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
【摘要】扇面繪畫是中國傳統書畫中一種獨特的藝術樣式。其精致、小巧、獨到的繪畫形式和小中見大的藝術特征,是手卷、立軸、冊頁之外的特殊形式,其中宋人團扇繪畫更是獨樹一幟。本文用舉例、比較和論證的方法對宋代團扇繪畫進行了一個初步的梳理和探討,并對其深厚的文化價值、奇妙的創作構思、嚴謹的繪畫語言和高雅的藝術姿態等進行闡述和論證。
【關鍵詞】團扇;繪畫;特色;藝術美
![]()
在中國傳統書畫藝術中,扇面繪畫是一種非常獨特的藝術形式,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別具風貌,在書畫界占據著特殊的地位,廣為人們喜愛。歷代書畫家,無不喜歡在扇面上題詩作畫以抒情表意、或收藏、或贈送友人以作留念。小小的空間,大大的意境,滿滿的情感,成為宋代扇畫的一種新形勢,不同形狀的團扇畫出現,給宋代團扇畫的領域增添了精彩的一筆。中國歷代書畫家,都喜愛在這方寸間發揮聰明才智,把玩筆墨情趣,于是形成各自獨特的風格,使扇面畫成為中國書畫藝術寶庫中耀眼的“別體之作”。
一.團扇的興起與發展
1.團扇的興起
中國使用扇子的歷史大約有三千多年。扇面原指團扇或折扇的面,初期扇子的面皆為原料的本色,扇面通常以紙或絹為材料。之后人們在扇面上題字或繪畫,扇面就演化成為專指有書畫作品的扇子的面。團扇由于自身就有輕柔、嬌美、飄逸的感覺,受到很多人的喜愛與關注。
從“書畫之于扇面”是以扇面為中心,再到“扇面之于書畫”則以書畫為中心,扇面為書畫服務,書畫主動運用扇面的形式來發揮自我的藝術魅力不言自明。也不妨說此時書畫是主體,扇面是作為展示舞臺為其所用的。可以說扇子由物質向精神的功能轉變,逐漸從一種功能符號演變為文化符號,是文化自覺的體現。
2.團扇畫的興起
根據中國扇子博物館歷史演進示意圖像來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竹篾便面與圓形團扇已被使用。在文學記載中最早的團扇是漢成帝班婕妤《團扇歌》。因所表達的哀怨與古代大多數婦女的情感命運相通,逐漸被廣大女性接受并喜愛。而團扇真正流行開來并發展壯大,主要在唐宋時代。這時期上至宮廷婦女下至豪門富庶人家中對團扇都有大量需求,團扇也被稱為宮扇。宋代時期較唐團扇適用的人群更加廣泛,從而也使這一時期的團扇書畫的創作達到頂峰。
二.團扇畫的藝術特色
1.簡潔別致,意趣橫生
縱觀歷史長河,宋朝的政治穩定,經濟也處在繁榮的位置,人口較漢唐也大大高于其數量,可謂國泰民安盛世繁榮。一切的優越條件促使宋朝在文化方面朝向多元化發展,各種繪畫形式,繪畫方式、繪畫門類的開放,使宋朝繪畫領域處于領軍位置。宋代的小品花鳥畫,有自己很獨特的立意形式。大多數的小品花鳥畫中,畫家會把重要的題材形象放在畫面很重要的位置。
團扇畫為小品,內容卻豐富,看團扇小品畫作,可切身體會“盡精微,致廣大”的另一番意境。小小的團扇空間里有花卉、昆蟲、鳥獸、植被、蟲草、碩果、樓閣、街市、遠山、松柏、兒童、假山等等。雖然空間有限,但內容形式多樣豐富,精神情感表達明了、寓意深刻,具有超凡脫俗的藝術魅力。
團扇畫的構圖受到外形的限制,皆為小中見大,畫雖小、境亦遠。畫面中的空間、構圖、意境在這小小的空間中都能夠表達得幽遠精致、惟妙惟肖。在有限的空間傳達無限的情感,這未嘗不是有一定難度的。在藝術表現上,團扇畫清雅、脫俗,情趣豐富,寓意濃厚。看此類繪畫要凝神細品,漸入佳境,方能體會。從線、墨、色等,任何一方面都能看到團扇繪畫中的精彩之處。小不好表現,小不好把握,小不好控制,要在小中表現大,展現出精彩的情景,傳達出真摯的情感。因此,團扇藝術更具特殊的藝術性美。
2.小中見大,意境幽遠
