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東
【摘 要】現階段很多中學語文任課教師在組織開展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時,沒有給予人文精神教育應有的重視與關注,以至于影響了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就針對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文章首先闡述了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內涵,然后又在此基礎之上分析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幾點對策與建議,希望能夠借此為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語文教學;中學語文;人文精神
中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傳播文化、發揚文化、創新文化,這一點也決定了人文精神教育在中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性。但是,縱觀現階段我國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的現狀卻可以發現,很多中學語文任課教師在組織開展語文教育教學活動時,卻并沒有給予人文精神教育應有的重視與關注,以至于影響了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發展。鑒于此,本文就針對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希望能夠借此為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高效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借鑒。
一、 人文精神的概念及內涵
人文精神是在人文主義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其反映的是對人的尊重,同時也承載了人的價值,所以,人文精神實際上是一種普遍性的人類自我關懷。現階段,學術界關于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內涵,仍然有著不同的觀點和見解,但是從整體上看來,人文精神的概念和內涵主要囊括了如下幾個層面的內容:首先,人文精神強調的是對人所獨有的文化教養的重視;其次,人文精神強調的是以個體精神為原則,對人的尊嚴、感情以及生活和自由運用理性的重視;再次,人文精神體現的是以教養為基礎對人的情感自我發展和意志自我發展的重視;最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人,反映的是人對于真善美的追求。
二、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首先,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能夠讓學生逐漸形成哲學思維,并自主的進行理性的分析與判斷,從而具備更好的是非分辨能力;其次,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能夠幫助學生樹立積極的人生態度,讓學生能夠積極的面對生活,這對于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是大有裨益的;最后,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語文教學與人文精神教育的融合,讓學生的審美感知力、審美想象力以及審美判斷力都得到大幅的提升,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語文中的意境與底蘊,更好的陶冶學生的情操。
2.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是切實可行的,之所以這樣講是因為:
一方面從語文學科的學科屬性來看,其自身蘊含著豐富的人文屬性,從而為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另一方面,在中學語文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從教學的內容到教學的形式均體現著人文情懷,從而進一步驗證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可行性。
三、 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對策及建議
首先,要注意教學內容的科學選擇。在組織和篩選教學內容時,盡可能的多選擇與表現人性、人道以及人權相關的作品,并注意引導學生去分析其所蘊含的哲理和人文內涵,以實現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養。
其次,要注意以教材為依托,結合中學生現實生活和學習的實際來深入的挖掘其中的人文因素。這就需要語文任課教師要注意留心和思考實際生活中的現象,并通過教材這一授課載體將其中具有人文精神教育價值現象有意識的融入課堂教學之中,以此來促進學生人文素質的提升。
最后,要重視學生語文能力訓練在學生人文精神培養中的重要性。在開展中學語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的語文能力是通過閱讀訓練和作文訓練逐步得以提升的,而學生語文能力提升的過程恰恰也是影響學生人文精神培養的重要過程。以閱讀能力訓練為例,中學生正處于身心各方面素質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多數學生都迫切的希望能夠認識世界、了解自己,而很多情況下,這種需求會自然而然的訴諸于閱讀。因此,如果語文任課教師能夠在組織開展閱讀能力訓練活動時,意識到閱讀能力訓練在學生人文精神培養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盡量的多選擇思想性和現實性較強的作品讓學生去閱讀,往往就會在取得理想的人文教育成效,實現對學生人文精神的有效培養。
參考文獻:
[1]于成義.語文教學更加關注人的成長——對當前語文教學的認識和看法[J].中國教育學刊,2013.S3.
[2]曹文兵.關于語文課程人文性的探究[J].語文建設,2014.06.
[3]時秋靜.小學語文教學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一[J].當代教育科學,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