組成員都奮發向上,同時還促使小組成員互助。再比如由于我班美術水平較高的學生很多,而這些學生的目標也正是將來可以考上美術類的高一級學校,這樣對他們的學習要求我就適當降低,不要求他們與其他學生一樣花很多的時間,因為美術類的學習對美術水平要求很高,對文化成績可以酌情降低,這樣更便于他們實現自己的目標。
四、言傳身教,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常常教育學生,讓周圍的人因你的存在而感到幸福,那么我就努力地踐行著這句話,與學生的關系,不能是警察與小偷的關系,而努力形成亦師亦友的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引領幫助學生成長。好老師首先要身先示范,這實際上就是從我們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我們要求學生要講究衛生,愛校如家,養成好習慣,我應首先做到,要求學生桌面整潔,不隨地吐痰、遇到紙屑主動撿起,老師就應該用行動證明。早晨和學生時見面問好,我會非常有禮貌地回敬你早,或點頭微笑,老師的每一個微小言談舉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他會對你模仿,久而久之,就培養了學生的良好習慣。
走進學生們的內心世界,開啟他們的心靈之窗,從心理上做他們的知心朋友。做知心朋友就要與他們拉近距離,彼此信任,讓學生從心底接受你的教育。比如說:我接班的第一天的這個開場白是這樣設計的:“同學們,我姓張,我是70后,你們是00后,年齡上我老了點,但我有一顆年輕的心,會與你們息息相通。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班主任,我將以我的真誠和愛心去與每一位同學相處,做你們的老師和朋友。有困難找警察。今天我在這承諾,同學們有困難來找我,我會盡我的能力去幫助你們,既然是你們的朋友,我這有幾句知心話要對你們說,我希望同學們要養成良好的習慣,集體要有凝聚力,人們常說眾人捧柴火焰高,讓我們這個集體成為一個團結向上,互相尊重,互相信任,我們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創優秀的班集體。”第一次見面,拉近了我和同學們的距離。
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需要義無反顧的熱愛精神。我們心中有愛,有陽光,擁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才能樂此不疲,躬耕不輟,奉獻不已;增輝“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小心對待一朵玫瑰花上顫動欲滴的露珠。”是啊!他們需要扶持,關心,用心,倍加呵護。把學生的手放在我們的掌心,領著他們前行、前行、前行,并努力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紀桂民《班主任工作中應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2]譚利華《班主任工作之“言傳”與“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