宋代扇畫多以特殊的圓形為主要表現形式。這種柔美的曲線從構成上來說給人一種動感的審美效果,讓這種獨特的表現形式在構圖造型上獨樹一幟,靈活、巧妙、精致、典雅。宋代花鳥團扇在形式上更具有審美性,在造型上,畫面中多以情趣為主,主要描繪物體清楚明了,細致入微,動感十足,讓畫面充滿靈動與生機。由于畫面的特殊形制,畫種是物體造型多元化,主要個體塑造完整且有意思。宋代山水團扇在構圖上簡單明了,意味深遠。可分為四種方式,一是左右顧盼式:就是將所畫景物分繪于兩邊,但又相互呼應,通過某些景物的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畫面;二是上下呼應式:主要是將景物繪于畫面的上下兩處,通過中間的虛景或者實景將兩景連成一體,形成連貫之勢;三是邊角式:南宋紈扇山水畫中也多采用邊角式構圖,而另一邊則大多是留下空白,給人一種空靈曠遠的感覺。這種山水畫構圖多是將“勢”形成一種無限深遠的感覺;四是小景特寫式:在大自然中取局部小景,既不放在一邊,也不置于一角,而是將景物繪于中間,與小幅山水構圖中的“主體居中式”有些相似。另外,宋代以自然山水為題材的壁畫也曾盛行一時,不過這樣的內容主要還是在宮殿壁畫中居多,這些壁畫多由卷軸畫家完成,因此在構圖上也是按照卷軸畫的構圖形式來繪制的。
空間上,更是在這種特殊的形制下,有種微妙的變化。留白的表現讓畫面的氣勢更大,深度更遠。畫境空靈,疏密有秩且開闊爽朗。疏密的變化讓空間性更強,多少的控制,位置的移動,大小的把握,其意境深遠,氣勢磅礴,引人入勝,浮想聯翩。畫家在狹小的團扇空間中描繪出滿滿的意境與韻味,方寸間的小天地中運用精簡的藝術語言折射出深邃的精神情感,寓意豐富,亦可謂“小品大作”矣!
結語
宋代團扇繪畫從哪個角度來看,都有它獨特的魅力與價值。反映在文化藝術上,以愉悅欣賞為主為重,利用抒情傳意,呈現出一種文靜典雅的感覺,畫風中帶有平淡淳樸的真情真感。宋代團扇繪畫面中大多滲透一種閑逸清雋,賦予了一種蘊藉恬淡,表現了一種蕭散婉約,具有獨特的綿柔情韻之美。宋代團扇繪畫形制雖小卻反應了宋代繪畫在題材、技法、筆墨上獨特的個性。從風俗繪畫的興起到白描水墨畫的出現等,宋畫都不僅僅只局限宏大壯美的廣闊之景的描繪,也更多描繪局部、散落的邊角景象,巧妙利用構圖的設計,使畫面具有延展性、趣味性。這種獨特的繪畫方式對后世繪畫影響非常深遠。研究宋代團扇繪畫文化使我們更好地深入了解了中國繪畫史中團扇繪畫這一獨特的繪畫樣式藝術,以點看面使我們了解了更多宋代繪畫的藝術美,這些都為我們在學習和研究中國繪畫,提供了非常好的借鑒價值,這也將推進扇面繪畫藝術和中國繪畫藝術不斷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蕉窗話扇》 白文貴,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年,第154頁。
[2]《中國文化史》 第三版 ?馮天瑜 ?何曉明 ?周積明 ?上海人民出版社
[3]《兩宋文化史》 楊渭生著
[4]《理學影響下的宋代繪畫觀念》 徐習文著 ?東南大學出版社 ?2010年出版
[5]《詩情畫意總關禪》 南北編著
[6]《宋代繪畫研究十論》徐建融著 ?上海大學出版社 2008年版
[7]《扇子與中國文化》莊申 ?臺北 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印行
[8]《中國山水畫史》陳傳席 ?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1年版
[9]《中國繪畫美學史》陳傳席 北京 人民美術出版社 ?2002年版
[10]《扇苑古今:中國扇趣話》 ?饒澤民 ?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