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摘 要:初中英語是中學生學習的主要課程,而英語語法教學是學好英語的關鍵。從幾個方面簡單談談新課程背景下的初中英語語法教學。
關鍵詞:初中英語;語法教學;初中生
初中生對新鮮事物充滿了好奇心與求知欲,因此,要提高他們的英語成績,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就要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按照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中學習英語語法。
一、在情境中教學語法
新課標要求,課堂教學要以人為本,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理的情境,提供語言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通過感知、體驗學習英語語法。比如,在學習現在完成時have been to和have gone to時,我在課堂上創(chuàng)設這樣的語境,讓一個學生問其他的同學,“Where is ...?”然后引導學生回答,“He has gone to the platform.”然后發(fā)問“Where have you been?”學生回答“I have been to the platform.”通過創(chuàng)設這樣的學習情境,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學生在實踐中掌握了語法。
二、在游戲中運用語法
初中生由于年齡特點,都很喜歡做游戲。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讓學生在游戲中進行語法學習。比如,在學習現在進行時時,我組織學生玩一個“我演你猜”的小游戲。每位學生想出兩個動作行為,其他學生負責猜,班級學生輪流進行演示。如一個學生表演將雙手放在面前,手心向內,其他學生就猜“He is reading a book.”通過這樣的小游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英語語法,感受現在進行時的語法情境,感受到英語學習的無限樂趣。
三、在對比和歸納中學習語法
在英語語法學習中,如果沒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學生學習起來會覺得很復雜,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對比,以便更好地理解語法。比如,在學習被動語態(tài)時,我們就可以引導學生將不同時態(tài)的被動語態(tài)進行對比,歸納出來。像一般進行時為“be+pp(過去分詞)”;現在完成時為“have/has+been +pp”;一般過去時為“was+pp”等。另外,教師還要讓學生多做練習題,在實際的練習實踐中,學生對語法的掌握與記憶會更加深刻。
總之,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時,教師要按照新課標“以生為本”的教學要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合適的學習情境,激發(fā)他們的英語學習興趣,并引導學生對語法進行對比與歸納,從而更好地掌握英語語法,促進自身的發(fā)展。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