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建設現代服務型政府、倡導公共服務理念的背景下,圖書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構的重要內容,也需要創新模式思路,以更好地滿足民眾需要。基于此,文章以公共文化服務為視角,分析了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建設中應有的作用,并提出了圖書館建設的發展對策。
關鍵詞:公共文化服務;圖書館;創新建設
作為政府公共服務的重要內容,公共文化服務承擔著實現、維護和發展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利的重要使命,政府部門公共文化服務包括公共文化服務設施、資源、服務內容以及各項制度政策等。圖書館擁有豐富的文化信息資源、人才和服務優勢,作為專職的文化服務機構,它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中堅力量。在建設服務型政府、倡導公共服務均等化的時代要求下,圖書館發展模式也需要與時俱進,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1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
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浪潮中,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政府的公共文化服務能力明顯提高,向社會成員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城鄉之間公共文化設施、資源趨于完善。近年來,政府部門加大文化服務資金投入力度,扶持各級博物館、圖書館、文化館建設,在農村實施農家書屋工程等,諸多實際操作活動表明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在實現其公益性、均等化以及便捷性的服務特征。但是從總體上看,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并不平衡,其中社會公共服務體系發展明顯落后,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更為緩慢,存在不少問題,具體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盡管近年來政府加大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投入力度,但是與其它發達國家相比,其公共文化財政投入仍然不夠,利用率不高。第二,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制存在創新不足甚至滯后問題。第三,公共文化服務理念意識有待提升。
2 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
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李克強總理提出:“中國經濟向中高端邁進,打造中國升級版,必須轉變政府職能,建設現代政府。”隨著政府對公共服務理念認識的深化,在履行職能上也發生了轉變,不斷創造條件提供豐富的公共產品和優質的公共服務,滿足多樣化的社會公共需求,是對現代政府的核心要求,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構建成為現代政府職能轉變的必然選擇。公共圖書館的主要目的是將文化知識信息普及到全體民眾,它應當成為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中堅力量,發揮其作用。
(一)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中具有信息咨詢、服務和指導的作用
圖書館擁有豐富的館藏信息資源、專業的圖書管理員以及服務優勢,可以充分挖掘、利用文獻信息資源為我國經濟、文化、社會發展提供便利條件和服務支持。圖書館的本職工作就是搜集、整理、儲存、開發各種信息資源以及文獻的傳遞和利用,它既可以為社會公共文化建設提供直接的幫助,如采取科研項目申請、定題、咨詢以及輔助決策等方式,同時也可以通過間接的方式發揮其作用,如各地高校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獨特信息資源優勢為當地重大的科研項目提供便捷、最新的信息服務以及特色資源服務等。
(二)圖書館是提供公共文化服務和傳承發展文化的陣地
圖書館擔負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的重要社會使命,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理應成為政府向全體社會成員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陣地。圖書館在傳承發展社會主義文化的過程中積極發揮其文化成果共享、文化教育、文化碰撞以及文化娛樂等公共文化服務職能。其中,社會教育功能是圖書館成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組成部分的重要原因,它為民眾提供了一個廣闊自由的學習氛圍和場所,為他們學習科學技術和文化知識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3 公共文化服務視角下建設圖書館的創新思路和發展對策
(一)加強區域圖書館聯盟合作,實現信息資源的互動和共享傳播
在注重信息和效率的現代社會,合作共享成為實現共贏的最佳在公共文化途徑。在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過程中,加強區域之間圖書館的聯盟合作,可以提供全面的信息資源,并進行資源的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減少甚至避免資源的重復以及不合理配置,從而優化圖書館管理格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人員工作效率。此外,搭建區域性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實現信息資源的互動和共享傳播是現代圖書館的必然選擇。除了自身開發利用先進的通訊技術建立網絡聯系,還可以通過借助外界力量,如與其它圖書館、文化館以及科研機構等積極合作,發揮自身優勢構建具有特色信息資源服務的數據庫,開展公益性的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活動,服務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積極發揮其社會功能,盡可能滿足民眾的閱讀信息需要。
(二)完善硬件設施條件,注重管理和服務質量
良好的硬件環境和優質的服務管理制度為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積極的作用提供最大的保障,二者缺一不可,因此必須雙管齊下加強硬件和服務管理水平,建立良好的服務環境。在硬件方面,必須依靠強大的物質支持,投入資金、技術等加強信息資源建設、更新設備,創新技術等,不斷完善服務環境,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提供有力的后盾。在管理和服務質量方面,圖書館應強化其服務群眾的觀念,提高圖書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調動其工作積極性和熱情,建立科學有效的決策機制和監督機制,同時建立并創新其管理制度,規范圖書閱覽、信息咨詢、檢索和人員崗位職責管理體制,使圖書館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開放和民主,加深其社會影響。
總之,在提倡公共服務理念下,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向全民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陣地。圖書館應充分發揮其優勢作用,不斷加強區域聯盟建設、搭建共享網絡平臺、完善硬件和服務管理制度等,創新發展模式,為公共文化服務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胡海鷹:基于公共文化服務的圖書館聯盟建設實踐研究—以河南省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界,2015(03):60-62
[2]劉晨光、馮佳潔、林超英等:公共文化服務視角下的圖書館服務創新[J].公共經濟與科技,2012(447):74-75
[3]周月蓮、魏聞瀟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圖書館創新發展策略探討[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1(183):28-31
[4]鄭曉華:基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圖書館聯盟建設研究[D].黑龍江大學碩士論文,2014年
[5]李國新: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圖書館[J].當代圖書館,2013(03):4-13
作者簡介
王昂昂(1986-),女,漢族,河南南陽人,助理館員,河南省圖書館,研究方向:圖書館創新服務。endprint